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以宋代缂丝工艺为例

2024-05-23孙诗晴

西部皮革 2024年8期
关键词:缂丝服装设计纹样

孙诗晴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0 引言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了解传统的文化历史这些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的非遗文化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丰富现代服装设计的元素和来源,还可以赋予服装设计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宋代缂丝工艺作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经典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刺绣图案,在中国织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代缂丝工艺在图案、配色、织造技艺上都有鲜明的特色,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1]。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使得苏州缂丝同其他非遗传统文化工艺一样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缂丝的历史溯源和工艺技术进行解析,试图通过从宋代缂丝的色彩、图案以及文化内涵角度分析宋代缂丝工艺的文化特征,深入研究其传统的意义和精神文化内涵。并运用案例研究法将现有的缂丝非遗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如何运用将宋代缂丝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的服装设计作品,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思考。

1 宋代缂丝

缂丝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它的鼎盛时期是在宋代。自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品,被视为中国传统丝织品中的精华。缂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因缂丝工艺极为复杂、艺术感染力强、而享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被誉为纺织品中的至宝。通过传世的实物,我们可以见证缂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的艺术价值。缂丝仿妆花面料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的珍品,在纺织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纹样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备受赞誉,成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特殊面料。在缂丝仿妆花面料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缂织是一种典型的以纬线显花的织造技术,是纺织文明早期实现复杂织物图案最有效且可行的方式之一。北宋丝织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而定州缂丝“以宣和时期制作最盛”,当时缂丝技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缂丝的原材料主要来自蚕丝,其织造技法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制成平纹织物。这项技艺十分繁复且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制作过程中,织造者以生丝作为经线,熟丝为纬线,首先在经线上勾画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然后,根据纹样轮廓和色彩,使用不同大小的拨子等工具。通过平缂、长短戗、木梳戗、环缂、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彩的纬丝分段缂织,与经线相交,形成通经断纬的效果[2],如图1所示。

图1 宋·朱克柔《莲塘乳鸭图》

最终制成的织物表面呈现出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的花纹和色彩相一致。由于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未贯穿整个幅面,使得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小空或断痕。这种独特的效果使缂丝被称为“丝绸上的雕刻”,在观之时如同雕镂的艺术品[3]。

2 宋代缂丝的特征

2.1 清丽优雅的色彩

宋代天然染料染成的缂丝色彩体系审美倾向于清丽优雅。在宋代理学尚真无为的美学思想影响下,宋代缂丝的色彩更加自然清新和写实。无论是植物用色或是矿物用色都表现出严谨、求真的创作态度[4]。

缂丝具有独特的织造方式,其纬线显花特性使得缂织的过程中使用各种颜色的纬线将经线包住。缂丝织物的色彩完全依靠纬线的颜色来表现,而缂丝的图案也通过色彩来展现。这些彩色纬丝的运用使得缂丝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变化,增添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视觉效果。通过对历代保留下来的缂丝作品进行色彩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朝代的缂丝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色彩特征。缂丝作品的色彩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当下的流行和审美趋势相结合,色相环中主要集中在蓝色、绿色、紫色区域,表现出一份幽深冷静的意境[5]。

2.2 多变细腻的图案

宋代缂丝工艺在图案题材上非常多变且细腻,能够灵活地缂织各种绘画图案。无论是简洁的几何图案、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还是意境深远的传统水墨,动态丰富的人物形象,都可以通过缂丝工艺进行制作,展现出良好的装饰性与适应性。

不同时代的缂丝产品有着不同的风格,缂丝的图案题材非常丰富,宋代缂丝图案主要包括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和文字纹样等,花鸟元素多用于装饰,人物元素多用于宗教、文字元素则以“福”“禄”“寿”“囍”等祝贺文字为主。如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等,这些花卉图案常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花瓣、叶子和枝干的形态,展现出自然清新的美感。如鸟、鱼、龙等。这些动物图案常以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动物的形态,寓意吉祥和祥瑞。如图2所示的是动物纹和植物纹样图案《金地缂丝鸾鹊纹》,图案包括奔鹿、凤翔、奇兽和不同植物纹相互组合等,纹样图案的用色及其明暗关系十分精细,层次丰富,运用细腻写实的装饰手法,表现出很强的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

图2 金地缂丝鸾鹊纹(图片来源:知乎)

2.3 寓意丰富的文化内涵

宋代缂丝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具时代特色的丝绸工艺品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细的图案而闻名,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细节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崇尚,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传承的过程中,宋代缂丝既保留了原生的魅力,又通过文化交流和思想的进步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

宋代缂丝作品常常使用各种文化符号,包含吉祥、消灾、祝福等寓意。花卉、动物、神话传说等,以及与宗教、道德、哲学等相关的图案叙述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这些符号的运用使得缂丝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故事。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品,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3 宋代缂丝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不断传承和创新,宋代缂丝工艺品在现代依然保持着活力。它们不仅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缂丝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魅力。

王氏缂丝第六代传人王建江和海派旗袍设计师苗海燕合作设计的“千里江山·翠履霓裳”高级定制礼服,呈现出来丰富的当代东方时尚之美。设计师将宋代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图》运用缂丝工艺创新运用,表现了烟波浩淼,万顷碧波,倾倒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绿山水的图案。如图3所示礼服礼服上半身采用缂丝制作,古绢为底色云气山水,树木流水展现天高水远,宜烟宜雨的气势。

图3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高级定制礼服

盖娅传说从中国传统非遗缂丝文化中获取灵感和创意,不仅全情诠释了缂丝、等诸多东方非遗工艺,更是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装表达,用时尚语言说出远古的故事。轻盈渐变淡雅紫色,一丝神秘和梦幻的瑰丽气息缠绕开来,缂丝和苏绣的运用,将中国风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如图4所示的是盖娅传说运用缂丝工艺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碰撞后呈现出的服装设计作品,运用经典的中式服装廓形,色彩采用黑白渐变的水墨效果,通过将传统竹子图案运用缂丝工艺再设计制作,运用层层相叠的裙摆和激发出新的中国美学样式。

图4 盖娅传说服装设计作品

LIQINGWEI 23春夏季发布会主题“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东西方艺术在这里交融绽放,迸发出品牌这一季度的深刻诠释。如图5所示,在面料选择上,LIQINGWEI主要采用了典型的东方丝绸,如非遗缂丝、宋锦、香云纱以及重磅真丝等原料。辅助材料方面,LIQINGWEI选用了植物染料棉和蕾丝。通过采用缂丝等传统工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此外,LIQINGWEI还将代表西方贵族阶级的蕾丝和“珍珠时代”的文化融入了设计中。通过将蕾丝与中式传统缂丝工艺巧妙结合,展现了丝绸的独特魅力和多样美感。

图5 LIQINGWEI服装设计作品

图6 竹之韵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4 宋代缂丝的创新设计

宋代缂丝作为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启发,结合以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属于现代化的新中式设计风格。而缂丝面料在服装设计中营造的独特的氛围和时尚感,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为服装设计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古典与现代的融合[7]。

本系列作品图案上采用宋代缂丝上经典的竹子纹样,通过提取,简化,再次设计等方式,运用缂丝工艺结合创新设计于服装之上,以此突出新中式设计手法。竹子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故岁寒三友,竹居其一。竹子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有着节节高升的美好盼望,是高雅、是气节。竹,与“祝”同音,又有吉祥祝福的寓意。服装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提取中式传统水墨画中的晕染效果,以逐渐递进的分区色块表现其色彩上的层次,细节中加入层次丰富的竹子纹样,结合透明的纱面料与细腻的缂丝面料来表现服装的层次感。服装作品的廓形来源于中国传统旗袍样式,在裙摆和衣袖的部分增加波浪的层析,简约而不简单。

5 结语

宋代缂丝作为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价值。不仅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和技巧,更为他们开拓了创作的思路和空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研究通过研究缂丝工艺的历史溯源和工艺技术进行解析,试图通过从宋代缂丝的色彩、图案以及文化内涵角度分析宋代缂丝工艺的文化特征,深入研究其传统的意义和精神文化内涵。并将现有的缂丝非遗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如何运用将宋代缂丝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的服装设计作品,为现代服装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缂丝可以更好的运用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来。同时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服装设计,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路径与启发。

猜你喜欢

缂丝服装设计纹样
《福“运”》系列服装设计
通经断玮 绘彩织梦
——蔡霞明缂丝作品欣赏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南通缂丝将经纬织入生活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宋代缂丝的色彩符号与审美意趣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