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太阳光“照”出乙烯
——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催化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机制

2024-05-20

浙江化工 2024年3期
关键词:乙烷光催化剂乙烯

“乙烷是天然气、页岩气开采过程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因经济价值低、运输难度大,难以资源化利用。光催化技术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将这些乙烷转化为乙烯,具有成本效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施润副研究员介绍了这个技术的前景。 这套机制是施润及其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一种温和条件下低碳烯烃的制备路线,通过太阳光催化,驱动乙烷脱氢制乙烯。 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页岩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等低碳烷烃,目前全球已探明储量超过1000 万亿m3,储量丰富。利用页岩气中的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是当前一条低成本、绿色化的非石油路径。 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工艺主要分为乙烷直接脱氢和乙烷氧化脱氢。 乙烷直接脱氢工艺路线更加常见,但该路线需在750 ℃的高温下进行,与传统石油裂解路线比较,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虽有所减少,但降碳效果也受限。 而乙烷氧化脱氢工艺路线是将氧化剂引入到乙烷脱氢反应体系中,实现乙烷到乙烯的转化,这不仅可以解决乙烷直接脱氢工艺的热力学平衡限制、缓解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在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但该反应温度依然在500 ℃以上,反应条件苛刻,如何降低反应温度成为课题组的研发方向。

“光催化研究比较常见,但把光催化用于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上却较为少见。”施润解释道。课题组大胆创新,反复筛选材料,最终制备了一种钯锌(PdZn)金属间化合物负载的纳米氧化锌(ZnO)光催化剂。其中,PdZn 是过渡金属,ZnO 是氧化物半导体,用来“吸”光。 利用这种光催化剂,他们首次实现了光催化条件下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 试验结果显示,在140 ℃反应温度下,该反应中乙烯的生成速率达46.4 mmol/(g·h),乙烯选择性为92.6%,指标优于目前600 ℃热催化条件下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丙烷和丁烷氧化脱氢性能,并在模拟页岩气的反应气氛下,实现了20%的乙烷转化率以及87%的乙烯选择性。 该研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温和条件下低碳烯烃制备路线。 有了这个机制,对于开采难度大、不适宜大规模开采的石油、天然气,也有望实现小规模低成本开发。 “该技术有望成为石油热催化生产乙烯的补充路线,将散布的油气和太阳能有机结合,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既降低用电成本,又实现了低成本生产乙烯。 ”施润说道。

(来源: http://www.ccin.com.cn/detail/2a9ff479cffb081a2705362e14289004/news)

猜你喜欢

乙烷光催化剂乙烯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可见光响应的ZnO/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Pr3+/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BiVO4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g-C3N4/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两个基于二噻吩乙烯结构单元双核钌乙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
铁掺杂HTiNbO5纳米片及其催化环氧苯乙烷醇解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