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优化的对策

2024-04-22袁双龙郭峰

传播与版权 2024年7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困境新媒体

袁双龙 郭峰

[摘要]为了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适应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和学习需求,增强思政教育的先进性与实效性,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信念,高校将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文章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逻辑和困境溯源,从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等维度探究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全面融合的对策,以期全方位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助力高校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困境;对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广泛普及,高校正式启动思政课VR虚拟教学中心建设,旨在通过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突破制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困境[1]。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的工程,如何在思政课理论施教与实践教学中有效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与优势,是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等育人主体在协同联动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究。

一、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逻辑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体验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新媒体信息资源构建富有爱国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气息的虚拟现实场景,将单一性和扁平化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兼具生动性和立体化的理论表达,依据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和学习需求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为沉浸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的实施夯实基础[2]。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赋能下,学生可以通过VR头盔、交互手柄等设备进入虚拟世界,开展思政课学习,获取新媒体场域中丰富而优质的学习资源,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充分领会思政理论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多维感知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赋能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维度的感知体验[3]。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和抽象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厌学情绪[4]。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多模态教育教学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在虚拟现实情境中进行“全觉”互动,综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重感官,让学生在充满科技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完善思政理论知识体系,深度而全面地内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时空再现有益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新媒体与高等教育不断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被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施教,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揮着难以替代的作用[5]。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事件和红色故事情景、仿造革命遗址与红色纪念馆,将远方的事物和过去的事情“搬”到学生面前[6],如将井冈山红色遗址、西柏坡会议旧址等制作成虚拟展馆,指导学生不受时空制约地开展思政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溯源

(一)新媒体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教学内容单一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入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依据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特性和应用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借助新媒体信息资源将兼具时效性和丰富性的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过程[7]。然而,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尚未能在新媒体场域挖掘更多优质的思政教学素材,未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以符合大学生思想诉求和学习需求的形式进行呈现,而是将现有的教材内容和教案素材直接搬运到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育人成效,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和全面改革。

(二)新媒体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教学手段滞后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建设虚拟现实教学体系的主力军,其媒介素养和技术能力决定了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实效性[8]。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要想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全面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要全面提升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有效掌握多种新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仍固守传统、滞后的教学方法,无法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教学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虚拟现实技术特性与功能的充分发挥,导致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流于形式,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亟须提升创新改革意识和媒介素养,拓展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时空维度,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9]。

(三)新媒体渠道运用不全面导致教学实践固化

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技术能力,还要提升全面利用新媒体渠道增强实践活动效能和协调育人主体的能力,从而有效整合社会公益性机构、文化部门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数字化信息和育人资源[10]。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践行“课程思政”和“大思政”理念的育人意识不足,忽视育人主体协同联动的重要性,尚未借助新媒体打通线上协同育人交互通道,未能有效形成育人合力,使得育人主体与利益相关者缺乏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与途径,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的可视化场景和体验式情境缺乏信息资源支持,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缺乏基础支撑,不利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拓展与创新。

三、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优化的对策

(一)深化协作共建模式,丰富虚拟现实教学资源

要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面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渠道、信息资源及功能特性提升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夯实基础。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平台渠道深化协作共建模式,依托“校际联合”育人机制与其他高校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发、分工制作思政课虚拟现实教学情境,共享优质的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并通过融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更加丰富的虚拟现实场景,获取兼具时效性和多元化的思政知识[11]。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充分借助“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依托新媒体打通线上协同育人交互通道,增强思政与历史、文化、软件等相关专业学科的协同配合,获取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资源支持,共享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场地和设备,全面构建兼具思政性、人文性和专业性的虚拟现实教学体系,使学生完善综合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12]。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依托新媒体的交互性增强社会各领域的协同配合,整合“思政+行业”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借助各行业提供的前沿信息和技术流程使学生在虚拟现实情境中掌握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培养兼具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提升教师技术素养,创新虚拟现实教学手段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要素和关键主体,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决定虚拟现实教学模式成效的关键因素。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虚拟现实技术操作能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实施“现实+虚拟”混合式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话语权威的同时全面阐述思政内容,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使学生加强对专业化、抽象化思政知识的理解,完善思政知识体系[13]。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特征,以思政知识为主题,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现实场景,使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资源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交流等交互式学习,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思政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14]。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超现实教学,将数字化影音素材和案例材料融入虚拟现实情境,突破思政教学的时空壁垒,以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新媒体在线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思政知识在线学习。

(三)推进线上线下结合,拓展虚拟现实教学实践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验证并内化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提升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关键措施。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采用新媒体“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创设“虚拟+现实”的实践教学方法。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思考如何将思政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实践中,筑牢学生求真、务实的实践理念。其次,高校思政评教师要利用新媒体信息资源和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思政实践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发挥思政课教学的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功能,增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文化自信[15]。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红色互动游戏”,使学生在虚拟空间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思政实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成效。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等育人主体要全面理解并精准把握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与内涵,实施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优化的对策,使思政课的理论施教与实践教学更加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诉求与学习需求,全面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为国家与社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信.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报业,2023(20):91-93.

[2]田天圓.高校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发展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3(17):48-50.

[3]吴国林,黎杰松.VR技术嵌入思政课教学:应用优势、现实境遇与实践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08):109-115.

[4]张冉妮.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具身化策略:理论缘起、虚拟仿真实践与未来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08):103-108.

[5]何敬,吴燕萍,程强.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2):159-161.

[6]肖银洁,吕宏山.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应用价值与实践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02):98-103.

[7]陈琳.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理论框架与实践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04):121-127.

[8]黄闪闪,李骄旭.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探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03):4-7.

[9]彭俊彦.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2(24):114-115.

[10]瑞英.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22(20):86-87.

[11]芦智龙,文道群.新媒体时代思政教学诊断与改进方式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03):76-78.

[12]包丽颖.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32-34.

[13]卢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1(04):79-84.

[14]李群.“浸入”真实:影像内容新媒体化生存的路径转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1):105-109.

[15]张晋.通过“微思政”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27-29.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困境新媒体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