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西和以色列的外交危机

2024-04-15郑立颖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卢拉内塔尼亚胡加沙

郑立颖

2010年3月,进入第二任期的巴西总统卢拉以耶路撒冷为起点,展开了一次特殊的中东之行。这是巴西总统首次对以色列进行正式访问。当时,卢拉和时任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一起参观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卢拉表示,所有世界领导人都应该前往那里了解“当非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时”会发生什么。

结束了对以色列的访问后,卢拉直接前往巴勒斯坦,会见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他呼吁建立巴勒斯坦國,并表示希望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14年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平共处”愈发遥不可及,就连卢拉本人也被以色列判定为“不受欢迎的人”。理由是,再次出任巴西总统的卢拉在一场讲话中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与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屠杀600万犹太人相提并论。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道维森·贝伦·洛佩斯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因为卢拉当地时间2月18日的讲话,巴西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一轮外交危机,且不断加剧。其实,此前双方关系已经趋于紧张。他认为,这并不是卢拉在外交场合的失误表态,相反,作为南方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卢拉的表态反映出全球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巨大分歧。

“外交战”持续升级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上,卢拉对现场记者表示:“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遭遇,是历史上任何时刻都不曾发生的。”紧接着,他补充说,“当希特勒决定屠杀犹太人时,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过。”

一场外交风暴,因为这声谴责而起。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在社交媒体上用希伯来语发表声明称,卢拉的言论“可耻且令人震惊”。他还透露,会召见巴西驻以色列大使进行问询,并补充说“没有人可以损害以色列自卫的权利”。

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也作出回应,指责巴西总统卢拉“轻视大屠杀,企图伤害犹太人民和以色列自卫的权利”。他还表示,将以色列与纳粹大屠杀和希特勒相提并论,“已经跨越了红线”。

内塔尼亚胡在另一份声明中补充称,卢拉“玷污了被纳粹杀害的600万犹太人的记忆”。

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直言,“只要卢拉不收回言论并道歉,他就是以色列不受欢迎的人”。卡茨还召见巴西驻以色列大使弗雷德里科·梅耶尔,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举行会谈。他表示,对于卢拉的言论,以色列“既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

以色列没有等到卢拉的道歉。作为回应,巴西外交部随后表示,他们也召见了以色列驻巴西大使丹尼尔·宗希内,并从特拉维夫召回了梅耶尔进行磋商。据巴西消息人士透露,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和宗希内进行了一次“严厉但适当”的谈话,因为维埃拉对梅耶尔和卢拉在以色列受到的待遇“感到不满”,包括梅耶尔在“没有翻译、不知道所说的内容”的情况下,接受对方用希伯来语进行的训斥。

维埃拉还表示,以色列方面的表态是“不可接受的”,这是“以色列外交史上耻辱的一页”。

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道维森·贝伦·洛佩斯看来,巴西与以色列的外交冲突仍在升级,但他不认为卢拉会主动收回任何言论,相反卢拉很可能在谴责以色列前已经考虑到相应的外交后果。

卢拉的一贯立场

这并不是卢拉第一次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激怒以色列。2010年3月那次中东之行后,卢拉在即将卸任第二任期的最后一个月发布了一项声明,决定承认以1967年战争之前边界为基础的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外交部随后表示,对卢拉的决定感到悲伤和失望,并怒斥这是“无视和平协议谈判的举动”。

与许多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一样,有殖民占领历史的巴西,长期以来在联合国支持巴勒斯坦人。在巴西近几届政府中,只有博索纳罗是个特例。

2018年11月,社会自由党极右翼候选人博索纳罗当选巴西总统后,高调宣布将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当时,博索纳罗政府还秉持“巴西高于一切”的激进主张,追随美国的外交立场。

2月18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巴西总统卢拉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本文图/视觉中国

作为美国重要盟友的内塔尼亚胡也因此对博索纳罗感到亲近。2019年以色列之行中,内塔尼亚胡甚至将博索纳罗称为“好朋友”。他们还一起参观了犹太教圣地圣殿山西墙。它位于耶路撒冷以色列占领区,也被称为阿克萨清真寺,被视作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在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政治学者伊戈尔·萨比诺看来,总体而言,在博索纳罗任期内,中东特别是以色列问题并不是巴西外交的优先事项。事实上,博索纳罗与内塔尼亚胡新建立的友谊也成果有限,在迁馆问题上并没有继续推进,只是在耶路撒冷设立了一个非外交贸易代表团。尽管这样,他的行为还是激怒了许多巴勒斯坦人。因为他们认为,非外交贸易代表团极有可能成为大使馆的前身。

直至2022年10月,巴西左翼政治领袖卢拉击败博索纳罗,再次当选总统。现年78岁的卢拉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也被认为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言人之一。尤其是巴勒斯坦人相信,卢拉的当选对巴勒斯坦建国来说意义重大。据消息人士透露,卢拉还曾在巴西总统府附近预留了一块土地,用于未来建造巴勒斯坦大使馆。

就任后,卢拉很快采取措施,解雇时任巴西驻以色列大使格尔森·梅南德罗·加西亚·德弗雷塔斯,纠偏博索纳罗政府亲以色列外交政策。

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后,也有许多巴西人被卷入当地冲突。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1.4万名巴西人居住在以色列,6000名巴西人居住在巴勒斯坦,有3名巴西人在哈马斯的袭击中丧生。

卢拉曾在第一时间谴责哈马斯的袭击。但在以色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后,卢拉多次对以色列提出批评。在联合国安理会,巴西是非常任理事国,自冲突升级以来,巴西投票支持了每一项要求加沙停火的决议。

去年11月,以色列最终允许部分外国人、双重国籍人士和巴勒斯坦患者通过与埃及接壤的拉法过境点离开加沙,但巴西人最初被排除在每日名单之外,引发人们对于以色列和巴西的外交争端的猜测,以色列否认了这些猜测。

最终,在巴西政府的协调下,一架载有大约30人的航班经埃及离开加沙。卢拉在巴西利亚一处空军基地停机坪上亲自接机,并谴责了战争对平民的影响,表示“我从未见过针对无辜者的如此残酷、不人道的暴力行为”。

维森·贝伦·洛佩斯认为,卢拉重新掌权之后,巴西与以色列关系就在不断降温,直至当下两国关系跌至新低。

“内塔尼亚胡的战争”

在维森·贝伦·洛佩斯看来,如今很多人将目前的加沙战争称为“内塔尼亚胡的战争”,因为他必须依靠这场战争来保证自己的权力,也必须以强硬的态度来面对外界对战争的质疑,对待卢拉的谴责如此,对待古特雷斯的批评亦然。

维森·贝伦·洛佩斯认为,10月7日以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经历了一段噩梦般的时光。

战争初期,古特雷斯就曾在安理会公开表示,对加沙的轰炸和封锁相当于“对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体惩罚”,违反了国际法。这一言论同样引起以色列强烈不满,甚至要求古特雷斯辞职。这之后,以色列拒绝向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人马丁·格里菲思發放签证,其他联合国人员亦被拒入境。内塔尼亚胡本人更是连续两次拒绝了古特雷斯的通话请求。

英国诺丁汉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教授本杰明·巴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以色列来说,巴以冲突是十分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它植根于以色列当代国家认同的核心,对于内塔尼亚胡本人来说,这更关乎民族自豪感。类似古特雷斯和卢拉的言论,势必会引发强烈反响。

除此之外,以色列的国内因素也值得考虑在内。本杰明·巴顿认为,自从10月7日的袭击之后,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的地位已经开始被撼动。在他下令对加沙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后,时间越久、战线越长,人们便越会怀疑这场报复行动还会走多远、代价会多大、退出策略会怎样。

“目前,内塔尼亚胡必须要在国际和国内两条战线上发挥作用,必须向国际和国内的关注者表明,以色列控制着局势,并将不惜一切代价坚持这一做法。”本杰明·巴顿指出。

2月22日深夜,以色列提出了“加沙战后方案”。根据这份由内塔尼亚胡向安全内阁提交的文件,以色列军队将继续坚持对哈马斯的战争,直到实现关键目标,即摧毁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的军事力量和基础设施、被扣押以色列人获释,以及防止加沙地带继续威胁以色列。

根据该计划,即使战后,以军也将“无限期维持在整个加沙地带的行动自由,以防止恐怖活动死灰复燃”。与此同时,以色列还计划在加沙地带设置相当大面积的、被以方控制的“安全缓冲区”,分别位于加沙与以色列和埃及接壤的边境地区。

报告称,该计划的一个关键项目还有,解散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上个月,近东救济工程处刚解雇了几名工作人员,因为以色列指控他们参与了去年10月哈马斯发起的袭击事件。

2023年10月10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民众举行集会声援巴勒斯坦人, 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两极分化加剧

截至2月28日,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进入第145天。加沙卫生部称,当地医院燃料耗尽,救护车已停止服务,加沙北部的透析和重症监护患者面临死亡风险,本可以避免的饥荒也正在这里蔓延。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上一次向加沙北部运送粮食还停留在1月23日。

随着加沙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圣保罗瓦尔加斯基金会国际关系副教授奥利弗·斯图恩克尔认为,与乌克兰危机一样,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在加沙问题上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在这两场冲突中,许多新兴大国都反对战争,并呼吁通过谈判寻求和平解决办法。尤其在拉丁美洲,加沙危机和内塔尼亚胡的态度甚至让这里产生一种超越左翼和右翼的政治团结。

《圣地与巴勒斯坦研究杂志》2020年数据显示,拉丁美洲大约生活着70 万巴勒斯坦人后裔。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智利,居住着约50万巴勒斯坦后裔,是中东以外最大巴勒斯坦社区的所在地。一直以来,当地的巴勒斯坦裔居民也都站在圣地亚哥集会的最前沿,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

去年巴以冲突升级后,以色列与一些拉美国家的关系遭到进一步挑战。玻利维亚政府决定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理由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了侵略性且过度的军事进攻”。同一天,哥伦比亚和智利召回了驻以色列外交官。

在巴西和以色列的外交争端升级后,巴西两个邻国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总统表达了对卢拉的支持,并指责以色列“在加沙发生了种族灭绝,卢拉只说了实话”。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谈到巴勒斯坦问题时表示:“要么捍卫真相,要么野蛮行径就会毁灭我们。”

道维森·贝伦·洛佩斯认为,卢拉完全有信心获得南方国家的支持,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非洲、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毕竟,世界上大约有130多个多家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拥有完整领土的国家,同时谴责以色列目前在加沙进行的军事行动。南非去年年底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针对以色列的诉讼,指控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种族灭绝。智利和巴西等十个国家赞同这一指控。

今年1月26日,在就南非提出的诉讼举行听证会后,联合国国际法院在海牙发布具有约束力的“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遵守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国际法院院长琼·多诺霍宣读的判决书中称,加沙地带灾难性的人道主义局势面临进一步恶化的严重风险,以色列必须遵守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规定的义务,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在加沙地带发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为。

在本杰明·巴顿看来,数十年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两国解决方案辩论使得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的两极分化呈现加剧的态势。而回到事件本身,这仍是一个在相对敌对的地区背景下受生存主义驱动的以色列与渴望建立主权的巴基斯坦之间的争斗。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两国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是更应该关注的议题。

猜你喜欢

卢拉内塔尼亚胡加沙
以军持续空袭加沙
何以为家
内塔尼亚胡获授权组阁
“今天我们都是卢拉”
放不放?
内塔尼亚胡贪腐丑闻引万人抗议
巴西前总统卢拉被判刑
做鬼脸
内塔尼亚胡大选获胜
中国人同情苦难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