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4-04-24闵国凤刘玉彩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性状

闵国凤 刘玉彩

摘 要:通过系统的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深入剖析了各参试品种的生育特征和产量表现,广8优35在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方面均呈现出卓越的表现,而顺两优黑占显示相对较低的产量水平,这种对比直观地揭示了不同品种的优劣之处。通过对生长过程、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深入比较,揭示了各品种在关键时期的生育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信息,广8优35在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等方面表现出色,直接贡献了其优越的产量,顺两优黑占在这些关键性状上相对较低,影响了其整体产量水平。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生长期观察;性状;产量比较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03

新品种的引进是推动水稻生产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引入具有抗病性、高产性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可以增加农田的生产潜力,比较试验是评估不同水稻品种适应性和产量表现的重要手段,这些试验可以帮助农业科学家和农民更好地了解各品种在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1 水稻育种现状

1.1 水稻育种现状

水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和特性,这不仅表现在植株的形态结构上,更体现在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产量的差异性方面。从传统的水稻到现代改良的杂交品种,每种水稻都在自身的领域中展现出独特的姿态,传统品种对一些特定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着相对较好的适应性,但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则较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过改良的现代水稻品种,其植株更为粗壮,生长更为迅猛,产量更为可观。然而,这种改良往往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特定肥料的过度依赖和对某些病虫害的较弱抵抗能力[1]。新品种研发在当前农业体系中显得尤为关键,需要更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应对气候变化、土壤质量不断波动等的挑战。这种研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更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新品种的研发不仅关乎单一的产量数据,更需要综合考虑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对农业生产系统的适应性及对粮食安全的贡献[2]。

1.2 新品种研发的重要性

新品种研发的重要性涵盖多个维度,迎合了时代的农业转型和粮食安全的全球性考量。在追溯新品种研发的深层次根源时,其核心理念不仅在于提升单一品种的某一方面特性,更在于追求全面升级,塑造具备多重优势的新型水稻,这种全面升级包括但不限于提高产量、改善抗病性、适应更广泛的生长环境等方面。因此,新品种研发融汇了基因工程、生态学、气象学等学科的精华[3]。当深入剖析新品种研发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时,不难发现其不仅是一场技术上的飞跃,更是一次农业生态系统的战略优化,这种优化在于打破传统对单一产量的追逐,而是更注重在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上取得平衡,新品种研发追求高产的同时,还需关注对土壤、水资源等农田生态系统的友好性,确保长期农业可持续性的实现。当前,新品种研发也逐渐从孤立的实验室研究走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为品种改良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从基因层面到环境互动的多层面数据,为新品种的诞生提供了更为准确和智能的指引[4]。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此次试验选址于修文县龙场街道朝阳村,选用了当地村民蒋正林家的责任田作为试验地,为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试验地所在的朝阳村,位于修文县的沙土组,其海拔达到1 150 m,呈现出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这种高海拔的特点使得试验地的气候独具一格,年均气温维持在15.8 ℃左右,年均降雨量达到1 178 mm,无霜期长达280 d,这样的气候条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时间窗口,也为试验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收集期。

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肥力属于中等水平,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环境,地势平坦的特点使得水稻生长更为顺利,排灌方便则为试验提供了便捷的操作条件。试验地为前作冬闲田,这意味着试验的前一季度土地处于休耕状态,有利于新品种的生根和生长。在试验设计中实验场地的选择不仅考虑了地理和气象因素,还关注了土壤质量和前期农田管理状况,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实用性,试验地的综合条件为新品种的比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试验后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提供了丰富的实际依据。

2.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有12个,分别为广8优35、锦成优808、黔优35、泰丰优79、露优330、珍野优23、明优127、泰优553、旱优73、旱优78、黔优1130、顺两优黑占。所有这些参试品种均由贵州省种子管理站提供,保证了试验材料的统一性和可靠性,为试验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基础,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品种选择建议。试验的参与品种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比较它们在相同環境下的表现,将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优越性,为今后水稻的育种和推广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2.3 栽培管理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是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中的2个关键环节,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作用,此试验共设12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有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0 m2(5 m×4 m),每小区的株行距为0.22 m×0.27 m,栽336丛,每丛插2株,形成了种植密度为11 228丛/667 m2的布局,为了方便管理每个小区间及重复间设置了0.5 m的走道,试验田四周还设置了4行保护行,以提高试验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试验采用旱育秧育苗移栽技术,为有效防治稻瘟病,5月26日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和碧护的混合液喷施,在试验田深耕翻耙的同时施用三元复合肥(15∶15∶15)和18%过磷酸酸钙作基肥,6月1日移栽,6月7日进行分蘖肥的施用,使用了尿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进行撒施。试验中的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6月25日用12%甲维·虫螨腈乳油喷施,以防治稻水象甲;7月5日使用35%氯虫苯甲酰胺和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混合液防治抗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7月29日进行穗肥的施用,使用尿素和氯化钾的撒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各品种的生育进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收获时,从各小区中随机抽样5丛,对经济性状进行考察,同时进行室内考种,每个小区进行单独的收获,同时计算产量,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方差分析,以得出各小区的产量差异。

3 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比较

3.1 生育期比较

深入观察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生育期数据,各参试品种在播种到移栽期的生育期长短存在明显的差异(163~171 d),这种生育期的差异是品种间生长速度和发育节奏的显著体现,泰优553以其短达163 d的生育期脱颖而出,黔优35生育期最长为171 d。各品种在分蘖、抽穗、灌浆、成熟等各阶段的生育期差异逐渐显现,呈现出生长过程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时间差异可能对水稻的籽粒充实度和最终产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抽穗期至成熟期这一关键时段,不同品种可能经历着不同的生理和生态过程,这直接关系到最终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这种时序上的生育期变化导致每个品种的生长轨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一些品种可能在某一特定阶段的发育速度更快,而另一些品种可能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更长的生育期,这种多样性由于品种之间基因型、生态适应性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

3.2 农艺性状的比较

在株高和穗长方面各参试品种的株高在92.4~110.5 cm,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旱优78展现出最高的株高,顺两优黑占则相对较矮。株高是植株整体生长的重要指标,旱优78可能在植株生长发育方面表现出色,而顺两优黑占可能对高度的适应性较差。此外穗长方面,明优127表现为最长,而顺两优黑占则最短,穗长的差异可能与品种的遗传特性及生长环境等因素相关。在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方面珍野优23表现出最高的有效穗数,廣8优35紧随其后,而顺两优黑占的有效穗数相对较低,有效穗数是直接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珍野优23在分蘖和穗形成方面具有较好的性状,广8优35在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出众,这直接导致了其高理论产量,而顺两优黑占在这2个指标上相对较低,可能与其生育期较短等因素有关。在千粒重方面各参试品种的表现差异较为明显,黔优35的千粒重最高,而珍野优23的千粒重最轻,千粒重是评估水稻籽粒大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水稻的商业价值,黔优35可能在籽粒充实度上具有较好的性状,而珍野优23可能受到某些生长因素的影响,导致千粒重较轻(表2)。

4 产量性状的比较

各参试品种的单产为554.5~836.1 kg/667 m2,广8优35以836.1 kg/667 m2的产量高,而顺两优黑占的产量最低,为554.5 kg/667 m2,相对较为谦逊,反映了品种间遗传特性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也为农民在种植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表3)。

除对平均产量和折合产量的比较外,还需关注小区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深入分析各小区的产量数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品种在不同小区的适应性和表现差异,结果表明:F值为73.01,P值远小于常见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品种间产量的差异极显著,这意味着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有显著差别,广8优35的产量表现最好,而顺两优黑占的产量表现最差,该数据表明对实际种植中的区域选择和管理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不同小区中选择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稻的生产潜力,提高整体产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可伟,朱正康,刘颖斐,等.宜兴市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2(1):33-35.

[2] 刘宇飞,张雪莲,白建锋,等.鄂北岗地水稻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3):100-103.

[3] 肖群英,张天术,杨迎春,等.2022年武陵山区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3(5):79-82.

[4] 马晓春,张俊江,范凌,等.2019—2020年华南稻区晚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94-99.

猜你喜欢

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面楂性状特征及丰产栽培技术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月季引选育材料的性状观测分析
基于SNP芯片技术对猪性状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改进
围封禁牧对退化草原土壤性状的影响
北疆早熟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