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协力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2024-04-07

人民与权力 2024年3期
关键词:林田湖人大代表山水

编者按:

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绵延后世、惠泽千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长江沿线省市考察调研,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擘画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江苏因江而兴、因江而盛,长江大保护,江苏责任重大。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对此提建议献良策,共绘美丽长江新画卷。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科学技术部主任 龚绪龙:

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江苏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全力推动长江江苏段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作为自然资源系统参与该项工作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我参与该项工作的实践谈一谈体会和感受。

坚持重点突破,长江沿岸矿山环境问题得到根本好转。江苏在长江干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深入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共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13个,治理面积达1073.56公顷。通过生态治理,昔日大面积裸露的废弃露天矿山重现绿色生机,消除了采矿滑坡崩塌等隐患,打造了一张张独具江苏特色的矿山生态修复“新名片”。

坚持系统治理,大幅提升长江沿线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水平。实施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受损的生态系统开展系统治理,解决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生态源区山体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空间碎片化、生态廊道岸线占用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和有效转化。

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探索长江经济带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长江江苏沿岸一直以来是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地,在“3060目标”指引下,围绕助力清洁能源替换、节能减排,近年来持续加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深部干热岩资源等多种类型绿色清洁地质能源勘探开发,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及地质碳封存潜力调查与关键技术攻关,在泰州探获温度155.21℃干热岩,首次证实了苏北盆地蕴藏干热岩资源,建成了江苏首个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项目,对我省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减排降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展望未来,在不断推动长江自然生态保护修复的背景下,建议进一步挖掘修复长江文化资源,尤其是长江地质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修复,将相关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进行系统整合打造长江地质文化长廊,使之成为国家长江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的内涵。

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化公司党委书记 张春生:

作为一名沿江国有石化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国有企业要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更好发挥“大国重器”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努力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落实长江大保护的自觉行动,当好长江生态修复的先锋队。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必须提高站位、转变观念,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保护修复长江生态为前提,助力根除长江污染隐患。秉持“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的理念,加快实施近零排放改造各类项目,坚决“不让一滴油和一滴超标污水进入长江”。持续推进长江岸线综合治理,高质量打造“无废工厂”和“无异味工厂”,把绿色洁净打造成公司的亮丽名片。

以企业的创新实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当好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领头雁。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争当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和排头兵,坚定多元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方向不动摇,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尤其是石油石化行业要加快“油转化”“油转特”步伐,推动高端石墨材料和高端绿色洗化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竞争力强的石化产业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实施碳达峰行动,发挥好中国石化首套碳排放监控平台的信息支撑优势,统筹节能降耗、光伏发电、绿电采购、CCUS等各项工作,努力在实施双碳战略中走在央企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融入南京发展战略,聚焦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主动与政府沟通协调,探索建立跨江转型发展新路径。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构建校企、院企联盟一体化创新平台,努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领先炼化企业。

省人大代表,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利民: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一个复杂复合系统,相关工程建设面临勘察设计要求高、综合技术难度大、协调管理较复杂等问题。江苏制定了省级“山水工程”中长期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相关科学研究亟需跨学科、多学科,甚至是多主体跨部门的支持。所以,今年省人代会期间,我提出“关于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智库建设的建议”。期待在系统总结江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专家智库。

围绕“山水工程”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与人才联动,实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环节有机融合。积极发挥江苏省高校集聚、学科交叉、人才集中的优势,组建由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特色智库,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提供决策咨询、制度设计、发展规划和行业服务。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开发江苏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体系,编制生态产品名录;鼓励相关政府部门立足推进“山水工程”的现实需求,发布专项课题,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鼓励发布“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专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项目团队咨政建议的报送工作,建立咨政报告数据库和定向征集、集中报送的工作机制。

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的联合实验室。建立“政府支持、高校出智、企业出资、公众出力”的多元主体利益协作机制,倡导科研院校、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和深度协作,协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省人大代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院长杜开林:

长江流经江苏7 个城市、433 公里,滋养和塑造了江苏璀璨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特征,催生和推动了江苏发达的经济与贸易,长江之于江苏更像是流淌在城市之中的血脉,无法分割。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强省,江苏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责任,不仅仅是坚定不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是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江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一手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围绕水污染防治、岸线整治、流域同治,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取得实效,长江南通段江豚频繁“现身”就是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果最好的印证;一手依靠法治力量,严格惩治破坏长江生态环境行为,如江苏高院会同13 家高级法院发布长江司法保护南京倡议,审结涉长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案件484件,对某水务公司开出5.2亿元长江大保护“最严罚单”,以法治“钢牙利齿”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狠抓污染治理”要求。

实践证明,落实长江大保护责任,需持续坚持法治思维。一方面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损害担责,立足长江保护立法、执法、司法领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推动相关立法修法,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依据长江保护法,建立跨区域司法协同机制,进一步凝聚长江中下游生态保护合力,形成多元共治、一体保护的大格局。

扬州市人大代表,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党委副书记 吴国民:

扬州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坐拥81 公里长江岸线,全市水域面积占26.3%,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取水口、江都水利枢纽、历史文化古镇瓜洲均位于境内。扬州市长江岸线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敏感,需以有序管理促沿线资源集约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规划引领生态保护。出台《长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和《长江码头布局规划》,编制长江沿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划定270个环境管控单元。需强化系统思维,规划引领。按照一个班子、一套规划、一体建设的思路,高水平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

融合实现协同保护。深入推进实施八大工程,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使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措施高效落地。需立足长江,放眼全域。要做到“线”上连贯,建立健全与南京、泰州、镇江等地事项会商、联防联控等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高效合作;要做到“面”上俱到,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协同治理,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治理推动长久保护。全力推动长江沿线工业企业管控,压缩化学工业园区面积,拆除沿江主岸线的小船厂、小码头、小企业,让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需监管并重,多管齐下。加强长江岸线已建各类工厂、企业、码头以及船舶等日常排污管理,对偷排超排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沿江监控杆线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实现监控智能化、查处快速化、监管全程化,确保巡查全天候、全覆盖,监管无漏洞、无死角。

张家港市人大代表,张家港市南丰镇人大主席 戴俭:

近年来,南丰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全省率先完成沿江的原东沙化工园区整建制关停,转型成为江南智能制造产业园,相关经验被列为全省“一城一镇一园区”生态嬗变典型案例。作为基层人大主席,我将扛起“长江大保护”的使命担当,共同做好东沙化工区“腾笼换凤”后半篇文章,着力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彰显人大作为。

向“新”而动,推动新产业在沿江集聚。围绕重大项目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镇人大定期督进度、督质量、督管理,全速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和推进。建立机关和企业代表结对联系制度,实行“一站式”全程跟踪协调服务,保障项目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顺利解决。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管,组织人大代表现场全程监督,确保招标结果的公正性。

向“精”而进,推动新经济在沿江壮大。连续三年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访企业,形成代表联企常态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百人联百企”行动,大力宣传惠企政策,全面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助推惠企文件出台。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探索建立“企业家人大代表联盟”,组建经济发展专业代表小组,组团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加大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等活动频次,推动“最远”代表阵地做好“最优”企业服务。

向“绿”而行,推动新环境在沿江变美。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走访重点企业、建筑工地,定期开展“河长制”巡河工作,共同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不断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代表有约”小程序,及时发现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全力以赴办好代表建议,助推沿江生态环境长治久美。

泰州市永安洲镇人大代表,永安洲镇永胜社区党总支书记 陆露:

永胜社区位于泰州市永安洲镇最北端,西临长江,距国家一类深水港“泰州港”仅1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良。作为一名基层社区书记,我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共守一江绿水,共望邻里江情。

集群智净化长江水。社区“两委”开展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福胜中沟进行生态驳岸打造,通过清淤、疏浚等方式,整治村庄水体;常态化开展长江岸线巡查管护工作,做好岸堤垃圾清理,实现长江管护常态化、长效化;围绕省级春江花月夜湿地公园,积极绿化造景、增绿补绿,进一步加强生态湿地的保护、修复力度。

聚群力落实大保护。社区协同镇相关部门落实长江禁渔工作,对社区辖区内3公里长江岸线及千亩江滩安排专人全天候巡查看管;组建“碧水初心”志愿服务队与水务公司常态化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讲长江保护法,解读全国生态日的由来及意义,科普水资源节约及保护知识,带动社会各界关注、参与长江大保护。

塑内涵提升生活品质。抢抓沿江发展机遇,积极构建“四区两路三游园”发展布局,依托春江生态湿地公园、海军诞生教育基地,进一步将生态建设、观光苗木、民俗文化、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拓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康体娱乐、文化教育等新兴旅游方式,重点培育江滩原生态芦苇荡和永胜苗木花卉观光、扶持农户开办农家乐,全力打造高港的“迎客厅”和“留客厅”。

猜你喜欢

林田湖人大代表山水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爱在一湖山水间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山水之间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一处山水一首诗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和路径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