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稳步扩大云南与周边国家制度型开放”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4-05-09郑先芳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南亚东南亚

郑先芳,刘 芹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党的二十大闭幕以后,国务院出台了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这是新阶段对云南深化改革开放的有力支持。

为不断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推进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取得新进展,2023 年12 月28 日,由云南省社科联主办,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稳步扩大云南与周边国家制度型开放”理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本次研讨会分两个半场,上半场由云南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云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侯胜主持,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云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杨先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卢光盛评议;下半场由昆明学院校长、教授,云南省社科联常委丁文丽主持,云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段钢,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刘稚评议。研讨会上,主持人、评议人作为专家发言,来自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国日报、云南日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

一、以制度型开放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口

云南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云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侯胜提出,在西南五省市中,云南与其他省市相比,对外开放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维度来看,云南省“五通”建设总体通而不畅。制度型开放是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开放的新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是对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方向的再次确认。制度型开放对未来云南对外开放具有极端重要性,云南必须抢抓制度型开放的先机,在新一轮对周边国家对外开放中实现赶超。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胡娟提出,制度型开放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任务,不仅承担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任,也响应了新发展格局下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项功能叠加的要求,更是直接赋能“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及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乘风破浪、硕果累累。回看过去,十年成就不寻常,放眼未来,制度型开放再赋能。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杨先明指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选择好关键区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实现制度型开放的重要问题。关键区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竞争性的制度环境,宜于投资的外来者和后来者进入。二是开放性的空间条件,便于企业绿地投资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三是通达性的基础设施网络,可降低企业的外部性成本。四是共生性的企业关系,可形成基本的产品和生产资料的互补。五是投资的区位所在地方政府具有法治意识。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南亚东南亚地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在南亚东南亚的跨国企业的空间效率,这有利于克服“外来者劣势”。要评估并确定中资企业投资的区位质量,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校刊部主任、研究员郭旭初认为,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具备过硬的本领。要加强领导干部培训,促进领导干部成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力量。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增强领导干部的诚信意识、守规矩意识,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规矩、制定规矩、执行规矩的能力,以此提升领导干部对外交流对接能力,不断为推进高层次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提供人才保障。

二、以找准双边、多边利益共同点作为推进务实合作的前提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主任、教授熊理然提出,作为南亚地区大国,独立以来的印度一直怀揣着一个大国梦想,因而对邻国持续采取了“积极进取”的态势,导致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冲突持续不断。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三大经济走廊恰好途经印度与其周边国家,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冲突及该区域复杂的地缘环境对“一带一路”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此,中国需着力解决中印边境争端、稳定印太战略下中美印三角关系、强化与印度周边国家的双边及多边关系,采取更加灵活的周边政策,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卢光盛强调,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对外开放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来看仍缺乏“核心依托”,与西部其他省份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应统筹考虑内外兼顾、战略与经济利益平衡、深化东西协作和构建“内引外联”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卢光盛认为,以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助力辐射中心建设,将持续巩固云南向西南开放的前沿地位,促进周边国家及环印度洋地区国家融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加深利益捆绑,实现安全共担、发展共赢。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刘稚分析了云南的区位优势,提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如今已通车运营两周年,多重积极效益不断扩大,进一步彰显了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中老铁路在为云南充分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用提供新支撑和新优势的同时,对云南在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辐射中心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形势下,云南应以中老铁路为重要抓手,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拓新思路,展开新布局,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合作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段钢谈道,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展示“中国方案”、供给“中国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推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云南作为中国南向开放的最前沿,加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无疑将为中国—东盟的合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以金融合作作为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媒介

昆明学院校长、教授,省社科联常委丁文丽基于云南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的良好历史基础和现实合作成效,提出云南是中国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区域化的典型省区,但仍需突破瓶颈、拓展合作空间。其中,破解国家异质性约束是深化金融合作的最大挑战。异质性约束下深化云南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应本着尊重、利用及缩小异质性的原则,基于区域金融合作共同体共识,推进区域金融产业联动和跨境金融基础设施联通、区域国家政策协调和区域国家协同治理,实现区域金融合作深化。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龚刚认为“人民币南下”是指人民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是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就云南而言,“人民币南下”就是人民币走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云南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从中国经济的“边缘”提升至开放“中心”,其中面向南亚东南亚是将云南从“边缘”提升为“中心”的第一层次,面向印度洋是云南从“边缘”提升为“中心”的第二层次。他建议为实现人民币南下,必须要执行高水平开放战略,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中,以出口人民币而不是以出口商品为目标,为此需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推动“人民币南下”,助力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四、以文化交流作为促进民心相通的路径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俊伍强调,用“心联通”来为印度洋大通道破局,是“一带一路”在印度洋通道方向一个有益的探索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治理之殇、大国之责、国际之盼的有力回应。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指导,以东盟框架为依托,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中立身份深入大通道沿线地区,多措并举,践行“心联通”各项部署。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陈昆亭提出,强化东南亚人文社科领域学术交流,可助力东南亚经济发展共同体的形成。东南亚国家存在广泛文化共同性基础,存在历史相同性、习俗相似性等,通过举办年会,开展联合调研、互学、活动联办,有利于形成相似性认知、共同性理解和联合发展内动力。他认为,以大国发展理论为基础,可以论证东南亚经济共同体发展对东南亚共同体内经济有正向作用,表现为更有效率地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东南亚共同体经济一致的价值体系形成,进而有利于共同体的整体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此外,陈昆亭认为,东南亚经济共同体发展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践发展建立先验模板,是人类文明总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验蓝本。

中国日报云南站站长李映青认为,如今中国与世界都正经历深刻变化,国际局势扑朔迷离,国际舆论环境也愈加纷繁复杂。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种种挑战,我国积极适应形势,调整对外传播策略。截至目前,全国一共有二十多个省份启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搭建新平台、拓展新渠道、尝试新业务、强化新合作,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中央媒体开始加入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中国日报社与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昆明签署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协议,与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携手推进云南省国际传播工作,为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媒体贡献。

云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刘祥元提出,地方媒体要积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促进“民心相通”作出积极贡献。刘主任回顾了云南日报从1996 年至今开展国际传播的历程,建议地方媒体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机遇,继续在内容质量,建好用好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平台,加强与媒体、智库、政府机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化实化,不断提升地方媒体国际传播效能,推进“民心相通”工作走深走实。

本次研讨会是在云南省对外开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为新时期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促进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一次高水平研讨会。与会专家或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是长期深耕本专业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青年学者;从研究议题来看,内容涉及云南对外开放的多个方面,紧密围绕制度型开放、对外投资、大通道建设、国际关系、金融合作、文化交流等重要议题展开;从研究视角来看,涵盖了国际关系、区域经济、传播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视角较为多元;从研究方法来看,既有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又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方法丰富、新颖。从提出的对策来看,专家建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为云南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度型开放是云南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方向,未来可开展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研究,从用好国际国内资源,对标对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制度,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水平专业化对外开放工作队伍,在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化实化,为云南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南亚东南亚
南亚磷肥市场需东继续提升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南亚炼油化工市场一览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南亚高压对西藏夏季降水的影响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周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