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5-12大冶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马辉黄龙亮

河南农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冶市新品种农作物

大冶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马辉 黄龙亮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大冶市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需求不够明确、推广渠道不够畅通、农民接受度不高和技术支持不到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全面分析大冶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概述

(一)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内涵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是指在农作物育种过程中筛选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性的新品种,将这些新品种推广给广大农民,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益水平的一项工作。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不仅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涉及育种过程、推广技术和农民收益三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中,需要经过从品种选择、扩繁、推广,以及推广后的监测和评估等多个环节,新品种的选育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种植结构和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新品种的推广具有实际可行性。

(二)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意义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首先,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新品种往往具有较高的产量、优质的品质和抗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损失,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其次,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可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可以改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的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最后,新品种的推广还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耗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大冶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现状分析

(一)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概况

大冶市全年展示示范水稻新品种28 个,表1 中列出了展示品种14 个、示范品种7 个,所选品种均为近年国家审定或湖北省审定推广中籼稻新品种。新品种展示设在大冶市金湖街办平原村石家湾大畈(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土质为黄泥土,土壤肥力较好且均匀,水源条件良好,采用育苗移栽连片种植,不设重复,统一栽培管理水平,每个品种种植133.33m2以上。新品种示范建设5 个示范点,分别设在大冶市金牛镇金牛村许家垅畈门口畈、刘仁八镇陈如海村陈如海大畈、殷祖镇南昌村余陈庄门口畈、金山店镇车桥村罗正甫门口垅和还地桥镇南石村南石大畈,所选田块均常年种植水稻,土质以大冶市典型的黄泥土为主,土壤肥力较好且具代表性,均采用直播方式连片种植,并采用当地栽培管理水平,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在0.33 hm2以上。

表1 展示示范水稻品种

(二)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示范要求

展示示范方式分为品种小区集中展示和大田多点示范,展示品种在同一田块或相邻田块连片种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为133.4~333.5 m2。示范品种以近年大冶市市场认可度高,生产发展潜力大的优质、稳产、多抗且适宜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为主。单个品种示范面积0.33 hm2左右。展示示范不设重复,首、末小区种植对照品种,四周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4 行且种植对应品种,成熟期对每个品种进行考种测产,观察记载主要性状指标。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同时与测土配方施肥、轻简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结合,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新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三)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现状

从表2 中可以看出,2023 年大冶市新品种推广工作的现状。首先,展示田间的调查数据分为移栽组、直播组和大田展示组三个组别,各组别不同品种的生长期和性状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华两优238品种的始穗期为8 月7 日,齐穗期为8 月13 日,全生育期为129 d,株高为125.6 cm,有效穗为10.0 个,亩有效穗为12.4 万,而金科丝苗1 号的始穗期为8 月10 日,齐穗期为8 月15 日,全生育期为110 d,株高为114.8 cm。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估,进一步选出适合本地农业的优良品种,以便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使用。

表2 2023 年大冶市新品种展示田间调查数据

三、大冶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够明确

1.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向推广,但目前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并不完善,缺乏全面的市场调研数据和对农产品需求的了解,导致无法准确把握不同品种的需求量和适应性,影响了品种选择和推广效果。

2.市场需求的不明确还表现在对新品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农民对新品种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较低,对于新品种的可行性、产量和品质优势等方面的认知不足,导致其对品种的选择和投入存在疑虑,这使得新品种的推广工作面临困难。

(二)推广渠道不够畅通

1.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渠道的覆盖范围有限。目前,推广渠道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等有限的群体中,对于普通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覆盖不足,这导致部分优质新品种无法及时推广给广大农民,影响了品种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2.推广渠道的信息传递不畅。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信息传递,但在实际工作中,信息传递的渠道有限,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农民难以获得品种推广的最新信息和技术指导,导致其对新品种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缺乏相应的种植技能。

9.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切实组织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对民营企业在中国法律服务网“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批评意见,及时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抓紧取消违法设定的证明事项,切实避免民营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不方便等问题,对于普遍性问题,及时通过法定程序从制度上加以解决。2018年年底前,率先在司法行政系统通过告知承诺、信息共享等方式取消不必要的证明事项。

(三)农民接受程度不高

1.农民对于新品种缺乏信任。由于缺乏对新品种的充分了解和认知,农民对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存在疑虑,通常更倾向于种植他们熟悉和习惯的品种,对新品种的接受度较低。

2.农民对新品种的风险预期较高。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包括病虫害、天气变化、市场波动等,面对这些风险,农民更愿意选择经过时间考验、风险相对较低的品种,对新品种的风险预期较高,导致其接受度不高。

(四)技术支持不到位

1.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在种植新品种时需要掌握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巧,但由于技术指导和培训不到位,农民难以获得准确和针对性的技术支持,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会影响农民对新品种的操作能力和信心,降低其对新品种的接受度。

2.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技术支持需要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将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传递给农民,但在实际工作中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成为制约因素,缺乏快捷、及时、准确的技术信息传递,使农民难以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从而影响了技术支持的有效实施。

四、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为了有效推广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至关重要,这可以帮助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更加精准地进行定位和辅助策划。

1.开展市场调研。通过调查现有市场中对农产品的需求,了解消费者对不同类型农作物新品种的需求量和接受程度,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市场观察、消费者访谈等方式进行,从而获取准确的市场数据和反馈信息。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

2.分析需求。将市场调研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农作物新品种的潜在市场规模、目标客户群体和市场细分,通过分析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价格、产量等方面的需求,筛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制定推广策略和目标,并进行相应的营销定位。

(二)拓宽线上线下推广渠道

拓宽线上线下推广渠道是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有效策略,可以更好地覆盖目标客户群体。

1.建立线上推广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建立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线上宣传渠道,通过建设专业的农作物推广网站、微信公众号、农产品电商平台等,提供新品种的介绍、种植技术指导、优惠政策等信息,吸引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关注和参与,通过线上渠道开展目标客户群体的定向推广活动,提高新品种的知名度和接受度。

(三)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宣传

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宣传是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的关键策略。

1.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借助广告、宣传片、图片等多媒体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新品种的特点、种植效果和应用场景,吸引农民的注意力。通过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上发布新品种的广告和新闻稿,提高品种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2.利用口碑传播进行推广。通过组织体验活动、发放产品样品和小样等方式,让农民亲自感受和体验新品种的优势。通过让农民成为品种推广的亲身见证者和推荐者,引发口碑传播效应。可以邀请专家、农民代表等参与推广宣传活动,通过他们的口述和推荐,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四)加大技术培训和支持力度

加大技术培训和支持力度是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有效策略。

1.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定期的农民培训班、技术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向农民传授新品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品种的特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方面,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新品种的技术和方法。

2.建立技术支持体系。组建专业团队或派驻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信息平台、热线服务等途径,方便农民随时获取技术支持。通过与农业机械化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合作,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租赁服务,提高他们对新品种的操作能力和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对于大冶市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拓宽线上线下推广渠道、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宣传、提高技术培训和支持力度等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政府、农业机构和农民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大冶市新品种农作物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青菜新品种介绍
袁国强藏品欣赏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湖北大冶:诉前检察建议助力文化古迹遗址保护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四维的转变
——一大冶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