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对策

2024-04-29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疗护终末期安宁

奚 汶

(北京市隆福医院 康复科, 北京, 100010)

安宁疗护是指为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最终达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观者安顺的目的[1-2]。安宁疗护方式有多种,如“临终关怀”“慈怀疗护”“善终服务”“缓和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3]。本研究就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对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1 医患沟通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关心和抚慰患者。倾听时,护理人员与患者相对而坐,两眼相视,身体微微前倾,语言上给予适当的回应,如有必要,重复患者的语言;嘱患者充分表达和谈论自己的内心感受,不随意打断、诉说,保持耐心,戒骄戒躁。护理人员在安慰患者时,既要强调希望的一面,又不要过于乐观,应表现出沉着冷静、大方、认真、负责的精神态度,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更高的支持。护理人员可以适当运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患者感受的理解,尊重患者的决策意愿,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其心理压力,作出的决策尽量与治疗、护理相协调。护理人员工作之余尽可能陪伴患者,使用鼓励和引导的话,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抚触治疗。表情、眼神、手势和非语言交流的正确恰当应用,也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同情和尊重一种有效的方式。护理人员与患者言语交流时,注意适当的沟通时机,说话缓慢清晰,用词要简明扼要,告知信息应清楚简短。护士表情亲切、态度诚恳,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是消除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2 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反应

情绪是患者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医护人员应密切注意临终者的心理反应、行为改变及个性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安抚。为避免患者出现过激及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在交谈过程中,鼓励、支持临终患者敞开心扉,将应激性情感如愤怒、恐惧、暴怒和失望用言语表达出来,以促进心身疾病的缓解,从心理和精神的不安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临终者感到被尊重、被关心和被接纳,促使生命最后阶段的顺利超脱[4]。干预要点如下:①鼓励患者充分表达自我。②适当运用沟通技巧(如:倾听、沉默、触摸等)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关心。③时刻注意患者在谈话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谈话内容,调动正面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④指导患者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热敷、冷敷、按摩放松、音乐疗法等来减轻焦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和伤害,使其享有人格的尊严和精神上的权利。⑤引导患者实现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⑥帮助患者维持积极健康的情绪,获得患者的信赖,使患者感到亲切可靠,消除孤独感,降低患者的恐惧和不安。⑦鼓励家属多陪护患者,促进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⑧尽可能为临终患者提供单独、安静、舒适、整洁、隐私的环境,减少外界对情绪的影响,避免室友间相互影响。病房布置应素雅、和谐,可摆放一些患者喜欢的东西如照片、慰问卡、鲜花绿植等物件,以增加生机和温馨感。

3 尊重患者权利,维护患者尊严

患者虽然处于临终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医务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解释、沟通,尊重临终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保护患者的隐私,减轻患者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安静、舒适而又有尊严的度过[5]。具体操作:①评估患者的人际关系状况,家属的支持情况[4]。②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教授家属了解死亡知识,鼓励家属尽可能多地陪伴临终者。③指导家属了解治疗过程,鼓励其参与部分心理护理。④家属在陪伴患者的同时也要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⑤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形式的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⑥亲情关爱,亲属的理解支持是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的重要环节。

4 舒适与关怀

护理人员应及时解决或减轻患者身体上造成的不适,如疼痛、呃逆、呕吐、便秘等。护理人员鼓励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为患者创造干净、整洁、安静、温暖的康复环境,维护患者尊严。护理人员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单人病房,让患者和家属有更多独处的时间,年轻的癌症患者更希望由家人完成生活护理,更能体会到亲情关爱和安全感。

5 死亡教育

患者病情的恶化,患者自身与家属均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言行举止和情绪受到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家属进行交谈和沟通,改变其对死亡的负面认知。①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利,引导患者正视和接受当前的疾病状况。帮助患者获得有关死亡、濒死相关知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死亡。②提醒家属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情绪,顺利度过居丧期。引导患者回顾人生,对人生的意义予以肯定。③鼓励患者制订现实可及的目标,并协助患者完成心愿,鼓励家属相互陪伴、坦诚交流,适时表达关心爱护之情。④鼓励家属探望患者,与患者谈论积极、快乐的事情,减轻患者的焦虑与不安。允许家属陪伴,尽量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给予家属尽可能的帮助。⑤针对患者的一些失控行为,家属应给予同情和理解。

6 哀伤辅导

居丧期的护理不仅是帮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路程,同时也是帮助家属度过悲伤期,重新开始新生活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临终关怀的宗旨。①观察家属悲伤的情绪反应及表现,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意识状态进行评估。②提供安静、私密的环境。看护人员应亲自动手或协助家属料理好遗体,动作要轻柔、稳健,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③尊重死者生前的遗愿或家庭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适应家属需要,允许参与为死者整理遗容和穿戴服饰。④鼓励家属将悲伤情绪充分表达出来,护理人员耐心陪伴、倾听,激励家庭成员参与社会活动,平稳度过悲伤期,重新开始新生活。⑤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形式,提供丧期的随访支持,以表达对居丧者的慰问与关怀。⑥充分发挥志愿者或社会供养系统在丧事期间的随访、供养作用。⑦协助办理丧葬等事宜,并为其家属提供相关社会支持机构的有关信息,帮助其疏导悲痛情绪,劝导患者家属面对现实,诉说内心的痛苦,尽可能减轻家属的负担和悲痛,重塑生活信心[6-7]。

7 小结

医护人员在护理终末期患者时应针对患者的病情与症状做好相应的评估、观察,注意操作要点并辅以人文关怀及优质的安宁疗护,使患者感受到身体舒适、精神健康和灵魂安宁,减轻家属的负担和悲痛,重塑生活信心[8-9]。安宁疗护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政策、规范等尚不完善,广大医护人员有待进一步加强姑息护理及人文关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共创和谐医患关系。

猜你喜欢

疗护终末期安宁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