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里有矿”的中国地名

2024-04-06黄廷勇

百科知识 2024年6期
关键词:银矿铜陵白银

黄廷勇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某地地理历史的有效记录。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不仅种类、数量多,而且在千百年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与之有关的地名。其中,有些地名因为某种金属矿产资源而来,有些地名则因为某种非金属矿产资源而来,还有些地名因为蕴藏多种矿产资源而来。接下来,我们就以金属矿产资源为依据,一起品读这些“家里有矿”的中国地名。

我国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并且很早就得到了开发,在地名上也有明显的反映。“金”为五金之首,也是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不少地名都和黄金矿产资源有关。

金城镇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因境内盛产黄金而得名。这里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金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城镇先后建起新城、焦家两处省属大型金矿。人们熟悉的阿尔泰山也是有名的黄金产地,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阿尔泰山在蒙古语中意为“金山”,以蕴含金矿著称。在古代文献《周书》里,阿尔泰山就被称为金山。这里矿产丰富,盛产黄金、宝石、有色金属等。从汉代开始,即有中原人来此开采金矿,并在清代达到“金夫逾万,产金逾万,列厂十区,矿工数万”的空前规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托里县哈图镇也因金矿而得名,这里有100多年的金矿开采历史,“哈图”由“阿腾”演变而来,“阿腾”又是由“阿尔泰”演绎而来。前几年,哈图金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超过700米深的地下又发现蚀变岩型金矿体。托里县也因为境内拥有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黄金第一县”。

金沙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古时候被叫作泸水、丽水。至于为什么被叫作金沙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段江流因盛产“金沙”而得名。《韩非子》中有“丽水之中生金”的说法。宋代,该河中因出现大量金沙而改称金沙江。金沙江中为何会有金子呢?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金沙江流经川、藏、滇等省区,由于四川、云南一带多矿山矿脉,其中不乏金矿。金沙江湍急的水流长时间冲刷金矿,将大量的金子卷入河中。在河水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黄金与泥沙混合后形成了沙金,这些沙金最终沉淀在江底,只有少数被带到了岸边。金沙江自古就有“万粒黄沙一粒金”的说法,早在先秦时期,就曾有居民在江边的沙堆中淘出过黄金。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的金山屯,因境内老白山有金矿,故得名。坐落于小兴安岭南麓的金山屯,不仅有金矿,而且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肃慎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金代女真人在这里屯军,渔猎山野菏泽,创造了古老的文明。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金代古墓群,发掘出土了大量金代文物。

此外,四川省的小金县因附近山川产金矿而得名。江西省的瑞金市是闻名的红色故都,其名称来源也和该地的金矿有关。古时,人们在这里“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

与黄金一样,白银也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作为货币和价值储藏手段,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白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因而不少地方因出产白银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银市。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北部,是一座因矿得名、因企设市的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唯一用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市真的出产白银吗?为何叫白银?

在古代,我国曾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白银市境内白银资源丰富,据记载,从汉朝开始,当地人已开始开采白银资源,到明洪武年间,官方在距市区10千米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等地设置采炼机构“白银厂”,城市因此得名。高峰期,当地曾有“日出斗金,积销金城”之记载,有采矿点30余处。银矿开采一直延续至清乾隆三年(1738年),因发生地震,坑道塌陷,银矿的开采和冶炼宣告终止。

随着时代发展,白银不再作为货币使用,但地理名称“白银”的名字延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白银成为我国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铜城”,别称“铜城”。

白银市不仅是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而且是丝绸之路与黄河的交汇地带,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拥有代表汉唐兴盛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

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平阳、永嘉、乐清、瑞安等地,都有叫“银坑”的地方,泰顺龟湖还有个白银村。为什么温州各地有这么多带“银”字的地名?因为在古代,温州曾是重要的银矿区。特别是在明代,温州岁课一度占浙江全部银课半数以上,是浙江最重要的银课大户。据记载,明成化五年(1469年),浙江银矿税额为1万余两,仅泰顺一县的银矿税额就达3820两,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温州很多名为“银坑”的地方,皆因明代在此开采银矿而得名。

位于云南省蒙自市的突吐白村也和银矿颇有渊源。在彝语中,“突”意为银,“吐”为白色,“白”为山;“突吐白”,意为产白银的山。古时,該地有银矿,出产白银。

辽宁省铁岭市的银州区以古银州得名,辽代曾在该地开采冶炼银矿。

目前,陕西省柞水县银洞子、湖北省竹山县银沟洞、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岭,产白银较多。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人类开始以天然铜锻制小件工具或者饰物,继而发明冶铜技术。天然铜和早期冶炼的铜没有掺入其他金属,人称红铜。后来,在铜中加入适量的锡,以降低熔点并改善器物硬度,即为锡青铜,加入适量铅的为铅青铜,通称为青铜。此外,还有含一定比例锌的黄铜,含一定比例镍的白铜。中国古代的青铜主要是锡青铜。

我国进入青铜时代较早,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具有采矿、冶炼、铸造的技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花纹繁复,从中可以推知当时铜矿业非常发达。

金属铜的开采历史,也反映在地名中。在我国,凡与“铜”字有关的地名,大都因产铜而得名。例如,河南省安阳市有铜山镇,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有铜井镇,山东省沂南县也有铜井镇,都因盛产铜而得名。

在这些“铜”地名中,铜陵最为人们所熟知。铜陵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素有“中国古铜都”的美名,唐代时曾是全国主要的铜币铸造工厂。

“铜陵”一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其一,“产铜之山陵”说。因此地产铜,又是丘陵地区,故名。其二,“产铜地原属南陵”说。故取名“铜陵”。其三,“铜地原属‘陵阳”说。铜陵地区在汉朝时归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取“陵阳”之陵,合为“铜陵”。不管哪种说法,铜陵皆因銅得名,以铜而兴。铜陵已探明铜、金、银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其中铜、硫、石灰石储量居华东乃至全国之首,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就建于铜陵,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皆出自铜陵。今天的铜陵也是全国八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铜陵还被称为“八宝之地”“鱼米之乡”。

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铜官山,因山中曾产铜,由官府开采,故名。位于重庆市的铜矿山是丰都和涪陵两地的界山,亦因曾开采铜矿而得名。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产铜的地名带有“金”字,如河北平泉的金山、辽宁西丰的金山和宽甸的金矿岭等。

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的桑日县,因当地一座产红铜矿的山而得名;“桑日”为藏语音译,意为红铜山。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县因古时产铜矿得名,“理”意为“铜”,“塘”为“坝子”,即广阔坝子有如铜镜。

在人类历史上,冶铁技术的发明起着划时代的革命性作用。早在西周后期,我国就发明了冶铁术并开始使用块炼铁;春秋中叶,能够生产冶铸生铁;战国初期,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等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

很多地名也都和“铁”与“矿”等有关。

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镜铁山盛产铁矿,是酒泉钢铁公司的采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铁厂沟镇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清同治年间,曾在此处建厂炼铁,因此得名。黑龙江省铁力市以丘陵地形为主,蕴藏超过800万吨的铁矿。四川省万源市铁矿镇在明末清初名蒿子坝,后在清末以出产铁矿石、生铁而得名铁矿坝……这类地名非常多,如辽宁省大连市的老铁山、河北省遵化市的铁厂、重庆市江津区的铁厂沟、广东省兴宁市的铁山嶂等,都是古代采冶铁矿的场所。

位于湖北省黄石市的铁山区,因周围山丘蕴含丰富的铁矿资源而得名。史料记载,从三国、晋、隋唐至今,历代都在铁山采矿支炉,冶炼金铁。因当地铁矿石储量达1.5亿万吨,且矿石中含铁量高达50%以上,故名。铁山还流传着“铁拐李炼制铁拐杖”的故事。

另外,有些地名虽然只有“冶”字而无“铁”或“铜”字,但是,考察其冶矿事实,皆因冶铁或冶铜而得名。如今天的湖北省大冶市,早在唐宋时已置炉炼铁,现仍在生产,属武钢。又如河北省滦县的古冶(铁)、山西省闻喜县的刘庄冶(铜)等。

大冶市被誉为“江南聚宝盆”,古时境内铁矿丰富,矿冶历史悠久,冶炼业发达:“大冶遍地都是炉渣,留下的矿冶遗址达55处,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先秦时期。”

大冶这一地名的来历要上溯到1000多年前。967年,李煜为南唐国主时,升青山场院,并拆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因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按《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一语,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秋浦歌》正是大兴炉冶的生动写照:“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006年7月,由大冶铁矿区、铜录山古铜矿遗址组成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这是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其中,“矿冶大峡谷”为公园核心景观,其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铅锡汞镍及其他

铅山县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地处武夷山北麓。因境内有铅山而得名。铅山旧名桂阳山,又名杨梅山;唐、五代时产铅,故改称“铅山”。

铅厂坝村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铅矿资源丰富。铅锌镇在四川省会东县,以境内铅锌矿储量大、品位高而得名。

古代炼汞(水银)的主要矿物原料是辰砂。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一带)因所产辰砂品质最佳而得名。

金昌是甘肃省辖地级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它因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而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无锡,简称“锡”,江苏省地级市。其下辖锡山区因境内的锡山而得名,周、秦间,锡山产锡;到汉代时,锡山已无锡,故名“无锡”。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银矿铜陵白银
综合激发极化法在那更康切尔北银矿中的应用及找矿标志探讨
青海某银矿浮选试验研究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银矿地质特征及勘查要点研究
白银双曲线的几个新性质
古灵精怪包小黑
宇宙中发现黄金白银“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