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PPPS模式下英语教学在医学生思想素质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中的功能

2024-05-10吴修玲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医学思政

李 洁,吴修玲

(赣南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江西 赣州 341000)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该课程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让学生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相关能力。同时,大学英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我国医学院校多以培养高素质的卫生健康事业人才为目标,服务于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因此,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主要涵盖通用英语和医学英语2块内容,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着重将医学内容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医学英语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国外的医学文化,加深对外国医学和中国医学的理解和认识,传播中国医学文化,弘扬中国医学精神,通过开展英语课程思政实现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教师教学技能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 Workshop, ISW)项目,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该模式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实现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注重构建学生参与学习和课堂反馈环节,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着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的课堂教学[2]。BOPPPS模式将教学分为6个环节: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每个环节都为教学目标服务,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闭环教学单元,更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3]。该教学模式已经被全世界超过33个国家的高校引进并采用,被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培训机构所推崇[4]。

本研究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究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在提高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医学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对象和方法

以我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英语授课班级中实施“实施教改—评价效果—改进教学”的闭环式英语教改实践,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BOPPPS模式的英语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教改实践结束后,就英语学习收获对学生进行访谈,不断完善并最终构建出BOPPPS模式下的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2 基于BOPPPS模式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2.1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准备

2.1.1 探索医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期望在实施教学改革实践前,教师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关于使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学习的态度、线上英语学习的时长、英语学习内容的个人期望等。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赞同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辅助英语学习(图1),认为1次线上英语学习时长控制在半个0.5 h以内或1 h以内最佳(图2),学生们在英语课程中最希望接触和学习的知识是医学专业知识、时事热点、英语语言知识和中西文化(图3)。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线上线下英语学习方式和时长、英语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说明,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正式开始前能对一学期的英语学习方式和内容有整体性的认识。此外,教师应考虑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和期望,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BOPPPS模式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从而保障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顺利开展。

图1 使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学习的态度(单选题)

图2 平均1次线上英语学习时长(单选题)

图3 希望接触和学习的英语内容(填空题)

2.1.2 调整教学设计、准备教学资源、撰写教学讲义教师依据需求分析理论,参考问卷结果,从BOPPPS教学模式出发,借助互联网资源,依据我校英语教学大纲,设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框架,收集所需教学资源,撰写教学讲义,制定BOPPPS模式下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为后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做准备。教师主要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线上英语课程思政研讨会、与本校思政课教师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借用互联网平台和资源,从宏观(国家文化、方针政策等)、中观(社会法规、科学精神等)、微观(个人发展、职业素养等)层面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结合我校现行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和医学生的英语学习期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涵盖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课程思政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ESP)课程思政教学2部分。在EGP课程思政教学方面,教师结合单元教学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自信融入本科生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提升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对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比较分析和思考中澄清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政治信仰,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家国情怀,实现本科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与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步提高。在ESP课程思政教学方面,教师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在讲授通用医学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Medical Purposes, EGMP)、专业医学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ESMP)、学 术 英 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教学内容的同时自然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开展医学英语视听说、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小组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在医学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对中国医学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以及用英文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医疗服务意识,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

2.2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使用学校的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平台和批改网,辅以班级QQ群实施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英语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教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来开展BOPPPS模式下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图4)。

图4 BOPPPS模式下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2.2.1 课前:导言、学习目标、前测教师结合授课单元教学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和实际英语水平,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添加思政教育内容,借助视频、音频、电子文献等多模态英语资源,设计思政话题讨论、问卷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从认知、技能、情感3个维度呈现单元学习目标,向学生明确提出单元学习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英语。教师借助教学平台,针对之前线上自学的思政内容和计划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技能,设计问题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本单元后续的英语思政教学做好准备。

2.2.2 课中: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教师依据单元思政教学目标和前测结果,在线下实体课堂开展互动式英语思政教学活动,采用任务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和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借助教学平台,针对学习目标、前测结果以及线下课堂学习内容,设计问题进行后测,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以便调整后续的英语思政教学活动,查缺补漏。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单元英语学习过程和主要内容,归纳所学单元知识和技能的重点、难点,通过自评和师评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收获和不足,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单元“教”和“学”的总结和反思。

2.2.3 课后:任务拓展教育最重要的2个目的是促进学习的保持和学习的迁移,而迁移的出现是有意义学习的标志。学习的迁移是指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回答新的提问或者学习新内容的能力[5]。因此,教师在完成BOPPPS模式下的6个教学环节后,还根据单元英语教学主题拓展思政学习内容,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补充英语思政学习素材和学习任务,在写作网站上布置个人英语思政写作任务或安排小组英语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自主收集和整理互联网资源,撰写定题作文或制作与单元主题相关的PPT及小视频,完成线下小组英语思政活动,宣介中国(医学)文化和历史、讲好中国(医学)故事,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教师通过布置课后拓展任务来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英语习得过程,将所学英语和医学知识技能内化于心。

在学期英语课程学习结束后,教师将英语课程思政部分的学习情况纳入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当中,针对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完成BOPPPS模式下的英语课程思政活动的情况,通过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对该部分进行学习评定。

3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与效果分析

3.1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就英语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组织团队针对某套教材发挥集体智慧,逐个单元挖掘恰当的育人元素,积累成功教学案例,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落细、落实[6]。由于目前我校的英语读写课使用的是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教材,因此,现以该套教材第2册第1单元课文An impressive English lesson 为例,列举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英语思政元素和教学活动,融入该单元的整体英语教学设计中,开展基于BOPPPS模式的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在课后的学习任务拓展部分,教师可让学生选择完成其中的1~2项任务,并在实体课堂进行汇报或展示,引导全体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将内容学习与语言学习相融合,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增进学生对英汉差异和中文美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提高自身的医学叙事能力,增强医患语言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讲好中国医学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医学温度(表1)。

表1 基于BOPPPS模式的单元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3.2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本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在课余时间随机选取授课班级中的18名学生,针对该单元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无结构访谈,以闲聊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感受。访谈发现,受访的学生们对本单元的教学方式表示认可,认为学习内容较为丰富有趣,本单元的学习使他们通过听、说、读、写、译的活动明确英语学习的关键点、文章的文体类型和写作框架、课文的重点词句等,同时也启发他们思考中文的美和特点、语言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作为未来的医者,自己应如何用好语言进行有效的医患交流,如何用英文讲述中国语言文化和医患故事等问题。与此同时,有学生表示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有关叙事医学方面的医学专业知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QQ群将相关的电子资源发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学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优化本单元BOPPPS模式下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以说,本单元的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 小结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大学英语》应成为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课程,承担起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为重点的课程思政任务。本研究从BOPPPS教学模式出发,构建信息化时代下的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升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在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国家所需的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学习需求、课程教学时数、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以语言教学为根本,挖掘单元中的典型思政元素并潜移默化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实现隐性思政育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医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