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视“不”的积极价值

2024-04-27丁佳芊

雨露风 2024年2期
关键词:物喜底气外界

丁佳芊

当别人对自己说“不”时,我们往往心里会骤然升起失落与忧虑等负面情绪,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观点被否定、想法被拒绝、诉求得不到满足、期望得不到正向反馈、事情无法被落实……究其实质是个体的身份认同受阻,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标准。

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定是坏事吗?显然不是,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理性看待别人的“不”。其实,看似否定的事物,往往也潜藏着许多积极的意义。如果将它当作一次警醒,一份重新思考、选择的机会,它是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它会让你重新思考,重新审视问题。

来自他人的“不”,会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加深认知。

书籍《被讨厌的勇气》中提道:“如果你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想法,那么你就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即,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要想获得内心的宁静,就要放下对外界的过度关注、对自己的过分执着。别人拒绝自己,恰好让我们意识到现实世界无法全然如同期待的那样畅行无阻,而是存在着边界与鸿沟。自此,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更丰富,内心也在慢慢变强大。如范仲淹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勿因外界的赞美或否定而内心或喜或悲。

要使自己真正变得坚强成熟,离不开这种自我意识的深化,时刻保持清醒与从容,不害怕收到来自他人的“不”,同时,也不畏惧向他人说出“不”,向自己说出“不”。

我们要有大胆向他人說“不”的底气。

随着身心的成熟、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拥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拒绝别人的底气,敢于承担说“不”的后果,出于理性抑或心底那份对正义与热爱的守护,我们学会建立起自己与外界的那道屏障。作家伍绮诗在小说《无声告白》中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做回真正的自己。”小说主人公莉迪亚打破家人如枷锁般的期待,用生命对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重负说“不”。

我们更要有对自己说“不”的清醒。

人都是自怜的,主观情感上对自我天然的那份偏好,阻碍着我们审慎清醒地看待自身。我们需要培养强大的洞察及自省能力,学会对自己的软弱、拖延、懈怠说“不”,将自己从一个个缺陷的泥淖中拖出来,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从否定自我、坦然正视自我到升华自我。正如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让我们正视“不”的积极价值,在清醒从容中,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并更新自我,创造自我,塑造更健全、独立的人格,推动自身与他人的友好交往。

猜你喜欢

物喜底气外界
企稳的底气
生命需要被欣赏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像朋友一样 :杨烨亭
锐词
心底无私底气足
为政底气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