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4-04-22刘凯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美的色彩

教师在美术课上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时,需要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艺术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并在欣赏和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借鉴优秀的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和教法等,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引导学生发现美,对美的元素有初步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画廊、公园等地方,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文化气息和艺术形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美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如在《多彩的学习生活》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发现造型方面的美之元素,一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参观美术馆、公园等地方,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例如建筑、自然景观等,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美。二是引导学生理解造型元素: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造型元素的概念,例如线条、形状、色彩、纹理等,让学生了解美的基本构成要素。教师可以运用各种造型工具,如画笔、颜料、剪贴等,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发现造型方面的美的元素。三是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教学,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例如素描、水彩、油画等,让学生在掌握技巧的过程中发现美的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欣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造型方面的美的元素。

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其艺术价值

教师帮助学生欣赏美的艺术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让学生了解艺术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作品之间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如在《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引导学生欣赏美:一是建立感性认识:在引导学生欣赏美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对美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片或艺术品等,来让学生感受美的魅力。二是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件作品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件作品与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等问题。三是注重细节:在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细节。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细节,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如《最后的晚餐》的美术作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创作于15世纪60年代。这幅畫作描绘了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上共进晚餐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包括画面中的耶稣坐在桌子中央,身体微微向前倾斜,似乎正在与他的门徒交流;门徒们的表情和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惊恐万状、有的惊讶不已、有的若有所思;桌子上的餐具和饮料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品位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内涵,包括画面中的耶稣和门徒的表情和姿态,表现出作者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耶稣与门徒之间的交流,暗示了人类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画面的背景和色彩运用,呈现出作者对信仰和宗教生活的理解和关注;画面中的细节和装饰,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艺术审美的追求。四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如《寒江独钓》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寒江独钓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感受作品的氛围和主题。可以通过音频、文字等方式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可以利用动画、模拟等形式演示画面中的细节和元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作品。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造沉浸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作品。五是引导比较:教师可以将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如比较《听琴》与《沉思》的美术作品,都是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其从中了解美术的多样性和特点,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首先,两幅作品的主题不同。《听琴》描绘了一名姿态优美的女子坐在古琴前,在山水之间静静地弹奏。而《沉思》则是一幅肖像画,描绘了一个戴着官帽的男子低头沉思,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其次,两幅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听琴》采用了写意的表现手法,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给人以空灵、悠远的感觉。而《沉思》则采用了工笔的表现手法,注重表现人物的面部细节和表情,给人以深刻、内敛的印象。最后,两幅作品的文化意义不同。《听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情感、追求精神自由的特点。而《沉思》则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思考、强调自我反思的特点。

引导学生表达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对美的看法,围绕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让学生对美的元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美的画面。除此之外,教师提供学生表达美的机会,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将其作为表现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载体。

如在《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表达美,一是加强交流,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了解不同的学习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你认为自然与生命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在美术创作中,你如何运用自然元素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你认为艺术家应该如何平衡个人表达和自然和谐”“在你看来,生命与自然的交融应该如何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等问题,了解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见解,如有的学生认为,艺术作品应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强调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一种很美的境界,艺术家应该通过作品表达出这种境界。有的学生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反映自然的规律和秩序,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的奥秘。强调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艺术家应该通过作品展示这种规律。有的学生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让生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繁衍。强调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环境保护的核心概念之一,艺术家应该通过作品传达这种理念。由此可见,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主题,发表诸多不同的学习见解,反映了学生对艺术、自然和生命的不同理解和思考,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灵感。二是围绕本课促进学生表达美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以自然为主题,表现出生命的力量和美丽。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中的美妙之处。如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自然景色、花草树木等,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为了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生物课或课外参观等方式,使其了解不同种类的生物及其特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如用颜料、画笔、画板等工具来创作画作;可以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在创作画作的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和技巧来创作作品。如使用颜料、蜡笔、粉笔、泥土等材料,以及不同的切割、打磨、涂漆等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细节,如花卉、树木、动物等,以及自然环境中的光影、气氛等,使其更好地理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并要求学生注重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粗细等方面,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品质。通过主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创造美,拓展审美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美,如布置一些手工制作、摄影、设计等作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技能和创意,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技术能力。

如在《我为校园添色彩》的教学中,一是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创造美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同时也需要增添色彩。接着,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为校园增添色彩。这个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寻找一个角落,然后用自己手头的颜料、画笔等材料,为这个角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场景。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保证学生的作品能够持久保存;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或材料。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创造美的乐趣,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这也是一种让学生放松心情的方式,能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布置学习任务。在任务背景方面,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时,也为校园环境增添色彩,营造更加美丽的校园氛围。在任务目标方面,包括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对情感的影响;掌握基本的色彩运用技巧;通过创作艺术作品为校园添色彩等。在任务过程方面,教师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在知识讲解的环节,介绍色彩对情感的影响,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蓝色代表沉静、冷靜;绿色代表和谐、自然等。同时,介绍基本的色彩运用技巧,如色彩的搭配、对比、平衡等。教师在创作环节给学生分发颜料和画纸,让学生自由创作一幅艺术作品,可以选择绘画、雕塑、装置等形式,作品需体现对色彩的运用和创意。教师在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讨论。在任务评价方面,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创作成果,评估学生对色彩运用的掌握程度和创新程度;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造美的比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造美的比赛,如绘画比赛、雕塑比赛、摄影比赛等。这些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表现形式。学生在比赛中通过自己的作品为校园添色彩,让校园更加美丽和宜人。如学生可以用绘画作品来描绘校园的美景和自然风光,或者用雕塑作品来表现校园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舞蹈演出等,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为校园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由此可见,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造美的比赛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美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吸收内化和产出性应用。

教师在课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欣赏美和创造美等学习过程,还需运用讨论和实践等教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紧跟教学进度,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尽快落地。

作者简介:

刘凯,男,甘肃庆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化学校。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美的色彩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