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打造新型福建电力系统

2024-05-11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詹松杰林江雨黄海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4年2期
关键词:福建福建省储能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詹松杰 林江雨 黄海

福建,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域,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紧扣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要使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福建省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电网、电源特点对其电力发展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挑战,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福建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立足调研解析电力发展瓶颈

福建省电源布局与负荷分布不平衡,电网“北电南送”压力持续加大。在建和已取得多条的电源项目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而南部用电负荷高于北部。随着南部“厦漳泉龙”地区负荷不断增长,“北电南送”的输电需求逐年增长,现有的500千伏“北电南送”主干通道输电能力将不能满足“十四五”及以后日益增长的输电需求,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压力。根据电网负荷预测及电源规划,“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福建南北电源与负荷需求“倒挂”现象始终存在且呈逐步扩大趋势,福建“北电南送”电力潮流将逐年增大,即使考虑漳州核电等南部大型电源投产,“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北电南送”电力仍将逐步增加。

福建电力项目上马的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未能很好结合、协调运作。福建省地处“海西经济区”核心区域,具有与台湾相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为了加快推动福建省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战略规划,推进“一带一路”工作,加快经济发展,用电负荷不断突破历史纪录。据统计,2015 年福建全省用电量达到1591.31亿千瓦时,2019年福建全省电量增长至2572.94 亿千瓦时,增长61.69%,最高用电负荷3668.2万千瓦,截至2023年,最高用电负荷更是已经突破5000 万千瓦时,而福建省电网供电稳定性和支撑能力不足以面对这种挑战和压力。

福建省已经规划建成多个片区沿海核电和风电,清洁能源占电源装机比例将不断提高,清洁电力消纳任务艰巨。同时,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用电成本压力也持续增加。

共展愿景描绘“建设”规划蓝图

面对福建省电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福建建设公司”)立足于以打造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为目标的长远愿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锚定自身职责定位,立足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多项规划措施,坚定不移服务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战略任务”,把握好建设优质精品工程的“立身之本”,履行好提升电网建设水平的“专业责任”,奋力建设好安全稳定可靠的输变电优质工程。

加强福建电网主网架“北电南送”能力。

根据负荷预测及电源规划,“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福建南北电源与负荷需求“倒挂”现象始终存在且呈逐步扩大趋势,在2023 年底建成1000千伏福州—长泰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基础上,推进建设长泰特高压站至厦门、漳州500 千伏变电站的馈出线路,进一步满足北部清洁电源送出和南部负荷发展需要,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进一步促使福建电网构建成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快速发展等新形势,加速推动智能化升级,突破智能调控、智能用电等关键技术,推进新型配电自动化全覆盖,进一步优化能源配置绿色平台,继续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统筹推进35 千伏及以上输变电主网和20千伏及以下配网、沿海和山区电网发展,构建1000千伏福州—厦门南北大通道;完善500千伏“省内环网、沿海双廊”骨干网架,加强沿海至内陆输电通道建设;全面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海峡西岸现代配电网,全面提升供电能力。

按照“源网协调”原则优化规划电源项目。

优化新增电源项目布局,加强福建南部电源支撑,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结合“十四五”期间福建电网内部电力流向仍将维持“北电南送”格局,除了已核准项目之外,“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的电源项目应优先考虑安排在福建南部;应支持到役煤电等容量替代,保障重点城市220千伏主干电网的电源支撑;充分考虑电网消纳能力,有序推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等平价上网项目,合理推进新能源项目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打造“绿色清洁”福建电网。

推动“闽赣”“闽台”联网发展。

推进福建电网与江西电网、台湾电网互联互通可行性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推动解决台湾地区“电力孤岛”的问题,拉动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促进和平统一,进一步完善福建电力结构,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快推进全国大电网联网步伐,参与更大范围的电力电量平衡,充分利用积极构建全国乃至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并以此为契机,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达到全面建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现代化电网的目标。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在需求侧领域合理实施电能替代,扩大电力消费市场;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以及居民阶梯电价等相关政策;探索实施需求响应和精益化的有序用电,一是通过积极争取可调节负荷政策,推动将乡村电气化设备、光伏、储能、充放电桩、空调及照明等可调节负荷资源统筹纳入电力规划,促成政府出台需求响应激励补贴政策,依靠价格、激励等机制推动可调节电力负荷有偿参与电网调峰、延缓配变设施投资。二是持续深化可调节技术应用,按照不低于最大负荷5%的标准,全面开展负荷资源调查分类,建立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并滚动更新。建设可调节电力负荷模型库与仿真分析平台、互动运营平台、“即插即连”自动需求响应终端,研究可调节负荷动态聚合分析、特征参数辨识、交易数据安全校核核心算法。

统筹开展储能发展规划。

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加强统筹规划,优化储能项目布局”要求,结合“十四五”电力规划,统筹开展全省抽水蓄能及电化学储能规划布局,引导储能项目健康发展。

新型福建电力系统建设之路任重道远,国网福建建设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有力推动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福建电力系统。■

猜你喜欢

福建福建省储能
那个梦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储能真要起飞了?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