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主体间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导向

2024-04-14栾云镪韩奕皇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栾云镪 韩奕皇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从三湾改编的支部建在连上形成的红军政治制度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以此形成“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重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现代主体间性为我们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让思想更好地为群众所掌握提供了可行思路。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的理论追问

主体间性又被称为“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家胡塞尔为摆脱主体形而上学的束缚所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人对现代社会中多种人际关系的理性反思和话语追问,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主体,主张用对话理性和交往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1)周巧生、骆平:《主体间性理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胡塞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认识的“共同性”,是“我”与“他者”通过交流在认识上达成的相符合和相一致,使“我”向“我们”发生话语转化。胡塞尔指出:“内在的第一存在,先于并且包含世界上的每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2)张浩军:《主体间性与构造:论舒茨对胡塞尔的批评》,《哲学研究》2018年第3期。中外许多哲学家针对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补充或者反驳。Martin Heidegger从本体论的视角出发,认为主体间性根源于存在(existence)本身。主体间性是“我”与他者(即对象间)交往之中的意义的互动,主体与客体二者处于存在的“共在”状态。Jurgen Habermas则从交往行动理论视角进行阐释,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实现了“我”对“自我”的超越。在某种意义上,交往双方既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同时也是主客融通的集合体。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页。。当今互联网以其自身优势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使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方法、内容、成效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4)杨其虎、石爱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述评》,《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将主体间性引入思政课教学,构建平等对话与互动交往的教学平台,充分体现着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统一(5)肖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本文所强调的主体间性正是主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话语传达和相互理解所达成的彼此间的共同(共在)意义,在主体间互动互融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关系范畴。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的特征显现

国内思想界一直关注主体间性的哲学发展动态,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如何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改进教育理念。我们认为现代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存在绝对对立,而是作为双主体存在,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互为主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符合平等、理性、包容、宽和、互信等交互性交往特征,这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是一致的,彰显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主体——客体——主体”的基本范式(6)焦艳:《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4期。。有学者认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在包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二者不是施加与接受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双主体)通过现有教材、课程与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行双向交互,旨在积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使其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因而,将主体间性引入思政课教学,构建平等对话与互动交往的教学平台,充分体现着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统一(7)肖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主要表现为三种特性。

(一)主体间交往的互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界限被打破,使得各自角色可以灵活切换并自由组合为主体。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的启发,提高自身教育本领,改进教育方法。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掌握知识,将知识吸纳到自身体系之中,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品质。教育中的不同主体可以聆听各自意见,即便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甚至完全对立的观点也完全能欣然面对,因为彼此进入到对方的语义空间中,认识到他者是理性的主体,双方以理性方式交往。

(二)主体间交流的平等性

平等是主体间性理论的构成内核。主体间性交往的实现方式是对话,想实现二者顺畅交流的逻辑前提便是双方地位平等。平等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实现成功交往的逻辑前提,也是有效避免强弱不均导致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在交流中的话语权不平等的境况。这种平等不是一种绝对的平等,因为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本身具有多元价值立场,这里的平等侧重于双方对话中采取的话语态度,以谦和、儒雅、容纳的姿态打开对话通道,能够真正公开、彻底敞开心扉,反过来交往双方不可能达成相一致或接近的共识。

(三)主体间交互的理解性

主体间性理论尊重并承认主体间存在的差异化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个体化表达。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姿百态的,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也会保留不同看法,不同主体只有从共同的生活场域下或者在同样条件规则的约束下才能达成一定的共识,这样的共识才能被赋予道德上的合法性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主体间存在的共识性强化了这种主体间的共识度、接受度和合法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客观要求主体间彼此互信、相互理解,在和谐融洽的交往实践中承认对方,实现各自价值(意义)域的重叠。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的价值蕴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互动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因此必须一刻不停地坚持时代导向、学术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得以规范化、人性化,在新时代的出场语境下发生调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多向交流、沟通与互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能够更好彰显人的价值关怀,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更好彰显人的价值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是人,本体尺度归根到底还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持续不断地以“造血”的方式完成对人的自我改造。因此我们当然可以说,“大写的人”“丰富的人”“整体的人”“真实存在的人”都属于教育的范畴(10)胡春光:《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但是,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度看重教育的阶级性,遮蔽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曾经片面强调自上而下的价值灌输,理论上僵化的思维模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负面倾向。而且,长期以来学界对“灌输说”“施加论”本身存在一定误读,过于强调阶级权力的强制性和教育者的主导性,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落脚点,以及培养人的本质规定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容易将“原理”“方法”“本质”混淆、捆绑,形成了许多抽象而空泛的行为律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是促进人的自我提高与完善,是向人性本质的回归,主旨在于促进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一致。“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侧重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由“人的空场”转为“人的在场”,看到“走进人是过程,发展人是目的”(11)曾文、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看到人、走进人和发展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对人的本质的挖掘应该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过程、方位、原则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需要随时注重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和人文关怀的浸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就是回到现实世界中人的客观存在,出于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尊重,关注人自身的主体性价值选择,关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提供不竭精神力量。因此,回归主体间性就是重新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价值关怀之间的桥梁,使我们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追问,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主体间存在规定的反思,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性把握。

(二)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界曾经一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主客对立的教育样式,主体中心或者客体中心都没有透彻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运作方式。一是过度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教育话语被教育者垄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教育者的“独角戏”,受教育者在这种缺乏众人同台的环境下往往陷入“失语”的窘境。教育者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成为吸纳知识的容器。二是受教育者能动性和主体性的丧失。马克思认为,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在实践中发挥能动性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身的认识能力得到提升,认识的结果从不充分到完善飞跃,并最终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过渡。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统一。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生产大量简单、机械的知识,无法使教育对象自发生成生动可感的认识,这种缺失会进一步强化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对交往实践的漠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这种交往的广度、宽度、尺度和深度都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单向式的思政课教学交往形式呈现出程式化、低效化、工具化特质,无疑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实践的良性发展。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性的信息传导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影响下能动地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既需要重视施教者,也要考虑受教者。人们常说教学相长,教育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教育的主体间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否定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凝聚人、发现人、调动人、激发人、体现人,主体间各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是向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化“被动灌输”为“解释接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效果,将精神形态与行为状态统一起来,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体现人本性,更加富有生动性。

(三)更好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4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使人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14)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理论来源于生活,脱离实践的理论有名无实,缺乏实践的体验难以被人深刻感知。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15)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页。,一切教育都要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人与现实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现实生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完整真实。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掌握群众,就是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让群众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感知真理的力量。因此,真正的教育绝不只是满足于对知识技能的强调,而应该充分尊重和满足人的主体性的现实需求。倘若一味追求教育内容的精细化、课程的专门化,不仅不会达到育人的目的,反而会因缺乏鲜活人文气息和生硬道德说教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只有真正走进并融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才能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好的教育不只是强调教育的理想化规训。理想化教育侧重“抓取典型”或者塑造“精神榜样”,将教育投射于“高大上”的精神对象之上,这样的做法在现实中难以使教育对象广泛接受,容易遭遇假大空的责难和诟病,无法从内心唤醒受教育者的真情实感,也就无法真正将意志品质内化于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曾经一度被视为政治工具属性,过于强调对社会道德规范功能的追求,不利于人的潜能的完全释放。随着“回到现实生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价值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更加凸显了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生活需求,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尊重。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进程中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观念的集合体,而是复杂的矛盾体,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规制,需要不断拓宽新的研究领域,深化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了解,展现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尊重现实中的人的主体性地位,增强人物质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满足“平衡和充分”变化发展中人的实际需求。而要想达到这一点,都需要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加立体的美好生活相互适应、相互衔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就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以对人的关怀为价值旨归,不断缩小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所需道德水平的差距;就是要树立主体间社会实践意识,使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从高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的实践步履

现代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更加突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性,更加凸显教育环节的交互性,更加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紧密衔接。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育人的有效性,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的意识,提供满足受教育者实际生活所需的内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水准,充分激发主体间的主观能动性。

(一)树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对话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要求师生通过主体与主体间平等的交流互动,达到相互理解、彼此认同”(16)俞锋:《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构建》,《江苏高教》2016年第3期。。这种相互理解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要求主体与主体实质上的尊重、认可,能够从对立走向对话,达到价值层面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在思想、行为、地位、表达能力上都应具有平等性或者共通感,也只有真正在一个真诚、平等的层面,交流与对话才有可能实现。一方面,教育者要尊重主体间的差异性,建立共在、对话的师生关系。打开话语权限,把麦克风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进行提问。以对话和引导代替强加和独断,探讨过程中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做好学生引导人,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结论。另一方面,要通过“换位”和“移情”,走进学生心灵,觉察其内心真正的想法,最大程度调动他们参与思政课的情绪。不过,这里讲的平等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课堂中的绝对对等,或者要求教育者放弃教育的话语地位,这种理解有失偏颇,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教育的规律。教育者角色定位不能偏离“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育人目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任务要求教师始终当好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我们强调平等性也是为了更好激发主体间的自主性,让思政课不再满堂灌,真正建设成为“学生爱听、终身管用”的“金课”。

(二)提供满足受教育者实际生活所需内容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力、生命力就在于它所处的时代场景之中,不能背离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需要,时刻去反映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并“积极帮助引导个体生命的超越”(18)卢岚:《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归因与超越》,《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以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引导教育对象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的社会生产与文化生成的实践,对社会实践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它所传导的价值观念也应该是根植于而不是脱离于生活的,总是与生活命运与共、水乳交融,同时也是能够在实践中被检验和运用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9)《“‘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第3版。,这就需要我们建构符合受教育者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精心选择制定贴近生活的内容。一是要让内容取材于生活,有人间“烟火味”。素材源于生活,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前提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地质大学通过“万里河山认识中国”展示了“地理中国”,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在世界格局中筑起粮仓”展示了“耕读中国”,武汉纺织大学通过“编织更美好的未来生活”展示了“尚美中国”,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在开往未来的时代高铁上”展示了“速度中国”,取得了好的育人效果。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渗入并反哺对客观世界的价值体验。真理总是越辩越明,除了理论上探讨,还要在实践中去感知和领悟。教育者通过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参加思政活动,让教育对象通过“身体在场”获得生动可感的价值体验,从而触发思想到行为的转化,这比单向传递的知识更为灵活生动,也就是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三是通过显隐结合达到理想效果。这里的显隐结合就是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配方先进,工艺精湛。显性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性教育是显性教育的延伸,更多是潜藏在课堂背后的“宏观性主导”,通过外部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结合就是通过“手段隐性”实现“目的隐性”,达到效果显性。如很多高校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慧课堂,在春风化雨的渗入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入脑、入心、入情。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水准

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20)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1-675页。。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身心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的精华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在个体身上的演绎、传承和复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根植于生活,那么一定受到生活制约并作用于生活。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上天”又能“入地”,好的教育者总是能把天边的大事讲成身边的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21)《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人民日报》2020年9月19日。。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从不提供现成的方案,而是需要根据本国国情去探索。“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22)樊欣:《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宝贵经验——析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6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走出来的。因此,光靠理论上的说服是不够的,更要从实践中去说明,而中国如今的飞速发展恰是马克思主义好的中国证明。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中,立足于现实社会进行生活化的教育。思政课教学中再深奥抽象的理论问题都一定来自现实。追问现实就是要把抽象的理论命题变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实际问题,使受教育者体会真理的强大说服力,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提高实践课教学水准。用好、用活、用新革命老区、企业社区的育人资源,通过参与考察、实地调研、跟踪采访等方式,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进一步体会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四)激发教育主体间的思想能动性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人。人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确证自身价值。因此,回到教育的本质只能是重新发现人、认识人,一切以人为逻辑起点。而对生活中平凡人的重新理解,就是从本体论意义上对人的生存价值进行哲学反思,与人对话就是与人所处生命世界的有效对话。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不是重学习知识,掌握工具,而是触及灵魂,形成思想,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使人在已有的规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出自己的新规定性来”(23)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说服人的依据除了真理的力量还依靠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来自于教育者,通过言传身教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力量。即把人从一切束缚人的现实状况中“拯救”出来,把人生意义从被遮蔽中阐释出来,实现对人生存本来面目的哲理还原。这要求普遍性和先进性相结合,低层次欲望与高层次人格相衔接,既要回应关键少数,又要面向绝大多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方,教育者要以打破圈层式交往结构为切入点,以协商疏导为突破口,努力与受教育者交朋友,成为他们心中的良师益友。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内容的选择者和实践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随着主体间能动交往的持续进行,主体间双方的关系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是传者和受众那种单一样态,而是变为交融和包容的有机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种双方能动的转换下,与人的幸福、自由、全面连接,与人的最高(终极)价值连接,完成由“自然人”到“自为人”的转变。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