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策略

2024-04-21福建省南平市东山小学附属梅山幼稚园张郑沁

家长 2024年7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教师绘本

□福建省南平市东山小学附属梅山幼稚园 张郑沁

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自绘本阅读传入我国以来,绘本阅读教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关键组成内容。然而,目前仍然有诸多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深入剖析了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改善对策,包括提高教师对绘本的认知、提升教师绘本选择能力、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组织指导以及开展绘本阅读延伸教学。

教育部印发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向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以阅读和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研究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策略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绘本阅读指导的内涵

绘本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现实需求,以幼儿绘本作为基本载体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绘本阅读教学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以及计划性,需要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促使幼儿自发欣赏和观察绘本的内容,体悟绘本中的情感与内涵,进而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

(二)绘本阅读指导的重要性

作为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文学读物,绘本凭借精美的画面和有趣的文字,不仅能够满足幼儿智力发展需求,而且能够切实促进幼儿非智力综合素养发展,包括情感、意志等方面。作为精心制作的图文合奏书籍,幼儿绘本具有语言简练优美、情节趣味性强的特点,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增强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指导的实效性,提升绘本阅读教学能力,促使大班幼儿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引导其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指导基本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由皮亚杰首次提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0-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7-12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12 岁以后则属于形式运算阶段。按照认知发展理论,大班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中后期,因此其更偏向于通过直观事物形象开展思维活动,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而绘本的内容则正好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能够促使幼儿认知阶段升维,对于增加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想象力以及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得到广泛普及。

这种理论充分证明了在幼儿时期学习绘本读物,进行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也成为各地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时应该关注的内容。只有充分掌握幼儿认知发展阶段,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幼儿得到恰到好处的指导。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内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各类智能之间既独立又融合。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绘本阅读提供了指导,各地幼儿园只有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智力提高方案,才能保证幼儿得到更好发展,继而实现幼儿各种智力的全面提高。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幼儿切实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提升幼儿逻辑——数学智能水平、视觉——空间智能水平以及内省智能水平有着显著作用。例如,幼儿通过绘本阅读更为充分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自身行为,促进其内省智能发展。

三、在幼儿绘本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近些年幼儿绘本阅读工作已经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各地幼儿园中。然而,部分幼儿园教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做好幼儿绘本阅读指导,还有部分幼儿园忽视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敷衍了事。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绘本阅读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相关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绘本的认知存在偏差

一方面,大多数教师肯定了大班幼儿绘本的价值和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并且认为绘本相较于其他儿童读物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仍有一部分教师对于大班幼儿绘本的认知存在偏差,单纯地认为绘本属于给文字配有相应图片的读物,部分教师则认为绘本中的文字可有可无,这表明这些幼儿教师缺乏对绘本图文关系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只有一些教师对于大班幼儿绘本结构缺乏正确的认知。由此可知,部分教师对于绘本的结构组成缺乏深度理解,仅了解绘本的部分组成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片面性。

(二)部分教师欠缺绘本选择能力

部分教师在选择大班幼儿绘本时,对于绘本本身质量的考虑较少。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得知,虽然幼儿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按照幼儿当前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选择,但是,在实际选择绘本时,缺乏对幼儿年龄阶段特点的匹配性确认能力。幼儿绘本的实际作用在于通过图文合奏的形式促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领会绘本的精神内涵。然而,部分教师对于大班幼儿绘本的选择,存在错误的认知,仅将绘本视为绘有图片的插画书或者促进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读物,忽视了幼儿绘本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缺乏对大班幼儿绘本的全面认知。

同时,绘本主题丰富多样,不同主题的绘本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对于幼儿自身综合发展也表现出差异化的影响。因此,绘本选择应当全面考虑幼儿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根据幼儿当前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绘本主题,促使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然而,一些幼儿教师在选择绘本时,更偏向于亲情、友情和品德培养方面,对于其他主题绘本则选择较少。

(三)绘本阅读教学组织僵化

在开展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法、提问法和讲述法,其次则是融合游戏进行教学。根据实际观察发现,在进行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通常会以观察法和提问法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图画和文字,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表述自己所看到的情境。例如,在《开车去兜风》绘本阅读教学时,幼儿教师会向幼儿提问“他们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让大班幼儿仔细观察图文,在理解后做出回答。在《小猪变形计》绘本阅读教学时,幼儿教师会提问“小猪遇到了谁”“小猪想到了什么办法”,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提问法和观察法的结合在前期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但是长此以往很多幼儿会表现得心不在焉,对于教师的提问置若罔闻,不利于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长期有效开展。

(四)绘本阅读教学延伸不足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得知,部分教师认为课堂绘本阅读教学结束时,大多数幼儿已经心不在焉,因此认为是否开展阅读延伸无关紧要。例如,在《小猪变形计》绘本阅读教学结束后,相关教师表示本次课堂教学已经完成了该绘本内容的讲述,无需开展延伸阅读。实际上,《小猪变形计》内容诙谐幽默,具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开展延伸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广度,然而教师却仅仅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进行了简单的寓意讲解和总结,缺乏开展延伸阅读。

四、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指导改善对策

(一)提高教师对绘本的认知

改善幼儿教师对绘本、绘本阅读教学的认知,对于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提高自身、联系家长、增强实践等层面群策群力,真正加深教师自己对绘本的认识,继而更好地服务幼儿群体。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自身绘本阅读积累的方式,提高自身对绘本阅读教学的认知程度。进一步了解绘本的概念及历史,完整阅读绘本内容,了解各类主题的经典大班幼儿绘本。只有教师自身熟悉幼儿绘本内容,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绘本的内涵。

其次,幼儿教师应当同家长紧密联结起来,家园一体。幼儿园则应当定期开展大班幼儿绘本教学的专题教研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教师开展大班幼儿绘本集体备课,并组织幼儿教师对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加以研讨,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绘本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的认知。

最后,幼儿园应当增加教师学习观摩的课堂实践机会,包括采取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一课三研等形式,促使幼儿教师借鉴与学习相关优秀教学经验,增强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成效。

(二)提升教师绘本选择能力

对于绘本的选择,教师应该基于认知发展理论,以大班幼儿认知发展所处水平阶段作为主要参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绘本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要关注绘本本身质量以及幼儿自身发展。

一方面,教师应着重关注绘本本身质量。教师应关注绘本图文合奏效果,构思是否巧妙、情境是否有趣以及绘本的艺术性,为幼儿挑选高质量的绘本,确保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专注阅读,激发其自主能动性。

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幼儿自身发展。首先,教师应综合考虑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选择最为贴合本园大班幼儿的绘本,确保绘本阅读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选择图片信息更为丰富的绘本,更好地适应处于前运算阶段中后期的大班幼儿的特性。

(三)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组织指导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各类智能之间既独立又融合。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其各项智能均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指导时应当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激活和提升其各项智能。

一方面,幼儿教师应丰富大班幼儿绘本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关注纸质绘本阅读,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培养大班幼儿的绘本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在观察法、提问法、朗读法的基础上增加游戏法和探究讨论法的应用,促使幼儿自发性地进行绘本阅读以及再阅读,引导幼儿在游戏和自主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绘本的寓意和内涵。

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自主阅读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大班幼儿对绘本进行初步阅读,树立自身对绘本内容的初步感知。其次,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以及绘本内容重现,进而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交流,提升绘本阅读的能力,切实激发幼儿的自主阅读兴趣。

(四)开展绘本阅读延伸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绘本阅读延伸互动的重要意义,以延伸阅读作为课堂绘本阅读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聚焦点,进一步提高绘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应当合理地设计大班幼儿绘本阅读延伸活动。例如,教师在选择延伸活动形式时,应当仔细思考其与绘本的内容匹配度,帮助幼儿深化理解绘本内容,并且加强大班幼儿对绘本内容的记忆性。例如,《开车去兜风》内容风趣、画面精美、色彩丰富而柔和,教师可以结合家园共育原则,与家长共同开展联合教育,让幼儿在大自然中领略美好的景色,促使幼儿获得全面的深度体验。

五、结语

绘本阅读在大班幼儿日常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绘本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与图画,让幼儿通过阅读或聆听的方式耳濡目染地了解到相关的生活常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是提升幼儿全面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因此,文章提出了改善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包括改善教师对绘本的认知、提升教师绘本选择能力、优化绘本阅读教学组织实施、科学开展绘本阅读延伸教学,对于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关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对于大班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希望本文所做研究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质量,为推动幼儿绘本阅读教育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教师绘本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