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资本逻辑到劳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转型与超越

2024-04-21李岁月

邓小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

李岁月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劳动逻辑;资本逻辑;劳动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 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现有研究多是围绕其本质内涵、世界意义、中西现代化对比等方面的研究①,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历史观、民主观、生态观、劳动观等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和阐释。劳动作为人的本质规定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内涵的重要维度。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条件下,坚持劳动原则全面推动人与人平等共享、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仅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拓展了路径选择。

一、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困境

“一部世界现代化史几乎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史,现代化理论光谱折射出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② 作为世界历史范畴的“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最早起源于西方,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在话语权上占据了先发制人的优势,以至于人们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资本主义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世界市场,从而民族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开启资本主义新文明,“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但同时马克思也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缺陷,由于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矛盾和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文明性危机日益凸显,形成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贬值、社会阶层固化与贫富两极分化、生产无限扩大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尖锐矛盾对立等等。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无法调和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文明样态,不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唯一模板和道路。

(一)物的世界增值与人的世界贬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发挥的革命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④。但是,它却使得“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①。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②。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专业化分工愈细,工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越低,他们“都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欲所奴役;……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③。劳动者可能在某一个生产环节成为熟练工种,但是他会被这种永无止境、反复单调的机械过程“ 夺去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④,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沦为“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⑤的工具。

资本增殖逻辑统摄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一面是“经济理性的膨胀”,一面是“人文精神的流放”和普遍的“存在主义的焦虑”,人自身不断被资本裹挟的低俗文化所“入侵”和“殖民”,逐步沦为资本增值的工具和消费主义的机器,自我批判意识消失殆尽, 对资本意志“ 麻木认同”, 人类陷入了“ 生存的困境” 和“意义的危机”,成为只有依靠消费才能感知自身的单向度的存在。⑥ 精神异化的现象背后是劳动异化,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以劳动为逻辑起点展开资本主义批判,劳动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人将自己的目的纳入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期实现自然界为自身服务的目的。其中,对象性活动是对劳动的一种最简单的本质抽象规定。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象化成为物化,物化进一步发展为异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物却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自身,工人越是辛勤劳动,这个异己的控制其自身的外部世界愈是强大,工人自身的内部世界愈贫乏,他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⑦。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身的对立,作为劳动者主体的人自身失去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自由。只有克服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工人才能通过劳动彰显自身主体性和价值并感到幸福。

(二)社会阶层固化与贫富两极分化

马克思指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①全球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然而以西方发达国家為主导的全球化通过制定“游戏规则”,“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家间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交换获取巨额利润。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资本国际大循环,使之成为西方资本的积累对象。经济全球化,即资本国际大循环中的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是造成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贫富分化与南北差距的根本原因,如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了贫困的泥潭”②。这种全球化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西方国家内部也出现社会阶层固化与贫富两极分化问题。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是无法打破贫富两极分化的魔咒的。他指出:“生产资本的迅速增长,会引起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同样迅速的增长。所以,即使工人得到的享受增加了,但是,与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相比,与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③ 在智能化、信息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驱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经济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却是相对贫困人口的增加与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攀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现代化进程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方面,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贫困阶层陷入困境,“新工人阶级到特权阶级的向上流动非常少,而从上层向下层的流动也非常少。随着有意义的社会流动性的消失,上层的特权和下层的贫困就会冻结,永久地凝固,而很少有人处于中间”④。另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造就大批数字巨头,“数字时代的新技术叠加金融资本之后,以新兴科技巨头为核心的各类数字平台,通过对互联网某一领域的垄断,获得了超高额的利润。在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平台对财富形成‘虹吸效应,这大大加快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度,并放大了当前财富分配机制的缺陷,使各阶层之间的财富鸿沟越来越深”⑤。显然,数字资本主义的劳动者并没有得到解放,相反剥削却更隐蔽,劳动者被榨取“数字剩余价值”,依旧没有逃离资本的枷锁,资本占有者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财富鸿沟愈发加深,逐步导致“穷忙族”与“富闲族”阶层固化的怪圈,激化社会矛盾并导致社会危机。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拉大的现实打破了西方宣扬的“共同繁荣”,西方国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打破了西方国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分工并没有“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①,相反却导致了“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对于富人而言,这种格局是满足他们逐利本性的,“劳动市场的噩耗在华尔街被当做胜利消息。在这背后的算计是很简单的。如果劳动成本降下来,利润率就会升上去”②。虽然西欧、北欧一些国家(如瑞典) 的贫富差距有缩小趋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劳工阶层的不断斗争与工会的力量,而同时其他西方国家贫富两极分化依旧不断加深,二者均未摆脱资本逻辑的支配。这些国家工人阶级的劳动解放斗争并未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只能相对地兼顾公平。

(三)生产无限扩大与生态环境破坏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类依附于自然,伴随近代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类加快了“征服自然”的步伐,在“主客二分”机械思维的驱使下,将大自然看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库和垃圾场,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无限度地污染自然,给大自然带来破坏性灾难,而反过来大自然又对人类进行严厉的报复。在资本增殖逻辑的统摄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弯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比如20 世纪30 年代至60 年代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起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其中,1930 年12 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导致一周内近60 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19世纪40 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先后导致上千人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以至死亡;1952 年12 月5~8 日英国伦敦烟雾事件,4 天时间死亡人数高达4000 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 多人死亡,此后1956 年、1957 年、1962 年又连续发生多达12 次严重的烟雾事件;1963 年3 月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酿成13000 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③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对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作了详细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科技日益发达,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自然的控制能力,然而原本作为人类交往中介和工具的技术与资本却成为目的,人类自身创造工具却反过来奴役和束缚人类自身,人类沦为工具的奴隶,“人们在不断膨胀的欲望中自我异化,以机械化的方式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消耗与破坏”②。这恰恰就是资本主义反生态的一面。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反思并开始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然而正如生态马克思主义所批判的,对于吃工业红利的西方国家而言,环境保护不过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配,他们将本国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在2010 年全球气候大会上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不想为环境问题买单,甚至让中国出资补偿受到气候环境问题影响的贫穷国家。可见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环境问题,他们更多是利用霸权优势遏制发展中国家。

二、劳动逻辑主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型与超越

面对人类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困境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扬弃并超越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逻辑,坚持劳动至上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人与人平等共享、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化解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调的现代化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③,到“十三五”时期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④。40 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2021 年为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在文化教育、精神生产等方面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不平衡,弱势群体和部分地域的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够丰富, 在享受文化教育等权利方面还不够充分”①。一些领域还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少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②成为新时代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逻辑,遵循劳动逻辑,关注劳动主体自身,坚持以人为本,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需求。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滋养与文化的支撑,“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③。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人民的精神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让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新时代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其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其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功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其三,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依法参与国家文化治理,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其四,持续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①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是通过战争侵略、掠夺的方式积累财富资源,而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则是通过和平的方式,依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换取的。唯有通过共同奋斗、携手拼搏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与正确选择。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能力既是物质财富的一般可能性,也是作为交换价值具有一定社会形式的财富的唯一源泉。”②显然,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多少。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这意味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史。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 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全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动共同富裕,必须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创造并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也要切好分好“蛋糕”,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兼顾社会公平效率,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

习近平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⑤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不是从天而降的,是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离不开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创造,因此必须鼓励劳动者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增强劳动致富本领,让所有人都有凭自己的能力致富的机会,避免“内卷”“躺平”。然而,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实现同一个富裕标准,而是习近平强调的,“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⑥,避免陷入“平均主义”“慈善陷阱”“福利陷阱”等误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共同富裕是分阶段、有步骤、有差别的。基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不断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鼓励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突出劳动贡献比例,激发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活力与积极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内涵之一,不仅强调了绿色发展的总基调,也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在唯物史观看来,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也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中介和手段,马克思始终批判破坏生态的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②。一方面,人自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演变的高级生物,恩格斯深刻揭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得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的论断;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包括土地等在内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通过劳动推动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生成与转变,但是实践的前提是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一旦超越了自然界自身的承载阈值,逾越生态红线,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国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决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新路。首先,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2012 年以来,我国以年均3% 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 的经济增长⑤,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0 年全国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89.5%,比2017 年提高10.7 个百分点”⑥。其次,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① 再次,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 年的14.5% 升至2021 年的25.5%,煤炭消费比重由68.5% 降至5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 亿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② 2020 年9 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二〇三〇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二〇六〇年前实现碳中和。”③ 最后,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谋全球环境治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世界各国、各地区、各社会结构等要自觉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携手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积极推进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比如中国实施了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

2017 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出席会议时强调指出:“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④ 2023 年1 月19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应该从优化现代化的自然物质条件抓起,统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气候应对、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集约、减污、扩绿、降碳、增长,最终要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兼容和共赢。”⑤ 中国式现代化是绿色化的现代化,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吸取西方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弯路和“八大公害事件”的教训,坚持保护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三、新时代坚持劳动原则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① 新时代坚持劳动原则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继续坚持“四个尊重”重大方针,依托“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持续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一)继续坚持“四个尊重”重大方针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曾指出,实现现代化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此后党的十六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明确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的重大方针。这一方针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比如,2020 年9 月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2022 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⑤,并将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着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授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委员会等200 个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授予邹平等966 名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授予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应急队等956 个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⑥ 党的二十大当选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771 名,占33.6%。其中,工人党员192 名(农民工党员26 名), 占8.4%; 农民党员85 名, 占3.7%; 专业技术人员党员266 名, 占11.6%。⑦ 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实践中着力贯彻落实“四个尊重”重大方针。

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其中尊重劳动居于首位,突出了劳动的基础与核心地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需要借助人才这一载体,通过人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作用于劳动资料来创造财富,创造本身就是凝结了智力和体力的复杂劳动过程。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竞争的有效机制,打破资本逻辑对市场的操控,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協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①。比如,编纂劳动法典不仅有利于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而且有利于保障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更有利于推动劳动关系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用事业凝聚人才,用环境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②,人才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二)依托“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14 亿多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也是需要14 亿多人民群众付出智慧与汗水的光荣事业,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开辟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辛勤劳动意味着实干, 意味着“ 埋头苦干、真抓实干, 干在实处、干出成果”④。不仅“想干”,而且“敢干”“真干”,更懂“巧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⑤,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到不到五年时间就完成预定建设任务的大兴国际机场,从小汤山到火神山,从抗震救灾到疫情防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都充分彰显了劳动群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精神。

素质是立身之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即诚实守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要求,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在工厂车间要“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①,既不弄虚作假,也不偷工减料。“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②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我国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此外,创造性劳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协同推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其核心和关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2022 年4 月27 日,习近平在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要求,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这体现了习近平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殷切期待。

正是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有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市场活力并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才有了新时代“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百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①;同时有了包括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及取得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切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②。

(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同时也强调先富带动后富,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努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分配制度的科学合理与否关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③ 现实中,市场经济调动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马太效应”,应科学调整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形成劳资双方利益共同体,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机制的常态化,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娘家人”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④。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分配制度还要重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改革开放40 多年来,资本同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资本的逐利本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危害,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成为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为“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端,就必然是整个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⑤。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充分發挥资本推动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之上,正视资本与劳动的对峙关系,弱化作为一种经济权力架构方式的资本逻辑”①,即要在尊重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推动资本实现有效利润增值,同时要着力在规范层面上构建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的合理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

(四)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②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助力教育现代化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在保证物的全面丰富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③。

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要在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之外,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充分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帮助时代新人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使其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培养青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根据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依托劳动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与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多元化考评激励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常态化劳动教育支撑保障体系。比如,针对结构性就业问题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们适应时代需求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适应调整并优化劳动力结构。马克思十分重视并强调要“把技术学校(理论的和实践的) 同国民学校联系起来”④,这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其目的就是不断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力,避免遭受资本逻辑操控带来的现代性危机。

猜你喜欢

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试论资本的本质及其资本逻辑的终结与创新
论资本逻辑
“星座”的哲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