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2024-05-10侯红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5期
关键词:房水硬核乳化

侯红云

(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 渑池 472400)

白内障为中老年群体多发眼科疾病,且发病率呈优势流行趋势。该病具有疾病进展缓慢特点,发病早期对视力无明显影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视力逐渐模糊。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盲人中因该病致盲的人数占50%以上,已成为导致失明的重要因素之一[1]。临床参照Emery 分级将白内障患者核硬度分为5 级,其中Ⅳ~Ⅴ级患者称为硬核白内障,该类患者病情相对严重,若未得到有效治疗,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现阶段,手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案,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SIMNCE)均为临床主流术式。其中超声乳化具有术中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备受眼科医师青睐。但其不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式,主要原因为术中超声能量高,且作用时间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角膜内皮,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影响恢复[3]。而SIMNCE 与超声乳化相比具有费用低、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在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中也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4]。但相比于超声乳化而言,SIMNCE 治疗的优势具体如何,临床鲜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对110 例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其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眼科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接收的硬核白内障患者共110 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超声乳化治疗的55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SIMNCE 治疗的55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6 例,女29 例;年龄56~82 岁,平均(68.75±4.23)岁;患病时长2~5 年,平均(3.14±1.11)年;患处:左眼24 例,右眼31 例;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Ⅳ级36 例,Ⅴ级19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7 例;年龄55~83 岁,平均(68.94±4.03)岁;患病时长2~5 年,平均(3.28±1.08)年;患处:左眼21 例,右眼34 例;晶状体和硬度分级:Ⅳ级32 例,Ⅴ级2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衡性较高(P>0.05)。本研究已获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伦理字2023004012 号)。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存在暗影、浑浊等表现;符合手术适应证;凝血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先天性视力下降;以往有眼部手术史;视网膜、玻璃体病变;肝、肾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2 d 均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H20203092)滴患眼,6 次/d;术前0.5 h 进行散瞳,应用相同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式。对照组予以超声乳化治疗:使用3 mm 穿刺刀取巩膜隧道切口,在前房注射粘弹剂,在3 点方向角膜缘取辅助侧方切口,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设置超声乳化能量为40%~70%,应用拦截劈核法乳化吸出晶体核,吸净皮质,再次向前房注射粘弹剂,囊袋内置入人工晶体。观察组予以SIMNCE 治疗:自角膜缘后方2 mm 处作反眉弓形巩膜切口,切入巩膜一半位置,弦长约4 mm,进入角膜1.5 mm 位置,保持外口<内口,使手术切口形成“梯”字形。使用15°刀自2 点方向进行辅助,注射粘弹剂,然后使用穿刺刀穿刺,确保内口直径>5 mm,持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增加直径至6~7 mm,随后在前方内纺织晶体核,再次注射粘弹剂。根据患者眼部具体形态选取碎核器进入前方,将核后面作为垫板,再实施碎核,使用圈匙取出碎核,吸出皮质。前房应用粘弹剂填充,囊袋内放入人工晶体,水密切口。两组术后均常规换药。

1.4 观察指标 (1)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角膜散光度:分别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7 d 的BCVA(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及角膜散光度(使用角膜曲率计测量)水平。(2)角膜内皮细胞:术前与术后7 d,分别应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测定六角形细胞比率与细胞密度。(3)泪膜状况:术前与术后7 d,分别使用抗生素滴液湿润荧光素试纸,贴敷在眼睑边缘,患者连续眨眼5 次,确保眼表粘到荧光素,使用YZ5FI型裂隙灯照射,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4)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两组术前、术后7 d 各抽取0.2 mL房水,常规分离后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5)并发症:记录两组角膜水肿、囊膜破裂、前方积水发生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角膜内皮细胞及BUT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 六角形细胞比率、细胞密度均降低,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7 d 的BUT 较术前均延长,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及BUT 对比()

表1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及BUT 对比()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

组别n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术后7 d BUT(s)术前术后7 d对照组观察组细胞密度(个/mm2)术前术后7 d 55 55 tP 57.49±4.82 57.96±4.20 0.545 0.587 43.68±5.01*47.89±4.31*4.724 0.000 2 780.36±132.25 2 781.06±132.81 0.028 0.978 1 563.25±201.15*2 258.34±243.17*16.335 0.000 8.11±1.15 8.05±1.20 0.268 0.789 9.78±2.20*11.51±3.08*3.390 0.001

2.2 房水细胞因子水平 术前两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 的bFGF、IGF-1、IL-6 水平均比术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对比(ng/L,)

表2 两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对比(ng/L,)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

组别nbFGF术前术后7 d IL-6术前术后7 d对照组观察组IGF-1术前术后7 d 55 55 tP 7.65±0.40 7.59±0.43 0.758 0.450 5.26±0.36*3.10±0.25*36.549 0.001 7.89±0.48 7.86±0.45 0.338 0.736 5.61±0.38*3.20±0.30*36.916 0.001 58.35±5.26 58.89±5.37 0.533 0.595 53.18±4.81*45.56±3.05*9.922 0.001

2.3 BCVA 及角膜散光度 两组术后7 d 的BCVA比术前高,角膜散光度比术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BCVA 及角膜散光度对比()

表3 两组BCVA 及角膜散光度对比()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

组别nBCVA术前术后7 d角膜三光度(D)术前术后7 d对照组观察组55 55 tP 0.45±0.12 0.46±0.10 0.475 0.636 0.98±0.52*1.30±0.20*4.260 0.000 0.85±0.25 0.84±0.22 0.223 0.824 0.77±0.09*0.63±0.10*7.717 0.000

2.4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对比[例(%)]

3 讨论

白内障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眼部组织老化、营养缺失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多种因素共同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因此,发病后视线会因晶状体浑浊,导致光线无法直接投射在视网膜表面,主要症状为视线模糊。大部分白内障患者在就诊时,核硬度已达到Ⅳ级,临床将其称为硬核白内障,晶状体多呈深黄色或深棕褐色,已严重影响视力[5]。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病,但对于选取何种手术方式治疗更为有效、安全尚存在一定争议。

超声乳化治疗的优势主要为时间短、散光小、切口小等,但其对硬核度具有一定限制,在治疗Ⅳ~Ⅴ级患者时,术中需加大碎核能量,极易损伤眼球内组织,影响眼部功能恢复[6]。且随着能量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性也随之增高,不利于术后恢复,且治疗费用较高。而SIMNCE 实施不受硬核度限制,可通过扩大切口、核碎裂方式处理各种硬度,临床应用较为广泛[7]。SIMNCE 中应用“梯”字形切口,保持囊外手术,术中通过持续环形撕囊手法,使用圈套器取出碎核,可有效减轻对角膜组织、前房、玻璃体等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7 d 的BCVA 比对照组高,角膜散光度比对照组低,证实SIMNCE 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在改善视力方面疗效更佳。并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表明硬核白内障患者应用SIMNCE 治疗安全性较高,这一结果与杨阳等[9]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手术属于入侵性治疗,会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一定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受损会增加角膜厚度,扩大面积,影响疾病预后[10]。本研究结果中,两组术后7 d 六角形细胞比率、细胞密度均较术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SIMNCE治疗对硬核白内障患者与超声乳化相比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为:超声乳化术中劈核、碎核等操作产生的震荡,加之能量转换灼热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角膜内皮细胞;而SIMNCE 治疗多在囊袋内操作,可有效避开角膜内皮层,进而减小接触损伤[11]。此外,由于泪膜自身的稳定性较低,眨眼后能够遍布在眼膜表面,为眼部神经提供营养,而白内障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泪膜,进而引起眼部不适症状[12]。本研究对此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术后7 d 的BUT 较术前均延长,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长,提示SIMNCE 治疗该病患者在稳定泪膜方面效果更明显,利于改善预后。

硬核白内障发病是一种复杂的阶段,伴随多种细胞因子改变。白内障手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损,残留的细胞会自主修复,导致bFGF 释放、合成;IGF-1 为IGF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房水细胞中,能够与其受体结合发生生物学作用,组织细胞出现损伤时会快速分泌;IL-6 属于促炎因子,主要由角质细胞、T 淋巴细胞分泌,可加重应激反应[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7 d 的bFGF、IGF-1、IL-6 水平均较术前低,且观察组更低,提示SIMNCE 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可有效降低房水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与SIMNCE 创伤性较小有关,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因此,术后房水细胞因子呈低表达水平[15]。

综上所述,相比超声乳化,SIMNCE 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疗效更佳,可有效提高视力,保护角膜内皮细胞,改善泪膜状况,降低房水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房水硬核乳化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氧化应激指标在白内障患者体液中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
Analysis of spectrum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bacteria in the aqueous humor or vitreous of patients at an early stage of penetrating ocular trauma
不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NO浓度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