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世忠家世籍贯考史料辑注

2024-04-14周国祥

延安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韩世忠绥德籍贯

周国祥

北宋晚期,陕北出了个著名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国史誉称为南宋四员“中兴大将”之首,代代传颂至今。《宋史·韩世忠、子彦直传》记载,韩世忠为延安人,清朝后期开始编撰的《绥德州志》又记载为绥德州人。当代,人们认为韩世忠籍贯为绥德州人,且深深积淀成型,成为陕北乃至国内历史界的共识,也成为喜爱英雄韩世忠的民众们感情心理的认知。最近发现,国家图书网《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第四甲一百八载:“韩彦直,本贯延安府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祖为户”,这与当代共识韩世忠是绥德州人大相径庭。为此,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陕北自己英雄负责的精神,笔者以国家、陕西省、延安府、绥德州与延绥镇各类古旧志书为依据,以韩世忠家族籍贯为中心,全面细致逐一进行了搜寻整理,研究考证,得出了新的结论。

一、韩世忠家族世系

韩世忠生于北宋后期元祐四年(1089年),逝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享年63岁。韩世忠去世26年(淳熙三年,1176年)时,妻子蕲国夫人周氏与儿子韩彦古拜请,孝宗皇帝亲御翰墨书“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十个大字,并诏命朝廷参知政事、礼部尚书赵雄撰写《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简称“韩忠武王碑”),记录了韩世忠一家的世系。《韩忠武王碑》载:“王讳世忠,字良臣,姓韓氏。韩氏本古列国,后为秦所并。子孙自韩原渡河,散居延安,以国为姓,故王世为延安人。”

赵雄追述:韩世忠的祖先至战国末的韩国(即晋国分裂后的韩国),被秦国灭亡后,由今山西渡河来到陕西,家族部落分散居住在延安,以国名“韩”为姓,因此世世代代为延安人。

(一)据《韩忠武王碑》《宋史》记载,韩世忠家族世系为:

第一代:韩则,为韩世忠家族在延安的立祖人。按每一代平均间隔年龄25年计算,韩则出生年约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前后,后因韩世忠功勋,赐封为太师、楚国公,夫人郝氏,赐封为吴国夫人。赵雄撰《韩忠武王碑》载:“王讳世忠,字良臣,姓韩氏。曾祖讳则,居乡以义侠闻。家故饶财,贩贫药病,多所全活。既没,有异人指其所葬地曰:代代当生公侯。”

韩则为人侠胆仗义,闻名乡间,家境比较富裕。曾遇流行疫病,为乡邻贫穷的病疾者免费送药,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韩则去世殡葬后,善观风水的先生说:韩则墓地风水极好,后裔代代会有人荣升为公侯。

第二代:韩广,韩世忠的祖父,推算约出生于宝元二年(1039年)前后,后赐封太师、秦国公,夫人高氏封冀国夫人。

第三代:韩庆,韩世忠父亲,推算约出生于治平元年(1064年)前后。因世忠功勋,赐封为太师、陈国公,夫人贺氏,封楚国夫人。韩庆夫妇生育了5个儿子,韩世忠年龄最小。

另据其它史料记载,韩世忠兄长有韩世旺、韩世良,其他不详。

第四代:韩世忠,按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载,于元祐四年(1089年)出生于延安家中。赵雄撰《韩忠武王碑》记载,出生时“有光芒出屋间,乡邻以为火,各具绠缶驰救,至则闻王生,皆异焉”。世忠弱冠取白氏为妻。宣和二年(1120年),32岁的韩世忠南下进剿方腊。三年(1121年),据罗大经《鹤林玉露》以及《山阳县志·卷十六》“烈女”条载,在京口(今镇江)与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梁氏婚(即梁红玉,后封两国夫人)。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五》记:建炎二年(1128年)六月,40岁的韩世忠在秀州(今上海嘉兴)经王渊推荐纳周娼为婚,后封蕲国夫人。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在杭州娶妓吕小小为妾,吕改姓为茅(亦记为茆),后封秦国夫人。宋人李心炎《要录·卷一百三十四卷》载:“绍兴九年(1139年),封少师、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之妾茅氏,为国夫人,周氏、陈氏并封淑人。”即韩世忠51岁时,家中妻妾先后曾有5人,白氏、梁氏、茅氏、周氏、陈氏。《韩忠武王碑》记载有白氏、梁氏、茆氏、周氏,无陈氏。

第五代:韩世忠有4个儿子,长子韩彦直、次子韩彦朴、三儿子韩彦质、四儿子韩彦古,生育了8个女儿。

长子韩彦直,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载:“年十八,六月二十八日生”,即于绍兴元年(1131年)为茆氏所生。

二儿子韩彦朴,早亡。按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载“淳熙五年(1178年)九月二日故韩世忠妻茆氏状:重念妾衰老,疾病之身,见同亡男彦朴孤遗几百口,将无栖止之地”的内容,韩彦朴也为茆氏所生。

三儿子韩彦质,应为梁氏所生。

四儿子韩彦古,按《吴郡志·卷十一》记载,为周氏所生。

另《宋史·韩世忠传》载: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世忠妻梁氏及子亮为傅(苗傅)所执”。李心炎《要录·卷四十六》载:绍兴元年(1131年)“七月,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请以明堂恩泽为子忠翊郎、阁门袛候亮易文资,许之”;绍兴二年十一月,“右宣教郎韩亮特进秩三等。以参知政事孟廋言,亮从其父剿除贼寇,备见勤劳,故也”。韩亮,应为韩世忠大儿子、梁氏所生,但《宋史·韩世忠传》与《韩忠武王碑》无详细记载,待考。

第六代:按《韩忠武王碑》记载,韩世忠的男孙有17人:

韩梃,奉议郎、太社令;韩杕(碑记为扶),秦议郎、直秘阁;韩格,宣教郎;韩栩,右承奉郎;韩枢,承务郎;韩松,通仕郎;韩相,承事郎;韩椿,承务郎;韩楷,承奉郎;韩林,将仕郎;韩森;韩休;韩楫;韩杰;韩木;韩梓;韩樟。有孙女8人。

(二)据《延安大学学报》2018年8月(第40卷第4期)钱汝平《韩世忠家世补说》一文记载,今浙江绍兴市郊坡塘村“会稽金石博物馆”藏有《宋朝奉郎知泰州军州事韩彦纯墓志》《故秉义郎知镇韩公圹记》两方墓志。其中《韩彦纯墓志》载:“公讳彦纯,字子厚,家世延安人,故太师忠武蕲王□犹子也。曾祖广,赠太师楚国公。祖庆,赠太师陈国公。父世良,故武当军节度使。”《故秉义郎知镇韩公圹记》载:“公讳沂,字咏之,延安府延安县人。南渡后始徙居越。曾大父庆,太师陈国公;大父世良,武当军节度使赠少师;父彦纯。”

两方《墓志》记述:

韩世良(韩氏家族第四代),为韩世忠长兄,夫人石氏,封安人,生育5个儿子。

韩彦纯(第五代),为韩世良的儿子,韩世忠的侄子。

韩彦纯生育5个儿子(第六代)。长子韩沂,保义郎,为监衢州江山县(今浙江衢州江山县)礼贤镇税兼烟火公事;次子,韩瀹,早亡;三儿子韩涛,任迪功郎;四儿子韩浩,业进士举,未仕;五儿子韩淮,时年幼,未仕。同时,还生育有4个女儿。

韩沂(第七代)取夫人赵氏,生育儿子3人,名韩镗、韩钺、韩铎,生育女儿2人。

另《韩彦纯墓志》载,韩彦纯有男孙韩钧,韩钧父名无载。

(三)宋洪迈《夷坚支志·庚卷十》(清影印宋钞本)“韩世旺弓矢”条载:“将官韩世旺,蕲王兄也,家本西州,固谙此计而不以自名,为王所轻,每对客侮之,韩不与计较。”

文中所记韩世旺,应为韩世忠亲兄长,待考。

二、韩世忠家族籍贯考

(一)北宋晚期,宋、夏边境延安府、绥州地方建制及其变化:

1.《宋史·地理三》“延安府”条载:“延安府,都督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本延州。元祐四年(1089年),升为府。旧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统延州、鄜州、丹州、坊州、保安軍,四州一军;其后增置绥德军,又置银州,凡五州二军。银州寻废。”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六·关西道十一》“延州”条记:“延州,今理肤施县。皇朝为彰武军节度。元领县十:肤施、延长、延水、门山、临镇、敷政、丰林、甘泉、金明、延川。”

北宋建制延州,直接管辖肤施、延川等10县,延州州治、肤施县治同在一城。州城内同时驻有鄜延路经略司、职官彰武军节度使,统领延州、鄜州、丹州、坊州、保安军的军队事务。期间,今子长县、清涧县秀延河一线,是党项拓跋氏定难军与北宋的边界线。元祐四年(1089年),即韩世忠出生之年,延州升为延安府。

2.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第十》“省废州军”条记:“陕西路绥州,旧领龙泉、城平、绥德、延福、大斌五县。唐末陷吐蕃。皇朝熙宁二年(1069年)收复,废为绥德城。”

《宋史·地理三·陕西路》“绥德军”条载:“绥德军,唐绥州。熙宁二年(1069年),收复废为城,隶延州,在州东北三十里(注:应为三百三十里)。元丰七年(1084年),以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德城。元符二年(1099年)改为军,并将暖泉、米脂、开光、义合、怀宁、克戎、临夏、绥平砦、青涧城、永宁关、白草、顺安砦并隶军。”

《宋史·地理三·陕西路》“绥德军”条载:“元符二年(1099年),改为军。”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八·关西道十四》“绥州废绥德县”条记:“废绥德县,在州南一百里。唐武德二年(619年)移于吐延水北,即今理。今废为绥德镇,见差蕃人为将,管蕃户。旧石城,在县东三十里,今宽州是也。”

文献记载:今绥德城在唐末至宋治平四年(1067年),为党项定难军的地盘。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拓跋氏建立西夏国,西夏在今绥德城设立绥州,管辖龙泉、城平、绥德、延福、大斌等5县,其中绥德县治在今清涧县秀延川折家坪村故城。康定元年(1040年),北宋种世衡收复清涧城;治平四年(1067年),收复绥州城;熙宁二年(1069年),改名为绥德军,隶延安府。

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建制绥德城时,居住在延安府的韩世忠曾祖父韩则约已55岁,祖父韩广约30岁,父亲韩庆约6岁。

(二)国史、国家级历史文献记载韩世忠家族籍贯地方:

1.《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记载,韩彦直,祖籍“延安府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是最早记录韩世忠家族籍贯的国家级文献。

宋代,国家进士考试制度非常完善,其中每届科考前,由报考者本人填写国家统一制定的“状纸”,即填写本人及其祖上三代成员、籍贯等资料,经当地乡里、州县审核,报送朝廷殿试考试机关备案。凡考生中选进士者,考务机关将中选进士及其本人履历资料整理刻印成册,称为《□□科进士登科录》。韩彦直在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当时韩世忠仍然在世,在家闲居。《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载:“韩彦直,第四甲,第一百八人。右奉议郎、直敷文阁韩彦直,字子温,小名檀僧,小字?郎。年十八,六月二十八日生。外氏茆。俱庆下。第一。兄弟四人。一举。取王氏。曾祖广,故赠太师,封楚国公。祖庆,故赠太师,进封鲁国公。父世忠,见任扬武翊运功臣、太傅,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醴泉观使、咸安郡王。本贯延安府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祖为户。”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记载的内容是:韩彦直,中选进士,第四甲108名,获右奉议郎身份,在直敷文阁做事。韩彦直,字子温,小名檀僧,小字?郎。考取进士时年龄十八岁。韩彦直生日是六月二十八日,母亲是茆氏。时父母都在世,本人在四个兄弟中排行为老大。先前报考举人,一次考取。已结婚,妻子为王氏。曾祖父韩广,朝廷赠太师,封楚国公。祖父韩庆,朝廷赠太师,进封鲁国公。生父韩世忠,见任扬武翊运功臣、太傅,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醴泉观使、咸安郡王。韩彦直家族的籍贯是延安府肤施县(今延安市宝塔区)乌水乡强远社,祖祖辈辈在那里生活。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记载的资料,为韩世忠家族籍贯所在地方,提供了最具权威的证据。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宝塔区”条载:“创建玉清庵碑,位于丁庄乡丁庄村西北100米,元代。圆首,方座,通高0.76米,厚0.12米,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碑文记载肤施县(今延安)强远川丰村里丁家庄村民,创建玉清庵一事。”

清康熙《延安府志·舆地志第一·山川》“肤施县”条载:“乌耶水,在府城东北境,源出乌耶谷,流入濯筋水。”

文献记载,今宝塔区冯庄乡的丰富川,元代名称为强远川,应于150年前宋代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有密切关系,也是明清时期的乌耶谷。详情待考。

2.南宋徐梦莘编《三朝北盟汇编》录孙觌《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铭》,载韩世忠籍贯的资料:

南宋历史学家徐梦莘“收罗旧闻,会粹同异”,辑录《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绍兴五年(1194年)成稿。《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一十八,录孙觌撰《咸安郡王致仕贈通义郡王韩公墓铭》(简称《韩公墓志铭》)。《韩公墓志铭》一文,记载韩世忠家族资料内容有三:

孙觌,宋元丰四年生(1081年),卒于至乾道五年(1169年),曾任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绍兴末年(1162年),即韩世忠过世11年,孙觌撰写《韩公墓志铭》。从《三朝北盟会编》载孙觌《韩公墓志铭》一文看,或因徐梦莘选编时有删减,选编志文中没有记载韩世忠家人子女拜请等情况。同时,录文中没有记述韩氏家族上世先祖与下世子孙的姓名及其家族籍贯等墓志的基本要素。可以判定,孙觌撰《韩公墓志铭》,不是韩氏子孙用于随葬韩世忠墓室的墓志,而是孙觌追述韩世忠生平事迹的史料性记述文。

韩彦直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任屯田员外郎兼权右曹郎官、工部侍郎,与孙觌为同朝高官。孙觌撰写韩世忠家族籍贯等重要问题,理应向韩彦直及其家族人员咨询、考证。可是,孙觌为人“依违无操,诋李纲,谤岳飞”,一篇文章三次记述为:“公讳世忠,字良臣,绥德人。”“世忠,字良臣,绥德军人。”“《林泉野记》曰:公讳世忠,字良臣,延安府人。”文中字句或籍贯地址含糊,或籍贯地址相悖。作者不加辨析,不加考证,不置可否,正误并存。而14年之前韩彦直填写《同年小录》“本贯延安府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祖为户”,记载韩氏的籍贯清楚明白。孙觌在编撰《韩公墓志铭》时信马由缰,既不向韩彦直家人咨询,又不辩误,随意而为,混乱而记,给后世研究韩世忠家族籍贯问题设置了两种选择,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3.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即韩世忠去世26年,受韩彦古母子的拜请,孝宗诏命右丞相赵雄撰《韩忠武王碑》,记载了韩世忠家族的籍贯地方:

《韩忠武王碑》记载:“王讳世忠,字良臣,姓韩氏。子孙自韩原渡河,散居延安以国为姓,故王世为延安人。曾祖讳则,居乡以义侠闻。祖讳广,父讳庆。”

赵雄与韩世忠是同朝高官,撰写《韩忠武王碑》记载:韩世忠,世为延安人。

4.元脱脱《宋史·韩世忠、子彦直传》记载韩世忠籍贯资料:

元末丞相脱脱编撰,至正五年(1345年)成书的《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三·韩世忠、子彦直传》载:“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钦定四库全书》收入的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五《陈(豫)公神道碑》载:“陈公知延安府敷政县,转通直郎签书彰武军节度判官,覃恩转奉议郎、转承议郎经略司干当公事。秩满,迁提举弓箭手。公善知人,明于任使,尝言:‘御将士当使,过勿拘以文法,然后可使蹈白刃、赴水火而不辞。……韩公世忠少年喜斗,数犯法,当伏诛。公顾谓帅曰:‘世忠骁悍,不畏死。寇至,盍令当前斩捕自赎,而杀壮士乎?帅从之,始隶军籍。每战先登,枭贵将之首以献,遂知名。”

《宋史》和国家级文献《韩忠武王碑》》一致记载:韩世忠从曾祖韩则起,已经居住在延安,所以韩世忠家族是延安人。具体居住在哪一县,没有详细记载。按史书的记述规则,一般是指府(州)直辖地方,或与府(州)治所同处一城的县即肤施县。韩世忠出生于北宋末元祐四年(1089年),当时延安地处与西夏接壤的地方,正逢北宋在沿边操练党项熟户蕃军和土著居民厢军弓箭手的时代,所以韩世忠从小就“鸷勇绝人”,敢于跨骑桀骜不驯的马匹,挽强驰射。其时陕西转运副使陶杰夫任延安府知府,派遣裨将耿端彦率军收复并维修银州城。崇宁四年(1105年),17岁的韩世忠就参加了收复银州的战斗,与西夏兵作战勇猛异常。由于韩世忠的显赫表现,经提举弓箭手陈豫的推荐,应鄜延路延安府经略安抚司、都总管府的招募,参加了彰武军,成为军籍。17岁的韩世忠注籍于鄜延路延安府经略安抚司后,不再是延安的地方户籍。韩世忠家族的其他人员,仍然是居住在延安的土著居民。

5.浙江绍兴市郊坡塘村“会稽金石博物馆”藏韩世忠家族人员墓志铭记载:

《宋朝奉郎知泰州军州事韩彦纯墓志》载:“公讳彦纯,字子厚,家世延安人,故太师忠武蕲王□犹子也。”

《故秉义郎知镇韩公圹记》载:“公讳沂,字咏之,延安府延安县人。南渡后始徙居越。曾大父庆……大父世良……父彦纯……。建炎间逆虏为乱,太师蕲王讳世忠,实公之叔祖父也。”

韩世忠的侄儿、侄孙两方墓志铭,同样记述韩世忠家族是延安人。建炎年间(1127至1130年),韩彦纯、韩沂追随韩世忠南下,后居住在越(今浙江钱塘江下游)并入伍担任下层军官,为南宋立国做出了贡献。

三、陕西省、延安府、绥德州、延绥镇地方志记录

(一)明、清三部《陕西通志》记载宋代韩世忠家族籍贯的内容:

1.明嘉靖《陕西通志·卷三十》“延安府”条载:“宋,韩世忠,字良臣,延安府人。”

2.清康熙《陕西通志·卷十九》“选举”条记载:“韩彦直,延安人。登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3.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三〇·选举》“进士”条载:“绍兴十八年王佐榜,韩彦直,延安人。”

明清三部《陕西通志》,与国家历史文献保持一致,记载宋代韩世忠家族的籍贯是延安人,但没有记载具体是哪一州、县。

(二)明清三部《延安府志》、万历《延绥镇志》、清顺治本《绥德州志》记载内容:

1.明李延寿主修的弘治《延安府志·卷一·肤施县》“武宦·人物”条载:“韩世忠,为中兴名将。”“韩彦直,屡进工部尚书,兼知临安府。屡进谠言,后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公尝扩宋朝事,分为类目,名《水心镜》,凡百六十七卷。”

明弘治本《延安府志》明确界定韩世忠父子的籍贯是延安府肤施县。明代延安府管辖绥德州,在“绥德州”条中没有韩世忠、韩彦直的任何记录。

2.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郑汝璧撰《延绥镇志·卷五》“乡贤”条载:“宋,韩世忠,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隶赤籍。”“韩彦直,世忠子。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调太社令。”

万历时期,《延绥镇志》明确记载韩世忠、韩彦直是延安人。

3.清康熙《延安府志·选举志第七》“进士”条载:“宋,韩彦直,延安人,官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有传。”“武职”条载:“宋韩世忠,延安人。”

康熙《延安府志·人物志第八》“列传”条载:“延安府,宋,韩世忠,字良臣,彰武军人。子彦质,为两浙转运判官。次子,彦古,户部尚书。俱有名于世。”“延安府,宋,韩彦直,字子温。世忠季子,以父任补右承奉郎。绍兴中登进士第,调太社令。”

康熙《延安府志·秩祀志第五》“陵墓”条载:“清涧县,韩信母墓,在县北五十里官山岭。土人讹传。”

清康熙时期,《延安府志》一致记载韩世忠父子为延安人,在“绥德城”条中也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同时,对于清涧县北50里的管山岭,传说有汉代韩信母墓,明确认定是地方住户的讹传。

4.清嘉庆《延安府志·卷二十六·吏略一》“将才”条载:“宋韩世忠,延州人,见传录。”

嘉庆《延安府志·卷二十三·吏略一》“进士科”载:“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王佐榜,韩彦直,延安人。”

嘉庆《延安府志·卷五十·转录二》“肤施县名人”条载:“宋韩世忠,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薨。”

清嘉庆《延安府志·卷九·舆地考一》“保安县古迹”条载:“韩家湾,相传宋韩世忠故里。”

清嘉庆时期,《延安府志》明确记载韩世忠父子是延安肤施县人。同时,在“保安县”条记载说韩家湾村,传说是宋代韩世忠的故里。

5.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山西人王元士任绥德州知州,任上组织本地艾元复等10人采集史料,由郝鸿图(郝宏图)执笔撰写了约26.5万字的《绥德州志》。顺治本《绥德州志》距韩世忠时代500余年,是现存绥德州最早的志书,书中没有韩世忠、韩彦直家族的任何资料。

(三)清康熙时延绥总兵许占魁、屯田同知谭吉璁纂辑《延绥镇志》,首次在地方志中定格为“韩世忠,绥德人”:

清康熙谭吉璁《重修延绥镇志·卷四之一·人物志》载:“韩世忠,字良臣,绥德人。年十八,應延安府,兵籍。”

康熙《延绥镇志·卷六之二·艺文志》“辩”条载谭吉璁撰《韩王母墓辩》:“予治榆林之明年,以事往来于清涧之北五十里,为官山岭。岭之中有韩王母冢。《北盟会编》云:‘韩世忠,绥德军人。少时尝戏槊二郎山之上。此,宋史所不载。宜其母墓之不著也。则今之所谓韩王母墓者,其为韩世忠之母墓无疑矣。”

谭吉璁是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的江南才子,读书期间熟知南宋韩世忠英勇抗金的故事。青年时由贡选监生、国子监第一,授弘文馆撰文中书舍人,出任陕西延安府同知。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延安府管理延绥各路城堡兼理屯田同知,驻绥德城,任上重修《延绥镇志》。谭吉璁来到韩世忠弱冠时期驻守和战斗过的故地绥德城,在编撰《韩世忠传》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饱含笔墨,篇幅长达4040余字。或因过分钟情于韩世忠的感人故事,编写时以感情取舍文献,把历代国史、地方志“韩世忠,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的记述抛在一边,对孙觌《韩公墓志铭》舍半存半,改写为:“韩世忠,字良臣,绥德人。年十八,应延安府兵籍。”

韩世忠过世552年之后,谭吉璁重修《延绥镇志》中第一次抛开国史、国家级文献以及陕西、延安府、绥德州先前地方志,开启了韩世忠家族户籍是绥德的序幕。

同时,谭吉璁在重修《延绥镇志》时,在《韩王母墓辩》一文中,以孙觌《韩公墓志铭》为依据,轻率地推论说,清涧县北50里官山岭传说中的韩信母墓,无疑是宋代韩世忠母亲之墓冢。

(四)绥德州父老乡亲祭奠英雄、弘扬韩世忠事迹的举措:

民族英雄韩世忠是陕北人的骄傲,更受到绥德州父老乡亲的尊崇和喜爱。绥德地方的男女老少中,祖祖辈辈广为流传韩世忠的英雄故事。自谭吉璁重修《延绥镇志》,详细记述韩世忠一生的辉煌事迹后,绥德州的父老乡亲对韩世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谭吉璁在《延绥镇志》中记载韩世忠是绥德人,更激发了城乡百姓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所以,逐渐地为韩世忠建祠、立碑,加大宣传和弘扬的力度。

一是在绥德城南10里“一步岩”地方,打造祭奠韩世忠的圣堂。

2017年,韩学亮在《绥德古代碑刻》一书中载:由葭州知州凌树棠撰文、绥德州知州江士松篆额、绥德州增生张颖超书丹、议叙九品庠生梁桢督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立的《重建蕲王庙碑记》载:“宋韩蕲王,绥郡人也。绥人相传,来远门外(南门外),有王故址。国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署绥牧书公世禄(乾隆三十二年职绥德州知州),始建祠于城南十五里之一步崖。甲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秋仲,江友竹刺史以职满赴部□□□□□。籍众擎,三阅月捐赀千计,择公正首事州庠生、议叙九品梁桢专司其事。是冬,先于祠前建石坊二,……并议祠旁永寿寺祠东添建客舍三楹,碑房三间,择吉于乙巳春仲兴工。”

清光绪《绥德州志·卷八·艺文志》“碑记”条载李继峤《重修宋韩蕲王庙碑记》:“《宋史》载王伟绩甚详。……里人之祀王也,止于学宫、乡贤,其他未有专祠。州牧舒公始作庙于此山之上。大中臣毕公谓祀王之意,立懦教忠,附浮图非宜,命州守吴公专立一祠。乃募资鸠工,岁甲辰为王箍洞一所,前复为抱厦,又前为山门。……余曰:‘王,绥人也。绥人祀王,作此庙于此山,即使制更小,亦王所乐凭依也!又有议者曰:‘王之墓遥在于浙,浙人庙祀王甚谨,王岂犹眷绥乎?余曰:‘眷绥甚!季札有言,骨肉归于土,命也!或魂气,则无不之。去此山南八十里,王之母墓在其巅。王之忠之至,岂不孝之至?”

碑文记录:自谭吉璁知绥德州95年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杭州人舒元烺任绥德知州,在城南一步岩增修了祭奠韩世忠的祠庙。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江苏镇江人毕沅职陕西布政使,命绥德州知州吴忠诰为韩世忠专立一祠。于是筹集资金,招募匠工,并箍洞一所作为山门,前复为抱厦。绥德州的父老乡亲认为,韩世忠的老家是绥德,修筑的寺庙狭小,但蕲王过往有个落脚的地方。蕲王墓冢虽在浙江,但英雄的灵魂无所不在,况且韩世忠的母亲埋葬在绥德州南80里的官岭山,蕲王孝顺母亲,一定要回来看望。

道光十七年(1837年),北京大兴人江士松任绥德州知州,非常热心地方文化事业,重修韩世忠庙,增修乐楼,刻立牌楼,上题“韩蕲王故里”,正面对联为:“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宋室功迈汾阳。”横额:“中兴佐命。”极尽赞赏韩世忠的功绩。一步岩成为绥德老百姓拜谒、祭奠韩世忠的圣地,也是聚会、看戏、娱乐的场所。

二是继江士松30余年后,同治七至八年(1868至1869年),湖南人成定康任绥德知州,任上看到一步岩蕲王庙破败不堪,便筹集资金,在城内修建蕲王庙(今县公安局家属住宅小区),内立木牌,刻写韩蕲王之神位,予以拜祭。

清光绪《绥德州志·卷八·艺文志》载成定康《新建韩蕲王庙碑》。碑文载:“余以巡道统军驻营绥德,防(访)王之祠而谒焉。询之父老,称‘王之祠在一步岩,王之故里也。日久倾颓,沈沦蔓草。爰捐廉俸数百緡,购宅城中,敞其轩楹,崇其殿宇,祀王木主,享以馨香。王如有知,当亦有生不逢辰之叹也。”

三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进士出身的孔繁朴任绥德直隶州知州,遵照清政府令各省、府、州、县编写志书的通令,又一次重修《绥德州志》。孔繁朴亲自任监修,翰林院庶吉士、候选道高惟岳总篡,调集分篡、考订、校阅、校刊、采访、缮书等73人组成浩大的编写班子,修成8志66个条目42.68万字的光绪本《绥德州志》。实属人才汇集,阵营庞大,框架完美,条目齐全,编撰严谨,内容丰富。《绥德州志》的面世,开创了绥德州历史文化的新纪元,为后人了解、研究、弘扬地方文化,造就了千古不朽的文库。

光緒《绥德州志》中,撰写班子完全以“韩世忠为绥德州人”的身份,广为搜集民间传说,全面加以记载。翻阅光绪本《绥德州志》学校志、人物志、艺文志,在7个条目中记载了韩世忠、韩彦直、梁红玉的事迹,较谭吉璁编《绥德州志》新增了许多内容,进一步加速了传播的内容和速度。因此,清朝末期,“韩世忠是绥德人”,已成为绥德州官府与民间的共识,并深深地沉淀在人们的心里。

四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绥德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弘扬、宣传历史文化中进一步以“韩世忠是绥德人”为基准,加大了对韩世忠辉煌事迹的宣扬。

在县级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绥德县”条记载:“城南宋墓,位于名州镇街,宋代。俗称‘韩王墓,封土呈长方形,边长15米,宽约5米。墓前有尖首碑一通,已泐。”同条记载:“蕲王庙,田庄乡一步岩南侧,清代。俗称韩世忠庙。韩世忠(1089-1151年),陕西绥德人。抵御西夏及抗金有功,病卒后追封蕲王。庙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绥德知州舒元烺建,晚清修葺。石牌楼四柱三间三楼式,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现存清代题刻3处,碑碣9通(方),1985-1986年维修。”新编《绥德县志》记载与此相同。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清涧县”条记载:“韩世忠之母,位于石咀驿镇慕家河村,北宋。韩世忠,陕西绥德人,南宋抗金名将。其母卒于北宋晚叶。今封土已平。原有石雕像等,散佚。墓地尚存民国初年碑石一通,园首,方座。碑文记载重修韩世忠之母墓等事宜。”

新编《绥德县志·第十六卷·艺文志》“民间传说”条载《韩世忠降野马》文章,其中记载:“南宋民族英雄韩世忠,籍贯今绥德县崔家湾镇纸坊沟村人。”

新编《绥德县志·第二十卷·人物志》“古代人物传”条载:“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北宋绥德(今崔家湾镇纸坊沟村)人。”

新编《榆林地区志·卷十一·人物志》载:“韩世忠,陕西绥德砭上人。”

绥德无定河“千狮桥”东头,矗立了韩世忠的塑像,与万众千民日日相伴。

韩世忠籍贯是北宋延安府肤施县,应募彰武军后,曾御边驻守延绥15年。绥德作为陕北地区文化发达的地区,弘扬古代历史文化,宣传自己英雄的光辉事迹中,极尽努力,走在了各县的前列。韩世忠的故事,广泛地流传在绥德县城、乡间的百姓之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韩世忠的英雄形象,已成为绥德男子汉的化身;韩世忠的英雄气概,已成为绥德民风的榜样。绥德人因民族英雄韩世忠而深为骄傲。

地方志书,真实是灵魂。地方志书记载的历史内容,必须真实。《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记载“韩彦直,本贯延安府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祖为户”,是判定宋代韩世忠家族籍贯的终极证据。因此,当今延安、绥德,以及相关地方,在做好宣传、弘扬陕北英雄韩世忠父子的同时,方志部门应该进一步组织专家学者,展开对宋代韩世忠及其家族的深入研究,对其籍贯问题达成共识,并在今后编写方志中,加以订正,以期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责任编辑:魏建国

猜你喜欢

韩世忠绥德籍贯
绥德站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七十年成果丰硕
兵王韩世忠(五)
兵王韩世忠(四)
绥德怎不名天下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摄影作品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村居
袁崇焕的籍贯
对《浙江文学史》中施耐庵籍贯表述的质疑——与王嘉良等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