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校地融合发展“高校经济”

2024-04-05杭州市科技局

今日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西湖区科创西湖

■ 杭州市科技局

杭州市西湖区紧密围绕“四个面向”,立足于老文教区优势,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全力构建以发展“高校经济”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新模式,高校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大学科技园1.0 版、特色小镇2.0 版、大学城3.0 版,再到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了具有首创性、全域性、可持续性特色的“高校经济”西湖经验。

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战略合作

西湖区将发展“高校经济”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区级层面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33 个重要区属部门、各镇街平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着手,提出打造“1+3”高校经济集聚区和“一区一带一大道”的工作蓝图,并于“北强、南启、中兴”的高校经济圈中布局24 个各类重要产业园、众创空间、产学研基地、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区领导“点对点”联系高校,通过“一个中心、四个专项组”落实常态化对接合作,形成“高层互动、中层联动、个体主动”的三级联动机制。

坚持分类实施创新合作模式

坚持把拓展空间作为推进高校经济的关键一环,边行边试,摸索出了具有西湖辨识度的高校经济发展“四种模式”:以杭电科创园、浙商大创业园、浙师大创业园等为代表的“资产盘活+资源协同”模式,激活闲置校产带动空间升级;以脑机智能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技术领衔+市场驱动”模式,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带动前瞻产业发展;以西湖大学城为代表的“区校共建+产城共融”模式,目标打造科创前沿新高地;以紫金科创小镇、三墩产学研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多元服务+创新载体”模式,通过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楼宇改造提升等多种方式承接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截至2023 年底,西湖区通过多种模式,落地创新载体66 个,拓展产业合作空间50 余万平方米。

注重产研联动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坚持转化关键环节上的模式创新,串联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落地”全链条,全力推动一批优质高校经济项目落地。立足高校二级学院优势学科,创新“一链一院一基地”发展模式,以教授专家为引领,先后成功打造了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浙大智能电气基地等6 个新型产学研基地。探索建立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用好高校院所专利开放许可一站式服务机制,精准链接成果和市场两端需求,推动高校项目实现“从0 到1”的就地孵化。

强化机制赋能构筑全周期服务体系

围绕区校合作发展关键环节、区域主导产业,聚焦成果研发、项目转化、人才引育等关键环节,构建全链式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先后两轮出台高校经济专项政策,设立西湖科创直投基金、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等科技金融体系,累计审批投资企业60 家,带动社会融资总额37 亿元,在空间建设、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优质项目融资等方面保驾护航。以“西湖英才计划”为抓手,协助高校和科研院所招引培育领军人才、尖端人才。设立“区校合作月”,与高校联合集中举办形式丰富、主题鲜明的论坛、项目路演、产学研对接等高校经济活动,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2020 年以来,西湖区政府先后与13 家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镇街平台(部门)与11 个高校二级学院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累计落地高校经济项目1035 个,孵化出西湖大学超级血液细胞等产学研项目100 余个,累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74 个,2023 年度技术交易额达375 亿元。

猜你喜欢

西湖区科创西湖
小鸭遇险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当西湖遇上雪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 党建共建联合会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