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法研究与实践

2024-04-18沐虹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9期
关键词:应急实验室师生

沐虹霞

[摘           要]  高校实验室作为支撑各类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制约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还威胁着师生生命安全,因此亟须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在高校的推广与应用。结合多年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首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阐述,随后分别从培训对策和具体实践两方面入手,针对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在高校的推广应用的构建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通过构建安全至上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为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    键   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4)09-0089-04

高校实验室面临着人员多、体量大、分布散、项目杂以及危险源种类多等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高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因此也承担了效应累加的安全风险。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发展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同时,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一、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在高校推广应用的概况简析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1.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际内容

高校实验室承担着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重使命,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加深,高校实验规模、数量和种类也日趋完善,包含了特种设备、高温高压、危险化学等各类实验器材,与此同时安全隐患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政治、国土、军事等共16项安全内容,其中涉及很多方面都是与实验室息息相关的,比如关于水、土地、大气、生物等方面的生态安全实验探究,涉及病原微生物、化学品、病理实验的生物安全实验等,都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具体内容。具体到地方高校实验室而言,主要包含危险源辨识、实验安全操作、事故应对处理以及急救措施等方面,比如化学实验室涉及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化学试剂的管理,高压反应釜和筛板精馏塔的高危设备等都极易造成机械损伤或者烧伤烫伤,这就需要高校针对具体实验室功能和设备对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深入推广,比如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明确实验室责任人、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等,进一步完善高校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体系,为师生构建更为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要求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念下,我国各个部门均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政策,教育部要求高校实验室建立健全安全准入制度,符合一定条件才能准许进入教学科研实验室,比如必要的安全技能、操作规范培训等,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均需培训合格方能进入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高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要求按照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原则广泛且持续地开展安全教育,针对教学计划对安全培训课程按需分类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总之,在当下“大安全观”及数字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通过规章制度和安全氛围帮助师生养成实验室操作安全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目的。例如安全准入制度当中的实验室准入考试,部分高校分别从安全注意事项、紧急避险、事故伤害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考核,逐步形成安全教育机制常态化运行模式,进一步保障高校实验教学秩序的安全与稳定运作。再比如安全责任书、安全承诺书、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等都是当下各种规范对高校实验室提出的要求,通过各种规范要求和严格执行为实验室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理念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崇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简单来说,人民性是当下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特性,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落实到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当中即是“以学生为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体地位,因此高校应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和软硬件保障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安全的实验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各种安全事故可见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的,只有极少的一些事故是由于不可抗力和难以预见的因素引发的,简单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比最大,比如疏于管理、操作不当、麻痹大意、实验室没人等都会酿成让人后悔终生的生命事故,这些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欠缺造成的,安全无小事,关于安全理念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都不为过。比如南开大学构建的“以制度为底线、以服务促管理、以互联网促改革”便是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上形成的安全教育培训理念,首先在安全知识方面注重传授安全知识培养应急处置的技能,其次通过宣传和警示提高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再次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师生科学、严谨、安全的科学素养,最后帮助广大师生形成绿色价值观和安全发展理念,最终为国家培养具备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科研人才。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现状

1.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涉及众多实验器材、试剂和实验反应,相比较中学而言,从演示性实验为主转变为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导致各种风险性因素骤然变大,一旦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极易造成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因此亟须高校采取各种措施从人为因素的角度有效控制和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推广和应用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对于高校实验室来说面临室内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风险、实验过程的操作风险、室内水电气使用风险以及师生安全知识储备不足等现象,在做实验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给师生带来严重的健康乃至生命危害。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有70%起源于危险化学品,比如丙酮、甲醛和苯等有机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当会引发湿疹、皮炎和肾脏功能减弱等一系列病症。再比如2010年宁波一大学实验室由于学生忽视了石蜡受热会形成石蜡蒸汽易燃烧这一实验要点,在实验中途离开实验室从而引发火灾。这些都是由于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导致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技能基础薄弱,因此需要高校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安全教育,营造安全至上的安全氛围,确保为师生职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基本方法

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基础安全培训、专业类安全培训、专项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四种类型。(1)需要对师生进行水电、消防、治安、措施、急救和警示标识等常识性内容的基础安全培训;(2)针对实验室特有的辐射安全、危废物处置安全、危化品安全和机电设备安全等专业安全操作流程与规范,开展专业类的安全培训;(3)对于一些特种设备设施而言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专项培训取得准入资格证书后方可入内进行实验;(4)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关于安全管理的培训也至关重要,包括风险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规范以及安全管理方法等,提升相关责任人的水平能力能够有效保障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基于以上四类常见的培训类型,高校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讲授法、视听法、研讨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法、自学法和网络培训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培训,方法不同、场合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比如最常见的讲授法虽然运用方便,但是由于教师单向信息传递导致反馈效果差。还有网络培训法是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也是未来培训发展的新趋势,不仅具备新知识传递的明显优势,而且信息量大、使用灵活,最为符合当下高校师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初期课程建设的投入较大。另外,还有案例法教学引用校园鲜活的案例可以让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更具代入感和临场感,同时安排淋眼装置、喷淋装置等现场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培训对象的警惕性和应对危机能力。

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问题剖析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高校已然增加了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重视程度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验室安全水平。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中主要存在着安全生产观念落后、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硬件条件受限、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内容偏于笼统和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比如部分高校过于注重教学与科研并未将本职工作切实融入安全生产的位置,从观念意识上就将自己置于思想误区,受到地方院校办学特点和发展定位影响仍然将重心放在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转方面,学校的整体安全意识处在薄弱层面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对于一些二级院系而言,大多安全教育责任体系不够完善,比如定期安全培训机制、实验室准入机制、安全责任人监管力度等都导致难以有效评估实验室风险,同时二级单位与各实验室在安全教育针对性和实用性方面也有所欠缺,仍然只是通过简单的常识教育完成安全培训,并未针对实验项目内容和学科特点开展培训和演练,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学生掌握事故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高校实验室缺乏安全保障。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在高校推广应用的路径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对策

1.思想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人的思维意识决定行为习惯,笔者以为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思想教育是首当其冲的,只有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才能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所有的安全准入制度、安全教育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培训对象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但是各种实验室安全事故教训告诉我们正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才酿成大祸。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与渗透,时时刻刻讲安全,确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入脑入心。比如在高校开展实验室安全宣传月、宣传周或者宣传日成常态化活动,通过大会宣讲、张贴标语、宣传画、专家讲座、警示视频、展板等方式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同时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压力容器专项检查、实验室安全评奖评优等实践举措对安全生产法、生物安全法、关键时间节点等进行宣贯学习。在全员覆盖的要求下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不仅普及了实验室安全常识和急救技能,而且能够帮助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2.抓好上层设计,构建安全教育机制

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抓好上层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規章制度、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环保奖惩办法等校级制度体系对学校、学院、实验室和实验者四级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为全体师生的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规范、指导和约束,有助于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有依据,从而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在很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单打独斗”“各管一段”的狭隘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安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因此高校首先应当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总体谋划,从全校性的制度建设到部门间的工作协调以及安全教育课程设置都需要全面考虑,比如从横向角度来看学校的校内设备处、保卫处、教务科、二级学院和安全教育监管部门层层压实责任,实行追责问责制度,以系统化视角构建边界明晰、分工合理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水平。再比如在高校师生中设置安全员、安全组长、安全辅导员的队伍,如此就有了责任主体和技术主体,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常识、安全规则和运行规则非常熟悉,他们不仅熟练安全这方面的业务,还能作为神经中枢将这些规则传递给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的新老师和新同学,为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3.开展针对性培训,优化方法增强实效

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仍然采取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粗放式模式,从根本上导致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紧急情况处理方案和常见损伤应对方法的能力有限。比如根据有关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验室急救措施方面对于强酸性试剂引起的皮肤腐蚀有七成学生会选择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只有三成学生会选择先用碱液中和再清洗的正确方法,在危险源辨识方面学生对于化学试剂、高压钢瓶等的取用正确率虽高,但对于化工设备用电安全方面正确率却极低,这就需要高校采取“通识+专业”的安全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于安全环保、法律法规、高温高压、废物处理等安全常识设置一定比例的通识课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专业模块开设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化学物中毒预防、烧伤灼伤、紧急喷淋器、洗眼器、气瓶防爆和实验室三废处理等使用规程必须通过专业模块进行强调和深入学习。另外在安全教育方法上也要在传统方法上加以改进,以往的知识竞赛、专家讲座、宣传海报等方式继续延用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法,比如抖音短视频、互联网站、VR虚拟仿真、游戏动画等方式,在契合学生年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体验式安全教学,如此能够让高校学生对安全事故、急救措施和现场处置等知识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印象深刻。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具体实践

1.面向需求专项培训,入脑入心安全教育

高校应当根据教师、学生和安全管理员等不同人员需求开展安全专项培训,如此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从而促进本质安全的实现。实验室的主要成员包括具体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于操作人员而言,需要参加特种设备作业安全、危化品安全与防护、危险源等专业培训,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则需要掌握安全政策法规解读、安全检查指标剖析、安全检查规范化等专业培训,另外还有一些应急救护、应急处置、应急逃生和应急救援培训则是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均需要参加的实用性培训。比如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辐射从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从业人员都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保留培训档案,还需要邀请资深培训师对心肺复苏、骨折固定、担架搬运等急救技能进行培训讲解,所有人员需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救护员证书。以南开大学为例开设了安全实训基地,培训师会针对实验室的各种危险源、安全隐患、应急物资使用方法、防护用品以及防爆相关知识等集中开展专项培训,全体师生通过参加实训答题,大大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随着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实验室文化,有了严谨的实验室文化,安全就有了保障。

2.智慧教室三位一体,提升安全教育成效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需要依托“互联网+”打造一种新型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创新的教学形式也符合学生学习个性化特点,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学习自主化,同时对于一些薄弱知识点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当下的智慧教室相比原有的网络教学而言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而言,可以通过多屏显示、VR虛拟演示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事故现场和应急救援操作流程,全面实现现场演示、应急演练、游戏互动和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关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印象。再比如智慧教室还能够上线“课程—学习—考试”三位一体的实验室网络课程和考试系统,是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成效的重要手段。

3.安全联合应急演练,强化应急联动能力

应急演练是有效降低和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中应当强化各职能部门间的应急联动能力,一旦事故发生在初起时方能有效引导实验人员按照正确流程开展应急处置,最大化降低事故伤害。应急演练首先需要灾情设定,根据突发事件初起判断是否可以自行处置,在事态可控的情况下上报本单位,事态失控的情况下则需要及时拨打120或119,请求政府职能部门应急救援,随后判断事故级别启动预案。高校可以根据各专业实验室情况将应急处置流程用简洁醒目的方式实现制度上墙,不仅能够起到日常宣传提示作用,也能有效提高师生面临各类事故的安全应急技能。比如2019年津南消防危化品应急演练、2020年消防及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2021年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等都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实践举措。

三、总结

“生命大于天”,高校实验室安全是一个常谈常新、永不过时的话题,在任何一起事故发生之前都会有些许征兆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加强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应用和推广,确保我们实验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来妥善处理,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师生在一个安全和谐的氛围中去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杨晓燕.高校虚实结合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探索[J].知识文库,2023(12):168-171.

[2]李涛,徐大乾,张慧芳,等.地方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实效研究[J].科教导刊,2023(12):37-39.

[3]刘成武.高校应急管理之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2023(6):1-3.

[4]胡舒.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对策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11):41-43.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应急实验室师生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