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河南省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浅析

2024-04-27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胡卓然

河南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水平河南省优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胡卓然

近年,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及快速增长的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形势,河南省要奋勇争先,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抢占新赛道,构筑新高地,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列。

一、河南省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贸易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对于加快新时代河南省发展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拓宽全球视野

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贸易乃至经济发展。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河南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省份之一,出口额位居全国第八,同时,也是农产品消费大省,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力排名居全国第七。在新的形势下,以更开放、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助于拓宽全球视野、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河南省更好更快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和畜牧生产基地,如小麦产量全国第一、油料产量全国第一、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禽蛋产量全国第一、生猪存栏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全国第一等,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兄弟省份或国内同行相比,河南省及其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还存在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中高端品牌不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形成倒逼机制,既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具有更高品质的产品,又可以实现生产和消费共同进步,推动消费升级。

(三)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农产品贸易离不开相应的专业人才,可以说,贸易越繁荣、越活跃,人才需求就越迫切、越巨大。通过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够锻造培养一批精耕农业生产的种养加人才、善于开拓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精通国际贸易规则的数字化跨境电商人才、熟悉供应链的现代物流人才、擅长资本运作的金融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相关领域人才,为发展高水平农产品对外贸易提供坚实有效、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四)有利于凝聚河南力量

大力发展高水平农产品对外贸易,能够更好地优化产业布局、共树河南品牌,加快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市场、信息、人才、金融等要素集成、资源集约、优势集聚,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畅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河南省要在展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责任担当、助力国内经济大船破浪前行、稳定“三农”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树立更好形象。

二、河南省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的优势

发展农产品贸易,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具体行动,又是推动河南经济开放发展的重要抓手。河南省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优势独特,潜力巨大。

(一)政策优势

国家对推进河南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经济的政策支持精准有力。2013 年3 月7 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该实验区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2016年8 月31 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涵盖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三个片区,2017 年4 月1 日该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22 年4 月16 日,中欧班列(中豫号)开通,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自2016 年1 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设立中国(郑州)、中国(洛阳)、中国(南阳)、中国(焦作)、中国(许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对外营商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地理优势

河南省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其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息。同时,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让物流运输更加便利高效,物资和人员流通更加便捷有序。特别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让河南突破内陆制约瓶颈,其中,郑州—卢森堡的客货航线架起了横贯中欧的“空中丝绸之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中欧班列(中豫号)架起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跨境电子商务的制度创新、基地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的“网上丝绸之路”,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面前,展现出抗击外部风险挑战的强大韧劲,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推进内河航运、铁海联运、河海联运建设,加快构建中原通江达海新通道,无缝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并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三)产业优势

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6 年超650 亿kg,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均居全国第二,其中,小麦面积、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经济作物发展迅速,油料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第二,蔬菜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第二,食用菌产量居全国第一,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三。畜牧强省名副其实,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肉、蛋、奶产量分居全国第三、第一、第六,双汇集团肉类生产加工销售全国第一,牧原集团是世界第一生猪养殖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全国领先,生产了全国1/2 的火腿肠、1/3 的方便面、1/4 的馒头、3/5 的汤圆、7/10 的水饺,面制品和肉制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国第一,是全省两个万亿产业之一。预制菜产业异军突出,酸辣粉产业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四)人文优势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和海外华人魂牵梦萦的寻根问祖之地。例如,农业大县、第一人口大县—固始县,自唐宋末年,历史上曾有4 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是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其后裔又从福建省的漳州市、泉州市等地逐渐迁往东南亚国家等世界各地,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又如,洛阳市的洛阳桥、开封市的珠玑巷等,都是海内外众多华人的精神家园。目前,东南亚、美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既是河南省农产品贸易的主要伙伴,也是海外华人集中的地方,可以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把河南省作为世界华人宗祖之根、中华文明之源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根亲优势转化为经贸发展优势。

三、河南省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

统计数据表明,2022 年,河南省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86.6 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出口182.2亿元,同比增长27.6%,进口104.4 亿元,同比增长14.9%。全省前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为蔬菜及食用菌、肉类、干鲜瓜果、茶叶和果蔬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4%,其中,食用菌出口额13.4 亿美元,占全国的1/3,连续7 年位居全国前列。但与开放大省相比,河南省在深度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同质化突出

大多数地方发展的产业都是种植业,人云亦云,甚至出现跟风现象,产业发展路径模式同质化,新兴产业、弯道超车的产业较少,产业链条不够健全,产业集聚度较低,造成产业资源浪费和低水平开发。

(二)链条低端化运行

虽然河南省的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优势突出,能够充分保障本省供应并可以外调出省,但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成本优势。油菜籽类、肉类、奶类产品也都不具有出口优势,出口的多是传统的初级农产品。自主研发、设计、销售的中高端产品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三)全球化影响

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并且持续时间长,导致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到明显冲击,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和供应链体系,严重干扰了国内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许多跨国跨境贸易步伐放缓、阶段性间歇性停滞,甚至出现断崖式下降。

(四)贸易壁垒化冲击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国际经贸关系工具化、武器化,加大出口管制以及进口限制,加之持续的俄乌冲突给欧洲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冲击,直接导致国际经贸环境恶化,市场风险增加,产业发展、转移协作和国际合作受到严重影响。

(五)需求多元化挑战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优质、特色、有机等高端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从国际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我们要积极应对和利用国内外贸易环境的新变化,满足农产品需求结构和品质要求不断升级的新要求,开发更多安全健康的天然化产品、基于合适营养素配方的功能化产品、适应多样消费场景的便捷化产品、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产品,保持特色农产品出口优势,提高重要农产品自给率,降低进出口依存度。

四、河南省发展高水平农产品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和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不利因素,需要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新时代做好农产品贸易的规律性认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产品贸易实现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打造创新链

加强创新驱动和政策引导,广泛运用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强产品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赛道,再造新优势。

(二)延长产业链

以河南省万亿级绿色食品集群建设和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发展壮大优势行业,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打破产品细分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形成跨区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推动更多农产品由初级低档迈向中高端,拉长拉深产业链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头雁效应”。

(三)强化供应链

河南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欧班列(中豫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的效能,巩固贸易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努力进入国际产业供应链,畅通产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循环,着力增强供应链韧性,提高安全水平。

(四)提升价值链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河南省应持续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重点加强蔬菜、食用菌、果品、茶叶、畜禽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品质创新品牌,形成和发展更多新的增长点,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壮大人才链

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河南省围绕培育创新型企业、生产创造性产品、开展创意性营销,通过研发、产品、市场、运营等场景营造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推动产才共生耦合,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维人才矩阵,为高水平农产品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高水平河南省优势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矮的优势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