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辐射的“PET/CT”非查不可吗

2024-04-08王欣璐

祝您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核医学医师人群

受访专家

王欣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影像中心(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学会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分会主任委员。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PET/CT”在临床检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临床肿瘤检查一项不可或缺的手段。“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全面发现病灶,精确定位及判断病灶良恶性,故能早期、快速、准确、全面发现病灶,是目前国际上较领先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

现在,很多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辐射防护的警惕性过高和认识性不足,认为做这个检查会受到大量的辐射影响。患者本身未患肿瘤或情况不严重的,经常接受PET/CT检查可能会增加患肿瘤或加重病情的风险,因此,不少患者对PET/CT检查过于担忧并拒绝该项检查,做完PET/CT检查的患者甚至会因被误会携带大量辐射而惨遭身边人“嫌弃”。那么,PET/CT检查有必要做吗?会因辐射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 辐射低于增强CT

人的身体所受的任何辐射,几乎总是不只涉及一个器官或组织,所有器官或组织也不一定受到相同剂量的均匀照射。因此,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辐射量常为有效剂量,是为了便于估算辐射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它不仅与辐射沉积在人体中的能量多少有关,还与射线的种类和沉积的器官有关。

PET/CT检查对人体的辐射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CT检查对人体的辐射,一方面是检查过程中服用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辐射。一次PET/CT检查过程中受到的总有效辐射剂量在10毫西弗左右,与其他放射性检查相比并不高,如做一次胸部CT受到的辐射约8毫西弗、做一次腹部或盆部CT受到的輻射约10毫西弗,甚至临床上常规应用的增强CT一次检查辐射剂量也有10—14毫西弗。检查常用到的显像剂为氟-18 (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其半衰期较短,约2小时,而整个检查持续时间也正好约2小时。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当量随着时间及距离的延长而降低,检查完成后,体内的辐射剂量会明显降低,达到安全的剂量水平。有临床研究指出,使用18F-FDG显像的患者对公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1毫西弗/年的剂量限值,因此不必过度担心该检查对周边人群造成的辐射影响。

网上曾流传“做一次PET/CT检查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研究表明,正常自然环境下,人体1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为3毫西弗左右,高海拔地区和经常乘坐飞机的人群受到的剂量会更高些。由此可推断,每接受一次PET/CT,相当于暴露在自然环境下3年左右,远不到30年。

▲ PET/CT的优势不容忽视

PET/CT在肿瘤检查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对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素有“查癌神器”之称。PET/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代谢异常病灶,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由此可见,PET/CT可用于多次连续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的体检人群,或有肿瘤家族史的50岁以上人群。对于有肿瘤家族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有癌前病变的人群,比如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直肠息肉等,长期患病并出现症状加重,以及肿瘤疑似患者,都建议进行PET/CT检查。

此外,PET/CT在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癫痫的病灶定位,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鉴别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比如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心肌活力等都有广泛应用。

▲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禁食4—6小时。

(2)携带好以往检查资料,以便医生查阅。

(3)检查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肌肉对葡萄糖的过多摄取影响图像质量。

(4)检查前一天晚饭进食高蛋白、低糖饮食。

(5)排空肠道,尤其是胃肠钡餐造影的患者。但并不建议患者前往医院采取灌肠的方式,灌肠会对肠道产生一定刺激,在检查中产生均匀的放射性增高。

(6)糖尿病患者须提前与医院联系,以控制血糖浓度。

▲ 做好3点避免辐射影响

(1) 多喝水。检查后尽量多喝水,以利于18F-FDG的代谢而排出体外。

(2)检查当天尽量不要接触孕妇和婴儿,保持1米以上距离。

(3)如有特殊情况,应主动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医务人员方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PET/CT检查

(1)孕妇及备孕期女性。PET/CT 检查时会产生辐射,虽然辐射不大,但是为避免对胎儿及儿童造成影响,孕妇和备孕期女性应尽量避免做 PET/CT 检查。

(2)剧烈咳嗽者。剧烈而持续的咳嗽会引起肺部及整个腹部的晃动,因为PET/CT检查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平卧15—30分钟,这类患者可能难以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从而使得图像模糊。

(3)血糖过高者。血糖浓度过高会影响 PET/CT 检查时所注射的氟代脱氧葡萄糖的分布和摄入。空腹血糖偏高,可以在核医学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降血糖处理;若血糖过高,建议检查前先到内分泌科就诊,待血糖稳定后再行检查。

(4)幽闭恐惧症患者。建议轻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可以在检查前熟悉环境,使用辅助工具,缓解症状,以便顺利完成检查。

(通讯员    韩文青)(编辑    周逸宁)

猜你喜欢

核医学医师人群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在逃犯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