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科技“突围”工程 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6-04姜宝林

北方经济 2024年3期
关键词:突围赛道定位

摘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给内蒙古带来紧跟国家布局迈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机遇和挑戰。内蒙古应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定位     赛道     有组织科研     创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性阐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构筑起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

一、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明显增多,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军事斗争时有发生。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深刻推动产业浪潮的发展。我国既面临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少数国家“脱钩断链”、围堵制裁的极限施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构筑竞争优势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顺应技术革命,布局未来产业

区别于过去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浪潮,也区别于普通的技术改进,新质生产力是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和前沿技术进步。2024年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黄奇帆研究员指出,新制造、新服务和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国内最近几次产业论坛也提出了“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的说法。也就是说,未来已来,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作为资源禀赋独特、战略定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的内蒙古已经身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之中。

制造业是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涉及行业领域多,涵盖产品生产、流通的全部环节,颠覆性创新和前沿技术大概率会首先在制造业发生、应用和扩散,在过去产业发展基础上形成新的动能,找到新的赛道,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系统。新制造可能是新的制造技术,也可能是新的生产工具,还可能是新的生产要素,比如数据要素,这都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实现新的拓展和跃迁。

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其重点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商界一个常见的情况是服务贸易占比越来越大,且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据高端装备或终端50%-60%的附加值。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研究性单位、企业,常因为某个设备发生故障,就需要从外地请维修人员或外送维修,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大。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相比,发展速度慢、占比低,这是我们的短板。

新业态主要由全球化和数字化催生,发展比较快的是消费互联网,诞生了一批明星公司,如亚马逊、阿里、京东等。产业互联网基本刚起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自己的数字系统,如大型制造企业从设计、市场、信息、销售到开发、制造、物流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另一种是平台性质的,消费者、生产者、设计者、金融保险、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商等,依托互联网终端,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比如呼市留创园引进的航天云网,可带动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聚合成新业态。

产业技术革命源头多点散发,去中心化特征明显,使得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未来,市场需求将成为新业态竞争的主要内容,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业态将弥合消费与制造之间时间与空间的迟滞与差距。创新没有界限,但技术有主权,有组织的研发机构将成为主要的创新供给主体。任务导向型的技术科学研究将成为科学与技术的粘合剂,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科学向技术转化、基础研究向应用领域拓展日趋复杂,单一规律主导时代已经过去。学科交叉融合加速,科技创新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的合作与冲突交织,科学伦理面临考验,这些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接受的挑战。

(二)顺应资源组合趋势,抓好企业梯度培育

全球化的技术浪潮使得某些颠覆性技术不可能完全发生在某一个国家或区域,即使发生,其他国家也会立即跟进,引领者和追随者之间的时间差变小了,科技创新表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塑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互生共荣的企业生态。相比发达经济体,我国尤其是内蒙古此类投入比较少,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相对来讲更低。但市场集聚资源的趋势已经形成,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者,企业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形态。当前,头部企业链主化、制造业企业平台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是大势所趋,这也是科技创新资源组合集聚的主要态势。

内蒙古要顺应这个趋势,在草业、种业、乳业、动物疫苗等方面,发挥头部企业的链主作用,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技术攻关、平台搭建和垂直一体化整合,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做好企业梯度培育,把产业配套分工能力提升起来,真正形成产业集群。内蒙古可在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加强谋划,力争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上年度2500家的基础上达到280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上年度1900家的基础上达到2400家,创新领军企业再增加20-30家。持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确保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三)顺应政策变革,跟随国家布局跨入发展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发展自身,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更强动力。中国将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实施“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目前,全国正在掀起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内蒙古应抓住机遇,在国家新一轮战略布局中摸清家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解决拔尖人才缺乏、技术空心化等突出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紧跟国家发展脚步迈步新赛道,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内蒙古不能总是承接产业转移,要和国家同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

二、发挥场景优势,实施科技“突围”工程

(一)牢记国之大者,完成好“五大任务”

要处理好新旧生产力关系,坚持先立后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发力点放在完成好“五大任务”上来。“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内蒙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责和重任,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内蒙古有着巨大的战略需求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要以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做好前沿技术研发及产学研合作,为本土人才成长提供优越的创新创业空间。比如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需要围绕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能源输送、能源交易、能源产业布局等方面构建新型能源供给体系、消费体系、产业体系,完善储运、交易、创新、合作等体制机制保障,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基于此,自治区明确提出“闯新路、进中游”的使命目标,重点抓政策落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温暖工程、诚信建设、科技突围、自贸区创建等“六个工程”。

(二)保持战略定力,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科技创新中心东移趋势更加显著,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从各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及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创新能力总体稳步提升的趋势没有改变,从2000年的第38位快速提升至2011年的第20位,随后稳步上升至2023年的第10位,23年间国家创新指数上升了28位。同期,《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不同省份创新实力、潜力和效率差异较大。大省、大市在创新实力方面依然占据优势,2023年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和山东省创新实力排名前5位,与上年保持一致;长三角、珠三角及北京市的创新效率遥遥领先;内蒙古自治区综合排名由30名上升至28名。《报告》围绕实力、效率和潜力三个层次的指标进行评价,实力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地区总量的情况,效率指标是人均值、单位产出的情况,潜力指标是增速和发展的情况。分析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的创新潜力巨大。基于内蒙古的资源特点、发展方位和创新现状,要紧扣需求,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战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动资源大区向产业强区提升;发展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生态环保技术,支持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保持战略定力,超前部署,塑造未来发展的新优势,着力推进科技攻关。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氢能、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乳业等领域,选好攻关点位。按照“以需求定任务,以任务配资源”和“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组织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建立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招引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科研团队承担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集中力量争取在关键点上有所突破,做到“起跑就领先”。聚焦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链、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防沙治沙、低碳能源、种业、新能源(装备)、煤化工、生物医药、乳业、稀土、草业等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和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健全“揭榜挂帅”机制,持续完善赛马制、定向委托等项目组织模式,在优势特色领域实施央地协同项目,加强厅市联动项目和重大平台定向项目布局。

(三)创新治理模式,建设协同高效创新体系

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在发挥科研布局举国体制优势的基础上,顺应组织变革,实施有组织科研,特别是培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能级研发平台。着力强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效能,积极打造面向市场的科研机构。优化高校科研体系布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科研体系,引导直属本科高校围绕重点产业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调整专业设置,鼓励高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加快相关学科向应用型转变,加大科研方向与生产一线结合力度。依托自治区重点高校牵头建设内蒙古高等研究院。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布局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重大前沿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按规定离岗创业或在职创办企业,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高校教师开展多点教学并取得报酬。对公益一类科研院所实行一类事业单位保障、二类事业单位管理试点,为其提供更宽松的创新环境。推动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扩大用人、经费、分配、职称等方面的自主权,突破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考核,财政资金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须吸纳区内高校院所参与,研发成果在本地区转移转化。

加快建设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分级评价制度,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对于科研人员以自身科技成果为主创办的企业给予科技经费支持。对国有企业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视创新能力、创新积极性等因素,延长成长期,而不是简单套用“亏损三年就撤销”的规定。建立企业专家稳定参与政府科技决策和咨询工作制度,吸收更多企业专家参与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规范不正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加快完善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市场微观主体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区域—自治区级—国家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拓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参考文献:

[1]姜宝林,强化系统布局 构建科技治理体系[N].内蒙古日报,2023-12-8.

[2]褚君浩,提升原有品质 形成创新领域[N].新民晚报,2024-3-27.

[3]许勤.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N].学习时报,2024-03-04.

[4]李心萍,黄福特,林丽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05.

[5]本报评论员.“四链”深度融合,营造新生态[N].南京日報,2024-02-26.

[6]本报评论员.做好创新大文章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N].科技日报,2024-02-04.

[7]朱彩.云数据要素动能澎湃[N].中国青年报,2024-01-09.

[8]王颖,王谋,印春峰.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热现象下的冷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24,(3).

[9]臧国平.以开发性金融服务内蒙古“五大任务”见行见效[J].北方金融,2023,(6).

[10]宋捷.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国家高新区创新全过程——基于国家高新区构建“一核两体三圈”新生态体系的思考[J].广东科技,2021,(4).

[11]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办好两件大事 全面推进乌兰察布现代化建设[N].乌兰察布日报,2023-07-19.

[12]本报评论员.加压加力推进“五大任务”[N].内蒙古日报(汉),2023-06-15.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战略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突围赛道定位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堵车“突围”记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上微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