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药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2024-04-08崔明超邵中一夏苗芬阮洪生钱旭武

中医药导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炮制中药基因

崔明超,邵中一,夏苗芬,阮洪生, 潘 萍,周 军,钱旭武

(1.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浙江 宁波 315500;2.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中药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与中医学有着密切联系且有着鲜明特色的学科。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物质和非物质的两种形式历经千年,既表现在主体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如对中药的信念、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也表现在客体化的文化制度、文化作品、本草典籍、风俗制度等。中药文化在世界医药之林中为何能独树一帜,传承发展千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笔者在“中医文化基因”[1]的基础上提出“中药文化基因”的概念,对中药文化基因传承至今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1 中药文化基因的内涵

1.1 文化基因“基因(gene)”一词源于现代生物学,指的是存在于细胞染色体上的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带有遗传讯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自基因的概念由“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提出后至今[2],基因的概念深入人心,其各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受此启发,美国的人类学家克罗伯(AlfredL 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3]于20世纪50年代共同创造出“文化基因”的新概念,认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存在着类似生物基因中可以交流传递的文化微单位。1976年,英国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自私的基因》一书中,仿照“基因(gene)”这个单词的结构创造出表达具有复制能力的“文化传递单位”——“meme”[4]。1988年,道金斯的学生英国人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ere)[5]在此基础上撰写了The Meme Machine(《谜米机器》)一书,进一步丰富了“meme”的内涵,并认为“meme”类似于生物学基因,会通过各种形式复制自己、传播自己。“meme”的概念得到人类学研究学者的逐渐接受和认可,从这一全新角度对人类文化开展了各类研究。

国内对“文化基因”的研究方兴未艾。“meme”最初音译为“幂姆(meme)”“‘谜米’现象”“模因”“幂姆”“觅母”“谜米”“敏因”“摹因”,后多意译为“文化基因”“沟通元”“思想基因”“知识基因”等[6]。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采用“文化基因”的表述,另外根据上下语境还多次使用“基因”“精神基因”“精神命脉”“根”“魂”等内涵与之相似的词语[7],使得文化基因走出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应用于哲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借鉴于以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文化基因概念开展中药文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其本质及其传承规律。

1.2 中药文化基因 中药与中医密切联系。《说文·草部》解释说,“药,治病草”;《说文·酉部》解释说,“医,治病工也”。因此,中医与中药在治病这一活动上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一般认为,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收、加工、炮制、制剂、防治疾病等,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及其成品的中国传统药物的统称[8]。中药理论自成体系,自身带有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烙印。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载体,“本草”逐渐独立成为一门学问。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体现古人对本草的探索、实践与总结,到《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阐述本草的四气五味、配伍七情等。后世不断出现以本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著,如《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一直到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一直是中药学发展的主题,中药学理论不断对中医理论完善和扩展,显现出其独立的特质。

正如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序中所言:“盖欲读经者,读于无字处也。”[9]这无字之处恰恰是需要潜心研究、耐心揣摩的中药文化基因。中药文化基因是指中药文化传统的核心要素,如其鲜明特色的思维方式、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追求。中药文化基因是中药的“魂”与“根”,是中药区别于其他药物的根本,对中药理论的构建与发展,对中药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形成,对中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张宗明[10]对“中医文化基因”提出较为系统的论述,揭示了其结构与功能,并认为中医一脉相承的独特思维方式(即“思维基因”)与一以贯之的独特的价值理念(即“价值基因”)两者相辅相成,如同生物学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构成了文化基因的精神内核。张洪雷等[11]进一步阐述认为,中医文化基因显示出重视生命、观物取象、追求至善等特点,只有在保证其有效传承的前提下才能完成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优化。

2 中药文化基因结构

中药文化基因的核心在于独特的中药采收、加工、炮制、制剂、防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故称为思维基因和价值基因。两者一体两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2.1 思维基因

2.1.1 整体思维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12]42人与自然界的草木、禽兽、矿物,形态各异,却同源于天地之气,若能洞悉天地万物的微妙阴阳变化,则能用以治疗人体疾病,是为中药。故在中药治疗疾病时,特别注意天时、地利、人为等各个因素的变化,以期达到天人相应的和谐状态。

古代先贤对本草药性理论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的认识也遵循整体观念[13]。本草大多来源于植物、动物等有机体,从现代的视角来看,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均是把整个中药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即系统论中的“整体取性”,关注点是其整体属性,并非仅仅某一个单体成分的作用,或者几个单体成分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制订药材及复方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在对中药进行现代研究时,切不可以偏概全,主观臆断,也应该采用整体思维,药性、药味、药效兼顾。如果把盐酸小檗碱当做黄连使用,就犯了用局部代替整体的错误。因此在中药研究中应使用组学技术结合现代数学及信息分析技术,研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协同发挥的整体作用。

中医药的整体观亦表现在面对同一诊疗对象,可能给出不同的药味进行治疗,“亦此亦彼”,具有多元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复方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其作用对象人体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产生作用关联。

2.1.2 象思维 《圣济经·药理篇》云:“天之所赋,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14]象思维自《神农本草经》开始至今,就是中药理论应用中最频繁、最广泛的思维方式。传统中药工作者以“象”为工具,根据药物色、形、气、味、体、质等外在之象,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类推、顿悟等方法与天地自然之象加以关联,将中药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进行标识、归类,取象比类,从而达到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目的,进而与中药临床使用相结合,形成“象-效”关系[15]。

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从象-效关系认识中药的功效特点,可谓事半功倍。如:中空的草木多可以利尿,如芦根;叶边长刺的植物可以祛风消肿,如两面针;叶中有白浆的植物具有拔毒功效;内血皮白的植物可通血脉;奇形疙瘩的植物可散结消肿。又如:自然界中藤类本草如忍冬藤、雷公藤、鸡血藤等蔓延缠绕,其形如人体络脉,故可通络;有的植物可以分泌白浆,如蒲公英等,形似乳汁,故可治乳痈;有的矿物质重沉降,如磁石、朱砂等,则可镇静安心神。络则通络,枝走四肢,梗通上下;花叶升散,凡子必降;等等。这些都是象思维的体现。

2.1.3 中和思维 中药治疗疾病的思维,并非“杀灭”“对抗”的模式,而是通过自身之偏性调节人身体之盛衰,达到阴平阳秘的中和状态。故《本草问答》云:“凡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设人身之气偏盛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盖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也。故神农以药治病。”[16]徐灵胎深得《神农本草经》之精髓,他指出药物治疗疾病的原理是“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即以偏纠偏[17]。

因此,中药治疗疾病时,其思维方式更加注重五脏六腑之间关系的和谐,注意“君臣佐使”用药的适度,这些处处体现着“执中致和”的思维方式。某些中药对疾病还有着双向调节调整至“和”的作用。

2.1.4 功用思维 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矿物众多,而能成为中草药流传下来的最重要原因是它的确切疗效。古代医药学家在认识人体、认识中药时,更加专注在整体功效、药性,注重于解决患者的现实问题,不局限于植物形态与成分分析。如同一味药,可以是来源于功效相同的多种植物。如石斛来源于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 mnobile Lindl.、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 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18]。虽然植物学分类不一,但是其功效相同,被认为是同一味中药。

象思维是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类推、顿悟等方法,有助于拓宽用药种类,阐述用药机理,当然,最终还是需要临床使用来验证功效。中药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学问。“象-功用”思维的联合使用,如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联合体系。

2.1.5 变易思维 变易思维指在处理中药中各种复杂问题时,注重寻求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比如药用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采药需考虑天时、地利、人为的影响;又如同一药材,用途不同,则炮制方法不同,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关注整个过程中药物成分及药效变与不变的关系。以上均是变易思维的体现。

《神农本草经·序录》有“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19]的记载。如从药材采收、炮制、制剂制备的全过程中,药物的形式、性味、功效、化学成分都可能发生变化。如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若直接干燥称为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而炮制加工后则称为熟地黄,性微温,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同一来源,却因为炮制方法不同,临床疗效不同,被视为生地黄、熟地黄两味中药,正是中药中变易思维的体现。

2.2 价值基因 传统中医的价值观,张其成[20]用“仁、和、精、诚”4个字来高度概括,包括医乃仁术、致中求和、大医精诚等。而中药文化基因的核心价值基因,在此基础上可以有贴近中药的新阐述,如“敬畏生命、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厚朴守正、严守药规、精益求精”等贴近中药从业人员的价值基因。

2.2.1 爱国济世 中药工作的价值追求尤其突出表现在爱国济世情怀。《灵枢·师传》认为医术“上以治民,下以治身”[12]146。如广州陈李济,仍然保留“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的百年祖训;汉口叶开泰坚守“叶家药号开业,只图国泰民安”的店训;武汉健民制药贯彻“寿世健民,崇德贵生”的仁心济世的理念;长沙九芝堂则因其“九州共济、芝兰同芳”的济世情怀而有口皆碑[21]。项松茂怀揣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创立了五洲大药房,后被日军所俘,面斥敌酋,以身殉国;海南南强药房创始人吴乾刚积极抗日,发展海南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22]。

2.2.2 仁心仁术“医乃仁术”是医药从业者重要的价值追求[23]。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24]。因此多家中药老字号以“仁”为店名,以“仁”为店训[25]。北京同仁堂一直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经营哲学,天津达仁堂奉行“达则兼善世多寿,仁者爱人春可回”的经营理念,无不包含着对仁心仁术的追求。

2.2.3 贵和尚中“致中和”本是儒家的思想核心,《礼记·礼运》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药学家在汲取“致中和”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药临床实践,建立了对“和”的全新认识,并成为中药核心思想的价值基因之一。《黄帝内经》就认为“中和”是一切生命维持平衡,延续生命的必要条件,如在养生方面注重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等“致中和”的中庸之道[26]。中药的价值观,同样体现出对“致中和”的追求。陈嘉谟《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讲到:“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27]例如炭药的制备,不及则无止血的功效,太过则性味尽失,要达到“炒炭存性”的适中状态。

2.2.4 精益求精“大医精诚”是药王孙思邈对“大医”提出的两方面的价值追求,其中“精”可以理解为中药工作者对医术及制药技术精益求精。昆明福林堂因“遵法炮制,精工修合”,被称为“药材业中之翘楚”;天津达仁堂秉承“只求药物真实,不惜重资,炮制之术,必求其精”而广受赞誉;广州敬修堂因“敬业修明、广施妙药”而享誉海外;上海雷允上因“允执其信,上品为宗”而驰名国内[21]。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中药“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追求还应该理解为对传统中药的继承创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代中医人应当而且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楷模。

“医,治病工也。”[28]《黄帝内经》也把“工”分为上工、中工、下工,提出中医从业者要努力成为上工[29]。从远古时期神农氏的“尝百草”到“医圣”张仲景,从“药王”孙思邈到明代李时珍,先贤为中药事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和精雕细琢也正是“精”的体现。新时代中药事业的发展创新,更需要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的追求。

2.2.5 诚实守信“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医药从业者必须心怀赤诚之心、诚实守信。在治学上要求真务实,绝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在处方用药上实事求是,切忌为了牟利过度诊疗;在药材炮制与制剂中,要依法炮制,良心制药;在对待患者上要真诚恳切、严守医密,不以虚言诳人,不以危言相恐,不以神方秘术炫世惑众[30]。

胡庆余堂以诚为本,“戒欺”经营,主张“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真不二价。山西广誉远奉行“非义而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辞”的经营理念。同仁堂、叶开泰、宏仁堂、宏济堂将“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奉为圭臬,叶开泰“尊古宜今,虔诚修合”,长沙九芝堂“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这些均是“诚”的体现。

3 中药文化基因的功能

3.1 维系着中药人的情感归属与文化认同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31]。中药之所以能自成体系,就是因为中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传统哲学的认可、对传统健康养生理念的赞同、对传统药物防病治病效果的信任。海外的华人华侨依然保持着对中药的文化认同、情感归属。

因其流传至今价,中药炮制技术、中药传统制剂技术等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是以彭银亭为代表,以净制、切制、炒制、蒸制、复制等工艺将中药材加工成可供临床调剂和制剂投料使用的中药饮片,“是药不丢,非药不用”“精制饮片,减毒增效”“一方一法,临方炮制”是其炮制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32],蕴含着丰富的中药文化内涵。

3.2 保证了中药的文化传承 中药文化基因既表现在主体化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如对中药的信念、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也表现在客体化的文化制度、文化作品、本草典籍、风俗制度等。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中药的传承与发展[33]。

如秉承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其手工制备方法“技法七绝”讲究道地药材、水飞修治、佐金煎煮、收膏火候、下硝时机、自然阴干、收固研兑,历经350年、17代而传承至今[34]。

从《神农本草经》中365味中药的诠释到《中华本草》8980味中药的注解,中药历经自然灾害、王朝更替、文化冲击,中药文化基因保证了中药保持其显著的特点,薪火相传、传承至今,中药理论在继承中发展,中药技术在传承中提高,并继续在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等各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3 影响着中药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药发展作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35]。传承与守正就是要延续中药文化基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组方精妙,药材道地,特别是其中马钱子等10味药材的炮制上,采用传统炮制的“砂烫法”,同时又结合现代科技制定质量控制体系,传承6代[36]。

中药学本质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以人为本的药学,具有生态药学、人文药学、整体药学的模式特点。

4 小结

在中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保持其本色,需要传承中药独具特色的“爱国济世、仁心仁术、贵和尚中、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价值基因,需要传承“整体思维、象思维、中和思维、功用思维、变易思维的”思维基因。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在守正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中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形式历经千年,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成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华夏儿女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中药物质保障和文化精神滋养。中药文化基因不断适应当代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对当下仍然起到启迪和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炮制中药基因
Frog whisperer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