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鞍山地区南果梨无公害防治技术

2024-05-30徐艳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1期
关键词:南果梨套袋天敌

徐艳梅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公共事业服务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0)

南果梨(Pyrusussuriensis‘Nanguo’)又名香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果实柔软、细腻、多汁,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在我国素有“梨中之王”之称。适宜寒地地区栽培,对土壤和栽培管理要求不高。由于南果梨抗逆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近几年南果梨在辽宁省广泛种植,抚顺、营口、本溪、锦州、葫芦岛、鞍山、朝阳、辽阳、阜新等地均有种植,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鞍山地处松辽平原,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南果梨的生长,鞍山地区的南果梨也常年销往俄罗斯、韩国等地,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果树作为经济林作物,通过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和丰产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目前,化学防治是我国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的增加,虽然这种方法效果高,但具有较大副作用,同时带来食品安全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采取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综合措施,以实现果树高产量和高品质[1]。

1 果树无公害防治原则

当前的农林作物无公害防治主要遵循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所谓的“预防为主”就是做好当地虫害病害的预报预测工作,在病虫害发生之间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尽量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而“综合防治”而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害虫养天敌,以天敌捕杀害虫,并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的方式进行防治[2]。结合当前农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从农业、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几方面进行技术探索,因地制宜的采用多种方式来防治病虫害灾害的发生,并且要在其中加入生物防治等多项综合技术,把病虫害的发生量限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达到丰产、优质、低成本、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及人体与环境无药物残留的目的。

2 果树无公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防治思想落后

目前仍然有一大部分果园没有摆脱传统的防治思想,为了提高短期防效,大量的单一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3]。单一化学药剂防治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同时对果园土壤环境造成迫害,致使化学药剂残留量较多,不利于果园长期的发展[4]。

2.2 预测预报不到位

根据各地区历年来的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预测,但是在实际中缺少依据多种方式结合来预报工作,造成预测预报工作的只有主观性而缺少客观数据,诸如果树长势、近期气候变化及诱捕量变化等数据,导致预测预报工作发挥不出实际效果[5]。

2.3 防治对象不准确

在果树的人防治过程中,确定好防治对象是最基础发防治工作,只有确定好防治对象时,才能有针对的高效防治。在一些果园中,普遍存在没有确定好主要病虫害和次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时就进行盲目的防治,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人力物力的浪费及对环境和天敌的损害[6]。

2.4 防治措施不到位

当确定好防治对象后,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在防治工作中往往缺少防治方法的各项措施的利弊,缺少对防治措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考量,同时还缺少对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考虑,从而降低了防治的效果。

3 果树无公害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措施

3.1.1 培育良种。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最基本的方法。苗木带有病虫害是果树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新建果园中要高度重视苗木的选择[7]。利用无病虫害的苗木材料育苗和科学建园来培育抗病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果树病虫害发生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利用栽培抗病虫害新品种可每年可减少喷药2~3次,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3.1.2 果园深翻 。在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深翻如让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可以提高果实产量[8]。此外,在果园深翻过程中,可捣毁病虫害生存场所,深层土壤中的病虫害可以被耕到土壤表面,使其在寒冷的天气中被冻死、失水干死或被鸟取食。翻耕后深埋地下的害虫由于缺乏养分而不能继续发育,减少了越冬害虫基数和病原菌寄主。

3.1.3 果园选址。果园要选择在交通便利、灌溉方便、土壤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区域为宜[9]。在果树的无公害栽培生产中,不得在园区内施用未成熟的有机肥、未经处理的垃圾和含氯肥料等肥料,否则将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果实品质。为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应以有机肥为主肥,配施N、P、K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树木长势。

3.1.4 果园生草。果园生草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果园改良措施,根据各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草种。通过生草,可以提高果园生物多样性,吸引草蛉、食虫蜘蛛、瓢虫、食虫螨等多种天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害虫的数量,降低了病害发生程度,同时还能减少打药次数和用药量。同时还能将割下的草原地铺盖来提高有机质含量或者铺在树盘上提高树根保水性和土壤温度,增强树体长势,提高果树对外界的抗逆性。

3.1.5 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当前果树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残留,是实现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实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套袋水果的农药残留比不套袋水果低65%左右,虫果率不到0.1%,而不套袋果园药剂喷洒次数较套袋果园要多1/3[10]。

3.1.6 果园清理。很多果农忽视对残枝残叶的处理,导致残枝残叶中隐藏着一些害虫,很多幼虫在秋冬寒冷的天气里存活下来,影响春夏果树的生长。 许多病虫害在果树的枝条上越冬,如红蜘蛛、腐烂病菌、轮纹病菌等。冬季来临时要及时处理落叶,刮去老皮,去除死果,可消灭大量越冬病虫害,以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3.2 物理防治措施

3.2.1 诱捕装置。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趋色性、趋味性等特点进行诱杀。在昆虫趋光性方面,主要采取杀虫灯诱杀,当前常用的有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等,能够有效诱杀天幕毛虫,金纹细蛾、金龟子、鳞翅目蛾类害虫,降低对果树各个器官的伤害,同时还可将诱杀到的害虫进行二次利用,如做成饲料等;在昆虫的趋色性方面,利用不同昆虫对颜色敏感程度不同,采用不同颜色的粘虫板进行诱捕;在昆虫趋味性方面,利用昆虫对味道的敏感度进行诱杀,常见的为糖醋液诱虫法,在加入一些农药提高诱杀效果。

3.2.2 捆绑草把。大多数害虫具有树下化蛹越冬的习性,秋末季节在距离树体下端1~1.5 m 处绑上一圈草把(上松下紧),可诱引害虫在草把处化蛹,在入冬后可集中将草把摘除集中销毁,降低来年害虫基数。

3.3 生物防治措施

3.3.1 天敌防治。害虫的数量可以通过自然界的自然调节来进行调控,一般来说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果越好[11]。对害虫天敌来说,采用移动、保存及保护的方式来提高防治效果,即向有害虫的区域移置天敌、保存好天敌越冬场所和减少化学药剂对天敌的杀伤。

3.3.2 昆虫信息素利用。昆虫信息素是根据生物之间传导消息的特性来实现,主要通过信息素干扰来影响害虫的判断,直接或间接达到灭杀的作用。目前常用昆虫信息素有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和驱赶信息素。性信息素会干扰害虫判断,使其无法成功交配或者集中诱杀,来降低害虫数量;聚集信息素则是通过气味释放,集中引诱灭杀;驱赶信息素则是驱赶害虫,避开该区域,起到降低基数作用。

3.3.3 生物制剂使用。生物制剂具有专一性、高活性的特点,一般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主要是通过侵染、积蓄繁殖、胃毒等环节发挥作用。当前应用较多,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灭幼脲等,能够干扰害虫发育,改变发育进程等方式,用无毒无害的方式完成害虫的防治。

3.3.4 化学防治。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的基础上,若病害虫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采用化学防治进行补防。对于化学防治的要求要求为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中毒性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施药过程要科学合理,施药时要严格按照施药标准进行。保证国家农药登记备案的农药,化学农药首选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及生物源农药。

4 结语

综上所述,果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对人们健康生活有重要影响。主要阐述了果树无公害防治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概括,以期为地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提供参考。虽然我国果树无公害防治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科学合理进行推广,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南果梨套袋天敌
套袋与不套袋对‘宫崎短枝’苹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南果梨膏的制作工艺研究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建平县南果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套袋
‘南果梨’含糖量的变化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