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4-28何爱枝柳琴杨春梦

中外医疗 2024年5期
关键词:医嘱肺癌化疗

何爱枝,柳琴,杨春梦

南平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福建南平 353000

肺癌是一种隐匿性强、预后较差且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有自觉症状时疾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临床常采取化疗方式以控制疾病恶化[1]。化疗虽然可有效抑制人体癌细胞的分化和转移,但不良反应较大,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及骨髓抑制等诸多不良反应,身心俱痛,导致其睡眠质量和自理能力均较差[2]。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缓和和改善肌肉紧张状态,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该方式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缓解化疗患者的心理焦虑等情绪,但多数患者对疾病及化疗知识了解甚微,容易反复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不利于疾病恢复[3-4]。认知行为护理将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信念等消除其不稳定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5-6]。基于此,本研究单纯随机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9 月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0 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单纯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280 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 例。对照组男86 例,女54 例;年龄27~68 岁,平均(53.78±4.36)岁;腺癌58 例,鳞癌55 例,小细胞癌27 例。观察组男87 例,女53 例;年龄24~66 岁,平均(53.69±4.43)岁;腺癌60 例,鳞癌60 例,小细胞癌20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肺部CT 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②处于化疗周期内;③预估生存期限>2 年;④认知能力正常;⑤依从性良好;⑥家属及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化疗不耐受改变治疗方案者;③精神分裂症患者;④听觉、视觉障碍者;⑤自行放弃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化疗护理。主要内容有:告知患者化疗的方式,化疗药物应用的风险因素及不良反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周期化疗,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声,并耐心地安慰和鼓励患者,关注其负面情绪,适时干预。化疗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

观察组患者予以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具体方法:为患者建立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环境安静、舒适、温馨,可以提供患者喜欢的音乐、图画或者绿植烘托气氛,嘱患者取舒适体位,先拉紧肌肉,保持5~7s,注意肌肉紧张时产生的感觉;然后全面放松紧张的肌肉,仔细体会肌肉放松时的感觉,配合深吸气和深呼气,反复放松肌肉2~3 次,对于没有完全放松的肌肉,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训练,训练时段为下午4:00-5:00,训练时间20 min/次。肌肉放松顺序为:手、前臂、二头肌、前额、眼睛、颈部和喉咙;背部、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脚。干预时间为4 周。

认知行为护理:①建立认知行为护理专案小组,选择1 名主管护师为小组组长,2 名责任护士和1 名心理咨询师为组员。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观看专家讲座,整理出有关肺癌及化疗的相关理论知识,将收集的知识印制成册,或做成ppt 课件,邀请患者及家属一同学习并讨论,交流所学所感,对于有疑惑的地方请求科室主任帮助予以解释。②行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相应的个体化指导方案,告知患者化疗后的影响、正确的进食方式、不良习惯改变方法、情绪疏导方式、改善睡眠的具体措施等,要求患者家属及时监督患者,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行为,及时纠正其认知误区。嘱患者多进食鱼类、蛋类、豆质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戒烟戒酒,早睡早起,观看心理疏通视频,睡前用温水泡脚,引导患者家属为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医生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出院后适当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走、打太极等。③心理护理。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参与人员有医生、护士、病友、家属、朋友、心理专家,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邀请有相同经历的恢复期人员讲述自护经验,病友之间互帮互助,家属和朋友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必要时请心理专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干预时间为4 周。

1.4 观察指标

①心境状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4 周后的表述状态,利用心境评估量表(Mood Assessment Scale, POMS-SF)对两组患者的心境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共30 个条目,量表总分值为0~120 分,总分越高提示心境状态越差[7]。

②遵医嘱行为:比较两组患者护理4 周后的遵医嘱行为。积极主动配合化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饮食作息规律,心态积极向上为完全依从;愿意配合化疗,合理用药,饮食作息相对规律,心态平和为部分依从;不愿意配合化疗,用药不规律,饮食作息不规律,心态起伏较大为不依从。遵医嘱行为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③癌因疲乏:护理前、护理4 周后利用癌因性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 PFS)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感觉疲乏、情感疲乏、行为疲乏、认知疲乏4 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测评分值为0~10 分,总分值0~40分。分值越高表明癌因疲乏情况越重[8]。

④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4 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总分0~21 分,评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 GQOL-74)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满分100 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心境状态评分、PFS 评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遵医嘱行为)以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境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境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境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境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140)对照组(n=140)t 值P 值护理前67.76±5.41 68.13±5.29 0.579 0.563护理4 周后36.89±4.73 41.31±5.25 7.401<0.001

2.2 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比较

护理4 周后,观察组遵医嘱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比较

2.3 两组患者PF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FS 的4 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PFS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F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PF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140)对照组(n=140)t 值P 值感觉疲乏护理前6.32±1.25 6.43±1.28 0.728 0.468护理后2.15±1.18 3.12±1.27 6.621<0.001情感疲乏护理前5.69±1.42 5.58±1.48 0.635 0.526护理后2.35±1.06 3.26±1.14 6.917<0.001行为疲乏护理前5.41±1.23 5.33±1.22 0.546 0.585护理后2.24±1.02 3.35±1.14 8.586<0.001认知疲乏护理前4.35±1.28 4.46±1.33 0.705 0.481护理后2.16±0.75 3.15±0.95 9.678<0.001总分护理前27.23±3.24 26.98±3.15 0.655 0.513护理后12.38±2.84 15.56±3.14 8.887<0.001

2.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4 周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140)对照组(n=140)t 值P 值睡眠质量护理前14.35±2.41 14.13±2.34 0.775 0.439护理4 周后6.27±1.54 8.15±1.94 8.981<0.001生活质量护理前64.21±4.18 64.39±4.42 0.350 0.727护理4 周后87.38±5.43 82.63±5.25 7.441<0.001

3 讨论

肺癌在我国肿瘤疾病中十分常见,且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无论何种癌症均会让患者产生显著的应激反应或者是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甚至是绝望的消极情绪,患者常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9-10]。目前,临床上主要对肺癌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进行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1]。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干预方案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4 周后,观察组的心境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嘱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通过对躯体肌肉有意识地控制,来矫正患者的紧张和应激反应,训练过程中,人体整个肌肉与功能均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和生理反应,从而提升患者对外界环境、化学治疗等的调整和适应性,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遵医嘱行为[12]。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主要通过纠正患者的思想误区,从而建立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改变,让患者拥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心境状态得以改善[13]。

本研究中,护理4 周后,观察组PFS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认知行为可以让患者的身体系统地收缩和放松,提高患者各种功能的调节能力,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程度,癌因性疲乏状况随之得到有效改善[14-15]。另外,本研究中,护理4 周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6.27±1.54)分低于对照组的(8.15±1.94)分,生活质量评分(87.38±5.43)分高于对照组的(82.63±5.25)分(P均<0.05)。说明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抑郁等负面心理,而认知行为护理通过行为指导,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切实解决患者饮食作息锻炼等实际问题,进而利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提高[16-17]。在孙娜等[18]的研究中,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7.52±2.34)分低于对照组的(11.42±2.50)分,生活质量评分(76.29±3.00)分高于对照组的(65.47±3.57)分(P均<0.05),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认知行为护理用于肺癌化疗患者,可以提高其心境状态,提高其遵医嘱行为,降低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医嘱肺癌化疗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跟踪导练(二)(3)
医嘱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