APP下载

小学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

2024-06-09刘盛玲

新课程 2024年8期
关键词:礼仪诚信中华

文| 刘盛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小学阶段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发挥育人优势,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合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此,文章将在对小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展开探究的基础上,对思政教育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思政的认知明显不足,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突出了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小学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小学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其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基于此,教师就可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生命形成正确认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例如,小学生对生命还没有清楚的认知,教师可利用我国丰富的节日文化开展“生命的价值”的主题活动,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师:同学们,从古至今流传下很多习俗,一些习俗不仅凸显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感恩,还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两寿”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习俗,“生日”被看作是一个崭新生命的开始,人们会在这天庆祝,祈求平安、健康、长寿。

你们都知晓“生日”吗?

学生:知道,每年都过生日。

教师:你们每年都过生日,那么你们对生日了解吗?

学生们陷入沉思。

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日”是人“出生的纪念日”,它表示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但它不单纯只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对一个人成长、变化的记录。“生日”并不只是为了享受过程,收获礼物和祝福,它更是一个反思的时刻,在这一天,我们要回想过去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展望未来人生的价值该如何体现?在每年过生日时,你们有没有思考“生命”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愿望,并思考生命的意义。

二、引入礼仪文化,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礼仪文化,可让学生明礼,学会如何做人。将礼仪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让学生礼待他人,与其他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合理融入礼仪文化,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创新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在开展“我生活中的礼仪”主题活动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的场所,也需要遵守不同的礼仪,如餐桌礼仪、待人接物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遵守礼仪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步骤。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如何礼待他人?礼待他人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好处?首先,我们见到他人时可以先打招呼,这样利于我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他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给予其相应的帮助。其次,我们在不同的场所要遵守不同的礼仪,如餐桌礼仪,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餐桌礼仪可以反映出尊重、谦逊、和谐等美德,如在餐桌礼仪中,入座顺序一般由年龄和地位决定,在正式场合通常会给领导优先安排座位,在用餐时要科学使用餐具,如不能将筷子插到饭里,也不能随意用筷子指他人,喝汤的声音不能太大等。最后,我们要尊重他人。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对人的尊重,还有对食物、对其他劳动成果的尊重等。

三、结合诚信文化,帮助学生养成诚信待人的良好品质

在学生核心素养中,诚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思政教育中,诚信教育较为关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就可将“诚信文化”融入小学思政教育中,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学生也要养成诚信待人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诚信”时,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如孔子提出的“民无信不立”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提出的“言不信者,行不果”;程颐提出的“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等。学生阅读这些名言警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当学生对“诚信”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在学习“请你相信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了“破镜重圆”的故事:南朝时期,陈国即将灭亡,驸马徐德言猜到他的妻子乐昌公主会被敌人掠走。分别前,他们将一面铜镜打破,夫妻各自拿了一半铜镜,同时做了这样的约定:若是在路途中走散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各自将这半面铜镜拿到集市上卖,用这种方式寻找彼此。当陈国真的灭亡后,乐昌公主被掠走,每年正月十五,徐德言都会到街上去卖这半面铜镜。最后,徐德言终于等到了卖另一半铜镜的人,两个半面铜镜刚好相合,他就此情此景做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当乐昌公主阅读这首诗时,伤心不已。杨素了解这件事后,也被他们的诚信举动及真情感动,最终让他们夫妻团聚。而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并提问:有何感受?怎样做才算诚信?学生经过讨论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有的学生提出,在这节思政课中,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人需讲诚信,说到就要做到,言行一致;有的学生指出,通过学习这节思政课,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需遵守承诺,并通过积极努力兑现承诺;也有的学生认为,诚信就是说话算数,不欺骗他人,忠于承诺。当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出总结:大家回答得都不错,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诚实,坚守信用。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还让学生养成了诚信待人的良好品质,在学习与生活中诚信对待他人。

四、融入爱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爱国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很多与爱国相关的内容,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素材。基于此,教师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就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带着这样的思路,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就可向学生展示一些爱国人物事迹,让他们从这些人物事迹中体悟爱国情感,产生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在开展“我爱祖国山和水”的教育活动中,首先,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智慧、勇敢、勤劳的中华儿女在这历史的画卷中谱写着一篇篇让人为之动容的诗篇。那么,你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知道多少呢?(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作答。)Ѳ

学生A:中国是一个拥有约14 亿人口的大家庭。

学生B: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里长城,精巧的设计,蜿蜒起伏的姿态,让世人为之赞叹!

学生C:中国拥有美丽河山,有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有雄奇壮丽的长白山天池,我为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国家而自豪!Ѳ

学生D:不仅如此,中国还有超大规模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园区内的建筑错落有致,让人流连忘返,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这里参观,美丽极了,真为这美丽的祖国而骄傲!Ѳ

学生E:最近几年,中国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争金夺银,辛勤付出,让我国在奖牌榜上大放异彩,倍感荣耀。Ѳ

学生F: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瞩目的成就,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荣耀。Ѳ

学生G: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美丽的漓江,那里景色优美。

……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国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建设上,还是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祖先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如秦始皇兵马俑、紫禁城、颐和园、苏州园林、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布达拉宫等,这些文化遗产让人肃然起敬,不仅让世人为之惊叹,还让我们这些中华儿女感到自豪。Ѳ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强大的祖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纷纷表示愿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目的。

五、渗透孝道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孝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对其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孝敬长辈的良好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很多关于“孝敬父母”的历史人物故事,教师可将这些“孝道”故事融入思政教育中,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孝道”。

例如,“关心你,爱护他”这部分内容中包括“让爷爷奶奶高兴!”和“伸出爱的手”等内容。此时,教师就可围绕“孝敬长辈”这一主题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筛选一些关于“孝敬长辈”的故事,并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是陈毅孝敬父母的故事,其内容为:当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后,内心无比激动,在关切母亲的同时,发现母亲将她的尿裤藏在了床底下,于是,陈毅便将尿裤拿出去洗干净,这种举动让母亲很感动,深感欣慰。其次,教师展示的是“黄香为父亲暖被”的故事。其故事内容为:黄香年少丧母,跟着父亲生活。在寒冷的冬季,黄香就用身体将被窝焐暖,然后再让父亲睡。最后,展示的视频内容为“包公孝敬父母”的事迹。公元1027 年,包拯中了进士,先到大理寺任职,之后到江西建昌任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与之到江西建昌。为此,包拯辞官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过了几年,他的父母辞世后,包拯又重新走向仕途。这些视频小故事展示完毕后,教师让学生讲一讲孝敬长辈的方式有哪些。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也有的学生表示,照顾年迈的父母……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出总结:大家回答得不错,孝敬长辈有多种方式,例如尊重父母、为父母分忧等。这种教学方式可加深学生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并使他们形成孝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小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活动进行融合,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品质。但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受社会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学生践行思政的活动较少,在后续可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让他们进一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礼仪诚信中华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