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2024-05-24闵艳丽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

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一节课同学专业

闵艳丽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不论如何变革,课堂都是课政的主阵地,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都要关注的问题。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我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工作中会思考得更全面,在具体工作中我能从师生的需要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几年来,我校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也做了一些尝试与实践。

集体备课,充分挖掘教学点

讲好一节课需要先备好一节课,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共识。要想备好一节课,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如果几名教师共同分担任务,分工合作,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能互相启发,把课备得更充分。因此,我校狠抓备课组,要求各备课组把一个单元的课进行分工,由一名教师主备,在备课组活动中,把自己的教学想法及习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可行性,并提出置疑,补充习题。这样,大家畅所欲言,课的轮廓就呈现出来。最后,每个人再加入一些个性元素,一节节漂亮的课便产生了。

教会学生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众所周知,当我们第一次学习一些知识和第二次学习一些知识,感受是是不同的,印象也不同。若再经过深思熟虑后,效果就更不一样了。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带着问题来听,有重点,有目的。预习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工作,这个工作我们主要放在初一年级,新生刚刚入学,他们对初中生活还不了解,这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初一年级教师在开学之初,就教给了学生预习的方法,明天要上什么课,教师便教学生如何预习这些课。另外,预习还包括对旧有知识进行回顾,这样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半个月下来,60%的学生知道该预习什么内容,该如何预习。第二天上课时,也能有重点地去学习,一个月下来,80%的同学学会了预习,并有了预习的习惯。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课前预习已经成了良好的习惯,不用教师再去提醒。期中考试时,我校初一各科成绩均比较理想,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很高,预习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的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课堂教学的细节有很多,如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表达与解释、课堂组织、板书板图、演示操作、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课前导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对课堂突发问题的反应、教学过程中盲区的处理等,这些看似很小的环节若处理不好,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处理得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时,一名平时不太爱表达的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答案全面,语言表达顺畅,老师抓住时机表扬了他一句:“今天你表现得真好。”但紧接着老师又说了:“你成绩不好,看来是你太懒的原因。”也许这位教师确实是先惊喜,而后想到这名学困生平时的表现,想提醒他一下,但这样先表扬再批评,等于没表扬。若教师就事论事,对他大加表扬,发自内心地鼓励他,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样,我也遇到过另外一种情况,一名学生在初一初二时语文成绩平平,初三一开学,一次小考中语文成绩达到了优秀,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走到他旁边对他说:“你的语文能力较强,继续努力,成绩还会提高的。”自此,这名学生便发奋学习,中考时语文考了96 分,他的家长在给他领录取通知书时,还特意让校长转达对这位语文教师的谢意。一句表扬,让这名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由此可见,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细节,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重视课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节课下来,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课堂评价起着关键的作用。课堂上,师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评价,学习如何评价,在什么时候评价,根据不同内容制定评价标准。课堂上的评价分为这几种:一是对学生的回答即时评价,肯定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学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二是对相关内容设计出评价量表,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以及评价量表完成学习内容,并能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检查自己学习的效率;三是一节课学习后,通过课堂检测检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学生如果只在课上听课,课下完成作业,可能在做作业时,课上的知识已经忘记了不少内容。我认为,这与没有课堂检测这个环节有很大关系。若每节课下课前,教师都安排了相应的检测,学生课上思维兴奋度、精神的集中程度就会提高。这样一来,学生每节课都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强化记忆,日积月累,知识自然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会听讲,越来越会学习。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若一名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在备课、设计课型、授问等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操作,便可以把知识讲透彻,可以化难为易,让知识浅显易懂。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出做题的方法、思路,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示范。我校的一些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就很突出,听他们的课让人感觉是一种享受,学生爱上,老师爱听,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感到自己确实有收获,确实能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一位物理教师在课上言简意赅,用词专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与物理公式通过教学设计由学生探究、推导出来,正是这位教师专业过硬,在他的设计下,整节课上学生学习主动,人人都参与到动手实践、计算、公式推导的每一个环节中来,课后检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也提高了。还有一位体育教师,他已经有五十岁了,但是他每天都进行本专业教学技能练习,在一次教授学生背越式跳高时,他很轻松地就给学生做了示范,且动作优美,在场的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我在全体教师大会上放了这个视频,所有教师为他的专业能力点赞。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我校在校本培训中定了一个专题,每学期各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定出培训的专业能力点,并通过与工会联合的方式,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吃透教材和课标,加强能力训练

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把自己所教学科的各年级教材吃透。知识是有机联系的一个体系,不可以割裂开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高屋建瓴的能力,要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一个生物体的有用细胞,要让每节课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因此,我要求各教研组长在教研组活动时带领大家学习教材,互相探讨,互相启发,让教学更有实效性。本学期,我校在学期计划中就要求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期中后学校统一测试,这一措施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注所有学生,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课上有些学生思维活跃,愿意发言,不停地举手,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爱举手。如果教师总是提问举手的同学,那么那些不爱举手的同学必然就会越来越内向,渐渐地,大脑也会偷懒,不愿意再思考问题了,学习兴趣也就下降了。所以,教师在课上不但要提问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还要注意那些不爱举手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觉得回答问题是一件乐事。这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反之,一节课下来,教师可能只是在给少部分人上课,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很低。

总之,若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教师、学生、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多角度入手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以上是我校曾注意到和做过的一些尝试,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争取让课堂实效性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一节课同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斯诗私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