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青稞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分析

2024-05-18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次巴

河北农机 2024年2期
关键词:青稞乳油病虫害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次巴

高原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海拔、低气压、低温和强紫外线等,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密度减小,因此气压相对较低且氧气含量减少,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高原地区温差较大,主要表现在日夜温差显著, 白天气温较高但夜晚骤降。 这些气候特点对农业、畜牧业和人类生活都带来了一些挑战。高原气候的独特性质给青稞的生长带来了独特的挑战, 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农业资源。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结合传统农业经验, 为高原青稞种植者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管理技巧和病虫害防治策略, 这样就能够提升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为农民提供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1 高原青稞种植管理

1.1 创设适宜的种植环境

在高原青稞的种植管理过程中, 为确保最佳产量和品质需要创设适宜的种植环境, 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采用温室技术来有效提升温度、减轻冻害,并延长青稞的生长季节,同时要注意精准掌握降水情况,以便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使青稞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得到足够的水分。 同时高原地区的土壤酸碱性会对青稞的生长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种植前需要调查土壤酸碱性,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添加石灰等物质来调整土壤的pH 值, 使土壤可以保持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条件下,以便促进青稞的正常生长。此外也要重视了解土壤的质地特点,特别是需要了解土壤的疏松程度、粘性和透气性等因素,以便能够选择适当的种植深度和间距,让青稞根系能够充分展开,吸收水分和养分,在土壤质地较重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翻耕或是加入有机物质等手段来提高土壤通透性[1]。

1.2 科学选种并合理处理种子

利用现代遗传改良技术选择适应高原气候的抗逆品种,从而提高青稞对寒冷和干旱的适应性,然后需要进行全面的种子检测, 特别是做好病虫害检测和质量评估, 从而保障选用的种子健康且具备优异的生长潜力, 合理处理种子需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优化种子外观、 除去种子表面的有害物质以及采用保鲜技术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 结合这些步骤可以确保种子在播种后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 为高产高质的青稞作物奠定基础。

1.3 科学播种

通过土壤测试获取准确的土壤养分信息, 为决定合适的播种深度和行距提供依据, 做好合理施用有机物和矿质肥料来调整土壤的肥力水平, 满足青稞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采用精准播种技术并借助现代农业机械设备,让种子在土壤中均匀分布,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浪费,而且还能提高播种效率。

1.4 合理选择肥料

进行土壤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为后续肥料管理提供依据,然后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施加合适的有机肥和无机肥,由于高原土壤中缺乏某些养分,尤其是氮、磷、钾等,因此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完成科学施肥, 保证青稞在整个生长期内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支持。 同时根据青稞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施肥量和种类, 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提供全面、均衡的养分,满足青稞的不同生长需求, 采用分期施肥的策略可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浪费, 并确保养分在青稞生长的关键时期得到充分利用。

1.5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制定田间轮作计划,减轻土壤病虫害的发生,定期的土壤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土壤质量问题, 保障青稞根系的正常生长, 合理利用生物防控手段,如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有益细菌,做好控制田间害虫的工作,减少对青稞的危害,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如滴灌或喷灌,既能够保障水分供应,又可以帮助减少病害传播。

2 高原青稞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2.1 白粉病

白粉病以白色粉末状的霉层覆盖在叶片表面为典型症状,感病植株的叶片两面,叶柄、茎秆和荚果等部位出现白粉状霉斑,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 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这种病害主要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发生,对光照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白粉病会影响青稞的光合作用,降低养分吸收,导致叶片逐渐凋萎和枯黄,最终就会影响产量。

本病防治可通过:①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物质,增加植株抗病能力;②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③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当病害达到10%以上时, 用25%三唑酮乳油稀释1000 倍,或40%福星乳油稀释8000 倍,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 倍, 或50%硫磺胶悬液稀释100 倍,上述药物做喷雾,每隔7~12 天喷洒一次,连续2~3 次,即可有效预防白粉病的发生[2]。

2.2 赤霉病

赤霉菌病是由真菌中的镰刀菌属真菌引发的一种病害,它会在青稞的穗部感染,穗部呈现红褐色或橙黄色,严重时引起穗部腐烂,又名红头麦、红头瘅、麦穗枯,俗称“烂麦头”。高原地区青稞赤霉病会造成巨大减产,严重时感染率可达到90%,且赤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畜有一定危害, 近年来该病给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赤霉病在青稞各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尤其开花至灌浆期最为严重,可以侵染植株的各个部位,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造成麦穗部分或全部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患病麦粒还可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真菌毒素,人畜禽误食后会出现恶心、腹泻、眩晕、发烧等中毒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大出血,严重影响免疫能力和生育能力等。因此,应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3]。

预防和控制本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①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一般选择植株高度适中,抽穗一致,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灌浆速度快,耐湿性强的品种,如青稞18,喜马拉雅3400 等。②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早播可促使植株早发、早熟,避开抽穗扬花期遇寒遇冷遇㈥, 即有效避开赤霉病发病的有利时期,施足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追肥应增加磷肥和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防止倒伏和早衰,增加抗病力。 ③药物防治。 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100g/2.5kg 拌种50kg,阴干后播种,可杀灭种子上的病原菌,控制苗期感染;在开花至灌浆期和间隔7 天后分别进行喷洒, 可选用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60%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80%多菌灵超微粉900 g/hm2、25%咪鲜胺乳油450~750 mL/hm2对水750~900 kg/hm2喷雾防治,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3 蚜虫

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它们在青稞上寻找嫩叶和嫩芽进行取食,并分泌毒素破坏叶绿体,降低光合作用,使叶片产生白、黄或红色纵条,纵卷成筒,旗叶受害后,麦株常不能正常抽穗。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害的传播媒介,间接影响青稞的健康生长。一年发生11 代,在寒冷麦区营全周期生活, 秋末冬初产生雌性蚜和雄蚜, 交配后把卵产在麦类或禾本科杂草上, 翌春卵孵化,向外迁飞或为害到麦收。

本病防治:①选择感虫率较低的品种;②种植感虫率较高的品种,吸引大量虫源,做到集中消灭;③利用昆虫的趋色性诱杀有害库充,如黄色粘虫板诱杀;④可用10%扑虱蚜可湿性粉剂稀释2500 倍, 或2.5%保得乳油稀释2500 倍,或35%赛丹乳油稀释3000 倍,喷雾处理1~2 次,可取得较好效果。

2.4 蓟马

蓟马是一类极小的昆虫,成虫、若虫以矬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为生, 在高原青稞上蓟马常常集聚在叶片背面致使叶片失去绿色,变得黄白,蓟马的取食还会引起叶片褐化、卷曲,影响青稞正常的光合作用。

防治本病可实行合理轮作倒茬, 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深耕,破坏其越冬场所。青稞孕穗期,蓟马可迁飞到麦穗上产卵,是防治成虫的有利时期,这个阶段可使用稀释至2000 倍的20%丁硫克百威乳油,或10%吡虫啉,2500 倍稀释1.8%阿维菌素乳油。 扬花期是防治初孵若虫的有利时期, 可用75%乙酸甲胺磷可溶性粉,用量60g/亩稀释,90%晶体敌百虫50~70g/稀释,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4]。

2.5 田间螟虫

田间螟虫主要是以青稞、小麦等为寄主的害虫,其幼虫主要以青稞叶片为食, 造成叶片被啃食成不规则的斑点,大面积受害时会引起青稞减产,而且田间螟虫还会传播病毒病害,对青稞的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防治可选择50% 螟松乳油50~100mL,25% 虫双水剂200~250mL,90%晶体敌白虫加90%乙酰甲胺磷可溶性原粉各75g,25%亚胺硫磷乳油200mL,20%三唑磷乳油100mL,任选其一喷雾或泼浇[5]。

3 高原青稞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为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体系, 农民需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通过定期巡查农田关注青稞的生长状况,同时采用现代监测设备,如昆虫诱捕器、病毒检测仪等来做好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工作, 这样的监测系统用于开展工作主要是为了感知潜在威胁,为采取及时、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创造条件。在防治手段中,要注意及时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 以便帮助建立生态平衡,降低害虫的数量,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对抗病原真菌、 对控制病害扩散具有显著效果, 利用这些生物防治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同时还会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2 化学防治

农药的选择应根据青稞生长阶段、 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和其发生程度而定, 不同的病虫害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高效、低毒性和环保性的农药, 考虑到高原地区气候变化较为突出,农药的适应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病虫害的发生早期,及时的施药能够有效抑制病害的扩散,因此需要结合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农田的病虫害状况, 以便在最佳的施药时机采取行动。定期巡查田间,观察青稞的生长状况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要注意不同的病虫害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青稞对施药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 利用喷雾设备可确保农药均匀喷洒在青稞植株表面,此外要注意防治对象的特性,采用合适的药液浓度和喷雾方式来做好农药充分覆盖植物表面的工作,进而提高施药的有效性[6]。

3.3 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应根据当地青稞的生态环境和主要的害虫种类来选择, 这些天敌昆虫通常是对特定害虫有较强天敌关系的昆虫,能够通过捕食、寄生等方式控制害虫的数量,在选择天敌时需要考虑其与青稞的适应性、对目标害虫的专一性以及在高原地区的适应能力。 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利用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例如对付真菌性病害可以使用一些对真菌有特异性的微生物制剂, 通过其抑制真菌病原体的生长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 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时要注意根据青稞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类型选用适宜的制剂, 同时还要控制好施用浓度和施用时机的科学合理。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特殊,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为天敌的繁殖和生存提供适宜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来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重视植物多样性的培育才能有效吸引并保留更多有益昆虫和天敌,建立更为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最后还要注意定期巡查农田,观察青稞的生长状况,收集有关病虫害的数据,及时发现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迹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高原青稞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中思考了如何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优化种植管理,并有效应对多样化的病虫害挑战, 这个探讨是对青稞生长特性的理解,也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追求。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来更好地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土壤,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韧性, 同时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农民提供更为可持续的生产方案, 促使农业在高原地区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青稞乳油病虫害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