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以“Helping Each Other”教学为例

2024-05-25文|

新课程 2024年8期
关键词:王涛演讲稿思政

文| 翁 斌

一、背景

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能为学生锻炼听力、表达、阅读及写作等能力创造机会。可见,适当地开展英语思政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本文以闽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Helping Each Other”为例,探究英语思政教学的策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思路

(一)明确活动主体

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坚持“以生为本”,对于学生来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首先是活动的设计者,其次是活动的参与者,最后是活动的评价者。从教师角度来看,不仅是活动的倡议者及组织者,还是引导者和评价者。

(二)确定活动主题

结合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来看,其主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向一些优秀人物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其次,了解时事热点,增强责任感;最后,对中西方文化进行鉴赏,树立文化自信。

三、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流程

(一)分析教材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对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是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思政育人需要以英语课程内容为核心,将思政元素渗透单元中的每一个课时。基于此,这也需要英语教师在备课阶段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对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找出思政育人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契合点,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前,教师可以闽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Helping Each Other”为例,展示甲、乙同学的一段对话,同学甲提到:“I am worry about my leg!”(“腿受伤了,我很担心!”)同学乙则回答:“Don’t worry,I can help you clean the wound.”(“不必烦恼,我可以帮你清理伤口。”)从甲同学和乙同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主题为“Helping Each Other”(互帮互助)。据此能够看出,这一单元中包含的思政元素是助人为乐。因而,教师可以“向雷锋学习,共建和谐校园”主题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二)围绕思政元素,制定活动目标

从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活动目标需体现出一定的整体性,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兴趣培养和发展需求。“Helping Each Other”这一单元讲述了“Wang Tao”摔伤腿住院,教师围绕“去看望王涛”和“如何帮助他”展开本次对话。该单元的知识主线是掌握“break”“hear”“light”“heavy”“carry”等生词,并能够正确认读一些关键句:“He broke his leg.”“What can we do to help him?”等。而文化主线则是感悟“雷锋精神”,“Helping Each Other”这一单元则对“助人为乐”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雷锋是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雷锋的事迹是学生所熟知的,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基于此,本次英语教学实践设计了主题为“向雷锋学习,共建和谐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情出发,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制定本次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如下:

1.阅读单元对话内容,了解大致意思,提炼关于助人为乐精神的相关内容,如助人为乐的行为及实施过程。

2.根据助人为乐的过程,介绍自己帮助他人或与同学共同帮助他人的过程,感悟雷锋精神的内涵。

3.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并使用英语记录帮助他人的过程及感悟,以图文或视频方式分享给他人,深入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

(三)科学组织活动,落实活动内容

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思政元素的挖掘阶段,其次是思政元素融入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阶段,最后是活动评价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有了深入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充满了自信。

第一阶段:对“Helping Each Other”这一单元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对话内容,如“Wang Tao didn’t come to school today.”这句话讲述的是:今天,王涛并未到校上课。全文从这句话引出了一段助人为乐的对话内容:首先,教师询问学生王涛未到校上课的原因;其次,教师针对王涛受伤这一事件,与学生讨论如何为王涛提供帮助;最后,有的学生建议带一些水果到医院探望王涛,还有的学生提出在功课方面给他提供帮助。当学生对对话内容有了详细了解后,教师就可以从中提炼助人为乐这一高贵品质的相关信息,了解助人为乐的不同做法,并与学生共同帮助他人,初步体悟雷锋精神的内涵。基于此,教师可设置三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写一篇主题为“向雷锋学习,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稿,促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问题1:如何帮助王涛同学?

问题2:教师及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问题3:最终确定的帮助王涛的做法是什么?

这样,学生就可以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对第二单元“Helping Each Other”中涵盖的对话内容进行阅读,从内容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对乐于助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同时参与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1.个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步骤如下:

(1)学生首先了解演讲稿的写作知识,然后,在找出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写一篇演讲稿,主题为“Learn from Lei Feng and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 Together!”具体要求:重点内容突出,主题明确,语言知识运用得当,表达得体。

(2)学生将写好的演讲稿上传至班级群,首先由教师对其进行批阅,其次由学生对演讲稿进行互相批阅,并使教师和学生的批阅比例保持合理。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演讲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3)学生结合修改意见对批阅后的演讲稿进行修改,并定稿。

(4)下课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演讲稿进行反复练习,直到能够脱稿演讲为止;同时,学生可以在演讲中使用相应的技巧,以提高演讲成绩。

(5)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录制演讲视频。(远离人群,以消除紧张感,使视频的录制效果更佳。)

(6)将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在课堂中让学生观看他们的个人演讲视频。

(7)教师与全体学生为每个演讲视频评分,把网络投票分数进行折算;如果条件允许,可对师生投票得分占比进行设置。

(8)以班级为单位,从中选出优秀演讲者1~3 人,参加年级演讲比赛。

(9)在校园内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既可以现场演讲方式进行,又可在网络平台播放录制好的个人演讲视频。

2.基于小组合作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步骤如下:

(1)小组成员对本单元“助人为乐”的对话内容进行深入阅读,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文化内涵。

(2)每组学生5~6 人,并从中选出1 名组长,明确小组名称,对任务及分工加以明确。有的成员负责搜集与整理演讲稿资料,有的成员负责撰写演讲稿,有的成员负责录制演讲的相关视频。

(3)每个小组选出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作为演讲内容,对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进行了解,小组共同商讨雷锋精神的宣传策略,最后实现对雷锋精神的传承。

(4)演讲作品呈现方式:一种是纸质演讲稿;另一种是录制好的演讲视频(时长为5 分钟)。

(5)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代表1 名,加入班级裁判团中,为此次演讲活动中的作品评分。

表1 个人演讲评价表

(6)此次演讲活动除给参加演讲的小组评分外,还需从班级中选出单项奖励。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自主或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演讲活动任务,并将演讲活动中的收获展示出来。最后,通过短视频、图文欣赏学生的演讲,对雷锋精神的内涵进行思考。

第二阶段: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在实践中助人为乐,并从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

教师和学生讨论,了解帮助他人之前需做哪些准备,如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实际困难、选择合适的帮助方式等。学生阅读关于乐于助人的相关内容,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流程。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文本的提示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感悟雷锋精神的内涵,了解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

第三阶段:弘扬雷锋精神,分享活动体验,深入感受雷锋精神的内涵。周末,在家长的辅助下,学生对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及感悟进行记录,并对助人为乐的过程及体验以图片和短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同学,主动参与到语言知识的学习,从深层次感受雷锋精神的内涵。

(四)记录活动情况,实施多元评价

在对学生参与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均是评价主体,并确定师生评分占比,对于个人演讲评价标准如表1 所示。

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字版演讲稿和演讲视频两个方面,评价方式主要以“班级群”和“网络投票”为主。

在小组合作参与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一是小组成员互评,二是小组作品评分。组内成员互评如表2 所示。

表2 组内成员互评表

教师通过表2,可对小组内成员及其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另外,学生也能根据该表对自身任务加以明确,并积极努力,力争达到最佳水平。教师在学生演讲作品评价方面,确定了相应的评价表,师生评分占比可参考表1,小组作品评分表如表3 所示。

结合表2 和表3 的评价来看,此次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分构成为:组内评分和小组作品评分的总和。并且,教师以裁判身份参与到小组作品的评价中。

四、总结

文章以课程思政为背景,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总结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一是分析教材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二是围绕思政元素,制定活动目标;三是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活动内容;四是科学组织活动,落实活动内容;五是记录活动情况,实施多元评价。这一策略的制定,旨在以课程思政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现对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同时,落实思政育人。

猜你喜欢

王涛演讲稿思政
绵师学人
——王涛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Transition to chaos in lid–driven square cavity flow∗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怎样写好演讲稿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消失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