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青铜礼器的名称和用途你都知道吗?

2024-04-03知乎用户信古斋主人

当代矿工 2024年3期
关键词:食器礼器酒器

◎ 知乎用户 信古斋主人

青铜器中的礼器,按照它的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三大类。

食器

有鼎、鬲、甗、豆、敦、簋、簠、盨等,这其中又可分为蒸煮食物所用的炊器及盛放食物所用的食器。

鼎:三足两耳,圆腹垂倾,三足之间可添柴置火,两耳便于把持。

敦(duì):为盛放黍稷之器。这个器型产生比较晚,最早见于春秋中期。

甗(yǎn): 蒸 器。 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鬲上边增加一个铜锅(甑),甑与鬲之间用一个带很多小孔的铜片(箄)隔开。在鬲中放水,甑中放食物,水蒸气通过箄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其原理和今天的蒸锅类似。

豆:《说文·豆部》中提到“豆,古食肉器也”。可知豆这种器物是用来盛放肉酱的。《国语·周语》中提到“觞酒豆肉箪食”。

鬲(lì):《尔雅·释器》中提到“鼎款足者谓之鬲”。款者,空也。鼎足中空者,谓之鬲。很多人以为鬲都是无耳的,其实有耳无耳并非判断鼎鬲的标准,足部是否中空才是其根本区别所在。足部中空是为了增加所盛食物的受热面积。

簋(guǐ):盛黍稷之器。簋与鼎一样,属于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祭祀时用鼎用簋的数量直接与贵族的等级挂钩。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一簋。

簠(fǔ):与簋一样,为盛黍稷之器。二者的区别在于造型,圆为簋,方为簠。

酒器

有尊、罍、壶、卣、觥、盉、爵、觚、觯、角、斝等。《礼记》之中凡是盛酒之器皆曰尊,饮酒之器皆曰爵。实际情况很复杂,有不少酒器的功能争议很大。其中尊、罍、壶、卣为盛酒之器,觥有盛酒、饮酒两种功能,爵、觚、觯、角、斝为饮酒之器,盉为调酒之器。

尊:最重要的盛酒器之一。古人讲青铜器,概称“尊彝”;尊在汉语中表示的是尊重、尊崇之意,可见古人对尊的重视。尊作为一种酒器,其形圆,硕腹侈口。还有很多动物形的青铜酒器,也一概称之为尊。

觥(gōng):王国维谓觥兼饮酒盛酒之用,而马衡认为饮酒之觥与盛酒之觥并非同一种器物。《诗经·卷耳》有“我姑酌彼兕觥”一句,酌谓以勺取之,故知其为盛酒之觥;而《诗经·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之句,“称”犹“举”也,所以说称彼兕觥,与举爵扬觯同意,都是执器直接饮酒。所以觥有盛酒、饮酒两种用途。

罍(lěi):《诗经》中常常提到的酒器。“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金罍即青铜罍。罍的容量一般来说要大于尊。

壶: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脖子细,肚子大而垂倾的一般叫做壶。

爵: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酒器。二柱三足一鋬耳,前有流,后有尾。铭文一般在鋬内,也有在柱上的。

盉(hé):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用来调和酒味的。《说文·皿部》云:“盉,调味也。”清代金石学家端方在陕西得一新出土的铜禁,其上陈列一尊、二卣、一爵、一觚、四觯、一角、一斝、一盉,前者全是酒器,而盉与这些酒器同列,故结合《说文》的记载推测为调和酒味的用具。

觚(gū):也是一种酒器(酒器是主流意见,亦有学者认为是单纯的祭祀礼器),很像我们今天的花瓶,宋代以后很多收藏家都用觚来插花,所以也叫花觚。其实这个名称是宋代金石学家给定的,目前出土的青铜觚没有一件是自铭为觚的,反而有一件自铭为“同”。所以此器型名称还有待商榷。

卣(yǒu):卣之制如壶,差小而有提梁,俗谓之提梁卣。

觯(zhì):觯是一种很典型的饮酒用器。一般尺寸都不大,双手持之饮酒。《礼记·礼器》云:“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角:和爵造型差不多,但没有柱,前后皆是尖角,所见大部分都是带盖的。

斝(jiǎ):青铜斝和爵也很像,三足两柱一鋬耳,区别就是口部没有流,整体是呈圆形的。

水器

有盘、匜、鑑等。水器很简单,盘、匜属于沃盥之礼所用礼器;鑑则是用来装水或冰的大铜盆。

盘、匜(yí):古代在祭祀和燕飨之前,都要先行沃盥之礼,即参与祭祀和宴会的贵族用专门的礼器来洗手。古人洗手还是非常讲究的,用青铜匜装水,泻水于手,底下用青铜盘承接用过的污水。盘一般有双耳三足(或圈足),匜则与上边发过的觥非常相似,只是没有盖。

鑑(jiàn):《说文·金部》中提到“鑑,大盆也”。想象一个装水的大盆子,就是它了。

猜你喜欢

食器礼器酒器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一)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美味珍馐——中国古代器物之青铜食器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载味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诗经》中青铜礼器概述
细腻东方,食器时代
唐代酒器“双鱼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