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公权的劝谏风骨

2024-04-25邱俊霖

美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柳公权学士皇帝

邱俊霖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是唐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和诗人。此外,作为一名唐代官员,柳公权不仅有才,而且还是一名敢于直諫的正直官员。

唐元和十五年(820年),还在夏州节度使李听帐下当幕僚的柳公权从夏州(今属陕西)来到京城长安汇报工作。当时刚刚登基的唐穆宗见了柳公权之后非常高兴,说:“我以前在佛庙里就看到过你的书法,写得可太好了,心心念念地想见你,如今你既然来了就别走了。”便任命他为右拾遗、侍书学士,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皇帝喜欢柳公权的字,可没想到柳公权却是个刺头。有一回,唐穆宗问柳公权:“你的字怎么能写得那么好呀,有什么技巧吗?”柳公权略加思索,然后回答说:“写字的关键是要心术端正,这样运笔就端正,字也就写得好看了。”

本来高高兴兴练字的唐穆宗听了柳公权的话立马沉下了脸,默不作声。柳公权说写字要心术端正,可唐穆宗的荒淫放纵是出了名的,很明显心术是不够端正了。柳公权这话表面在说写字,其实是在劝皇帝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到正事上来。

唐文宗登基后又给柳公权升了官,让他担任中书舍人,充任翰林院写诏书的学士,主要工作是负责起草诏令等,毕竟写得一手好字。但在唐朝,中书舍人这个岗位大多是由皇帝的心腹担任,加上执掌机密,所以位高权重,大部分人都能官至宰相。

唐文宗喜欢柳公权是有原因的,除了写得一手好字,还能作得一手好诗。有一次,柳公权跟着皇帝去未央宫,皇帝忍不住宣布了一件喜讯:“往年,边防将士们的衣物长时间不能按时运达,但今年,我们在春天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听了皇帝的话,柳公权就写了一篇几十个字的小文表示祝贺,皇帝说:“搞这套形式一点新意都没有,老柳作个诗来祝贺朕呐!”

听了皇帝的话,边上的宫女们也赶紧跟着起哄,催促柳公权快作诗。柳公权没有办法,左右来回走了几步,稍作思考,就把诗给作了出来:“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应制贺边军支春衣》)这诗不仅切题而且精练优美,唐文宗听了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想曹植当年也得七步才能作出一首诗,没想到爱卿作诗竟然只需要三步,有爱卿这样的人才真是大唐之幸呀!”原来,柳公权思索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在盯着他的脚步了:前后一共走了三步,是为“三步诗”。

还有一年夏天,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国家大事,天气实在太热,大家都汗流浃背,但唐文宗却想表示一下自己的与众不同,说了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夏日联句》)人们都苦于夏天的炎热,我偏偏喜欢夏天。说完还让在场的大臣们对,柳公权也对了两句:“薰风自南来,殿阁生余凉。”不仅词美意足,还阐述了皇帝喜欢夏天的原因。

当时其他大臣也对了一些,但唐文宗就喜欢柳公权的这两句,还特意让柳公权写在宫殿的墙壁上,一边看还一边赞叹:“就是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也超不过老柳呀!”皇帝如此喜欢柳公权,他的职场生涯理应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可柳公权在职场生涯中还降过职。

前面就提到过,柳公权曾经给唐穆宗泼过冷水。对于唐文宗,他也是照旧,常常跟唐文宗唱反调,让领导和同事们感到很扫兴。有一回,皇帝和当朝的六位学士在便殿开会,聊着聊着突然就聊到了汉朝的汉文帝,唐文宗不由得称赞道:“汉文帝真是一位明君呀,尤其是他那谦恭节俭的精神更是值得后世君王学习啊!”

说完上半句,唐文宗又举起他自己的龙袍袖子,抬头对身边的学士们说道:“朕这件衣服也已经洗过三次了。”在场的大臣们纷纷不由得赞颂道:“皇上真不愧是尧舜之君,大有昔日汉文帝的风范,更是臣等楷模呀!”

唐文宗听了非常开心,微笑着望了望这几位下属,突然发现柳公权一个人面无表情地站在旁边一声不吭,文宗的笑容不由得消失了:这柳公权怎么也不来赞颂一下或者表达一下自己对皇帝的仰慕之情呢?于是又将嘴角微微扬起,问道:“老柳呀,你咋一个人闷闷不乐地站着呢,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

柳公权听到皇帝在点自己的名,就平静地回答说:“皇上平时应当多提拔提拔那些工作能力强的贤臣,罢免那些既没才能人品也不咋样的人,同时还得多听听底下臣子们的劝谏,多采纳臣子们的意见建议,如果赏罚再分明些就完美了。至于洗过的衣服再穿,这不理所应当吗,而且对一国之君来说,洗衣穿衣这种小节对国家治理来说用处不大,有啥炫耀的。”皇帝一听,脸就沉了下来,但是又碍于面子,不太好多说。

不过,柳公权倒是没有退缩的意思,反而在和皇帝“唱反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一天,柳公权和另一位大臣周墀一起去见唐文宗,几个人一起在评论政事的得失,周墀比较温和,皇帝说什么他都点个赞,到了柳公权这儿,他完全不给皇帝面子,觉得皇帝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直接说了出来,完全不迎合皇帝的喜恶和感受,一旁的周墀惴惴不安,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但柳公权越说越起劲,而且滔滔不绝,相当镇定,一点儿都没有慌张。

大家一同听着柳公权“指点江山”,等他说完之后都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唐文宗缓过了劲儿,然后慢吞吞地对他说:“爱卿呐,你真是有诤谏臣子的风范呀,朕看当中书舍人不能将你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要不你还是委屈一下,去当个谏议大夫吧,朕看这个岗位更加适合你,你一定能在新岗位上取得更加出色的业绩。”

就这样,柳公权从中书舍人降了职,但仍任学士,掌管诏书的书写,毕竟不能浪费了这一手好字。当然了,唐文宗并不是真心想降了柳公权的职,而是柳公权的确适合谏议的岗位,皇帝也想让柳公权从此能够更加名正言顺地来鞭策自己。

过了几年,柳公权调任工部侍郎。有一天进宫汇报工作,唐文宗问柳公权:“最近外边有什么新鲜的新闻吗?”柳公权听皇帝发问,就跟他说:“最近外面流传着许多与郭旼有关的小新闻,说他能当上邠宁节度使是拍了领导马屁。”唐文宗听了,疑惑地说:“郭旼是太皇太后的叔叔,在工作上也没有犯过错误,由金吾卫将军转任邠宁节度使,也不算什么大的调动,为啥还有这么多人议论呢?”

柳公权说:“以郭旼的工作能力和人品修养,担任个节度使完全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重点是郭旼曾把两个女儿献给了宫里,所以才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不知这可是真的?”唐文宗听了之后,连刚喝进嘴里的茶水都给喷了出来,赶紧解释:“他两个女儿是进宫来看望太后的,这是探亲,不是进献!”

柳公权说:“古人说走在瓜地里就别弯腰提鞋子,走在李子树下就别伸手整理帽子,要不然就得给人怀疑想要偷瓜摘李。如今正赶上郭旼到新岗位上赴任的特殊时期,他的两个女儿却进入了宫里,咱们自然知道他是正常转岗,可下面那些个老百姓或者基层官吏们怎么知道呢?”听了柳公权的话,文宗立即派人将郭旼的两个女儿送回了家。

柳公权劝谏皇帝应该是很频繁的,这三件典型事例是史书所记录的,但《旧唐书》里赞叹柳公权时说道:“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新唐书》里也点赞说:“其忠益多类此。”也就是说柳公权这样忠义直言、匡正补益的例子还有很多,都和以上几个例子类似。

后世曾用“柳骨”来形容柳公权的字:挺劲有力,尤其是骨力遒劲。柳公权为官就和他的字一样有风骨,所以才敢多次直言不讳地冒死进谏。后来的柳公权在职场上也是经历了几次沉浮,最后官至太子太保,还被封为了河东郡公,八十多岁才退休。

猜你喜欢

柳公权学士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瓦学士
皇帝怎么吃
《宋史·宰辅表一》校正一则
柳公权戒骄成名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柳公权拜师
柳公权戒骄
职业教育瞄准“学士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