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总论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4-04-14王爽董淑欣张圆鹏贾雪峰

知识文库 2024年6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专科教学法

王爽 董淑欣 张圆鹏 贾雪峰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22级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60名,并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参照、研究两组学生各30名,2022年9月—12月期间分别给予传统教学及情境教学,两组均完成一学期教学,并对比教学效果(包括考核能力、专科能力、实践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研究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专科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一学期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一学期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病例选择及考核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增加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并促使其专科能力水平及考核成绩提升,对培养临床专科人才有积极影响意义,能提高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值得被进一步运用推广。

为了与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相适应,需要持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以便满足将来临床岗位对人才深层次能力的需求,这对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其人文素养及岗位胜任力等,以及对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康复医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属于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的学科,而且伴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临床康复医学所涉及的技术与技能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作为实验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材的内容。这种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感受不够重视,因此不能将实习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也就相对忽略了实习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以及对实习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学习完之后,学生一般都会对教学的内容失去了兴趣,而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比较抽象。随着临床康复学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而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实习生独立思考、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最终达到高层次的临床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本研究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临床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以期获得满意预期,并为教学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2022级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60名,并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参照、研究两组。其中参照组男13名(43.33%),女17名(56.67%);年龄19~24岁,均值21.05±1.33岁。研究组男14名(46.67%),女16名(53.33%);年龄19~23岁,均值21.01±1.31岁。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2022级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2)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积极参与教学培训;(3)教学完成后均参与教学质量评估及考核。

排除标准:(1)教学途中离开及退出者;(2)家庭变故或参与其他研究者;(3)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已划分为物理治疗方向、作业治疗方向或对康复方向缺乏兴趣者。

1.3 方法

两组学生临床康复实习时间均为一学期,带教老师均具备带教资质,即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获得中级职称,且带教老师近3年均从事康复专业临床治疗工作。

参照组: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总论教学,主要为教师通过板书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并在理论教学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查房演示,学生进行观摩;带教老师结合大纲规定的病种,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康复门诊患者;带教过程中老师全程参与并积极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同时,带教老师演示治疗技术,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短暂的实践操作,并由带教老师观察学生操作,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集中处理。

研究组: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下进行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总论教学,主要包括康复护理基础知识、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管理。具体方法:(1)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情境,并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同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于知识衔接,同时给予学生更好的情境体验,并提升教学质量;(2)情境式教学。①学生分组:提前发布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预习,以了解教学内容;同时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包括患者组、康复医生组、物理治疗师组、作业治疗师组、言语治疗师组和心理治疗师组;然后设置不同教学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接诊开始逐步完成医疗服务操作,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同时将相关康复技术进行运用,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②第一阶段:带教老师根据案例教学内容,选择一名临床较为典型的住院病例,带领实习小组进行查房,让学生能面对面地接触患者,询问患者的病史及查体;待查房结束后,带教老师要求学生将该病例的现病史、既往史及住院后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汇报,实习小组围绕病例资料展开讨论并进行诊断和康复,带教老师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进行整合与讲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③角色互换:在展开情境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更换学生分组,从而使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并掌握不同角色的操作技能,从而全面提升专科能力;④学生评价:随机抽取每个学习小组一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并互相点评各小组表现的优缺点,若有不同观点可以进行相关辩论,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与掌握力;⑤教师评论:教师根据所有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并将错误观点、错误操作技能进行明示,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同时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充分引导,以推动学生思考问题,并掌握教学进程;此外教师还要定期根据学生的反馈展开教学方案调整,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3)情境式教學示例。在进行脑卒中康复教学过程中,先将学生合理分组,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康复技能,如肢体按摩、良肢位摆放等,最后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学生做总结发言,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1.4 指标观察

(1)考核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相同内容的理论知识问卷及操作考核命题,满分均为100分。

(2)专科能力。自制调查量表评估学生专科能力,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包括自主学习、口语表达、团队协作、临床联系实际、归纳总结、实际操作及思维判断能力。

(3)CTDI-CV量表评估思维判断能力,满分420分,210分与280分分别代表负性及正性思维能力。

(4)实践能力。两组教学前及教学后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讨论参与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每项100分,得分越高实践能力越强。

(5)教学满意度。采用通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病例选择及考核形式进行评估,各项100分,≥90分为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对比

教学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专科能力评分对比

教学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专科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实践能力比较

教学前两组实践能力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教学一学期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研究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教学满意度

研究组教学一学期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病例选择及考核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康复医学是一门对多种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进行研究,对其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有规划的康复,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包括了多种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要求学生把以前学习的基本理论与临床理论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从而让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了解。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简单地给学生讲解某种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这种方式与实际的应用相分离,学生对这些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忆,不能完全地理解。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几年,随着多媒体的运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然而,却在根本上并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只是将抽象的康复医学理论具象化,方便了学生的理解,然而,学生依然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足。此外,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总论是一门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较多的实训操作。但是,在高职医学教育中,教学时数较少、教学计划安排过于机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因此,怎样才能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从而使其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在不断改进问题的同时,许多新的教学方式也逐步被运用到了临床康复学概论课的教学中。其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功能对教育教学进行了优化,能够达到图文并茂、色彩逼真、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情境教学法属于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可以创造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情景,将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及社会信息进行整合,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新的学习情景之中,持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各种刺激,进而引发他们的情绪与体验,最终实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认知的目的,这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此外,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播放与临床诊治实践有关的精彩教学短片、图文并茂的PPT等方式,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典型的临床案例进行引入并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况下,得到丰富的感性资料,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参与意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乐学”的教学模式,“学”“做”“参与”“体验”和“学”相结合。与此同时,也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发现并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这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培养创新医学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情境”的教育观是一种“以质量为本”的综合性的教育观,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所以,从其综合的角度来看,参与式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在人格、知识和能力三个层次上的全面提升,而不能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的片面发展,这也是情境教学法具有多样化和多维度作用的原因。本研究中,研究组教学一学期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一学期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病例选择及考核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从该结果看出,情境教学法能提升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及满意度。分析原因: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并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这样在沟通的时候,就可以知道问题的所在,然后学生要自己去解决,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中,自己的情感也会融入其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会真正明白护理工作的价值。在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关注会更加深入,从而有效地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而本次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研究组教学中,并以传统教学的参照组为参照,结果发现带教后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专科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结果表明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总论教学中具有显著价值,有利于学生临床康复医学专业知识的养成与提升,更适合应用到临床康复医学专业教学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增加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专科能力水平及考核成绩提升,对培养临床专科人才有积极意义,能提高临床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满意度,值得被进一步运用推广。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STM联合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康复医学课程中的教学探索”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B1423158。

(作者单位:1.佳木斯大学;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通信作者:董淑欣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专科教学法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