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记忆: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保护和传播研究

2024-04-03关晓辉林子灏

美与时代·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海丝粤港澳大湾区遗存

关晓辉 林子灏

摘  要:数字记忆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对文化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和存储,并在网络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应用方式。在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海丝”遗存的数字记忆可以说是一条可行性路径。它使文化遗产的记忆资源长期保存、在线展示、共建共享,使文化遗产本身“可及性”得以实现,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应用。

关键词:数字记忆;粤港澳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保护和传播

2019年国务院等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建设人文湾区,联合开展遗存保护和活化。广东省文旅厅也印发了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文件,提出要打造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文化遗产游径,以促进文旅融合。由此,串联三地“海丝”遗存,激活文化遗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在数智化时代的当下,建构三地“海丝”遗存的数字记忆可以说是一条可行性路径。“数字记忆”是借助数字技术对文化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和存储,并在网络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应用方式[1]。它符合我国当前“以用促保、文物活化”的文化遗产发展方向。本文拟对“数字记忆”的历史、案例和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的建构策略,以此为相关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数字记忆实践缘起

记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以往,心理学、社会学、档案学等学科从各自认知视野出发对记忆问题进行研究,已积累相当丰富的成果。在数字化时代,人文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一个新的领域——“数字人文”出现,而“数字记忆”则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界对于数字记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性,不过普遍认为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就是说从记忆资源采集、存储到展示、传播都要依靠數字技术手段;第二是突出记忆资源的应用价值,将记忆资源开发为可关联、可重组、可共享的对象,使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第三是强调记忆的文化传承意义,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开发、利用记忆资源,实现记忆背后文化脉络的延续[2]。

数字记忆实践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因此它们大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这些实践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起步相对较早的实体记忆资源(如文物、建筑、街区等)数字化建设,其中间媒介为数据库或网站。它们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此工程呼吁各国成立专门委员会和机构开展保护文献遗产的记忆工程项目。自1994年美国记忆项目启动后,各国数字记忆项目快速发展,形成繁茂的景象。例如,出现美国记忆、中国记忆、新加坡记忆等、佛罗里达记忆、北京记忆、澳门记忆等。2000年美国西蒙斯学院建立了“全球记忆网”,汇集80多个国家的2400多个数字记忆项目在线上展示。在2003年,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专门的数字遗产保护宪章,将数字遗产纳入保护范围,明确数字资源作为一种遗产形态的合法性。

第二类数字记忆项目起步较晚,是原生记忆资源(如网络记忆信息、评论、口述史等)的数字化建设,其中间媒介为各种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它们的资源带有“社会书写记忆”的特征,较有代表性的有英国“国家数字记忆”工程、欧盟“EU WA”项目、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PANDORA”项目等。这些项目充分体现数字记忆资源的“网络化再生产”这一特殊属性,即记忆对象进入数字和网络世界后会被公众动态记录、阐释和传播,进入一个不断循环的“再生产”过程。内容庞杂多样的原生记忆资源被数字记忆平台“连接”成巨大的资源库,成为服务于不同人群的记忆场所。

二、从保护到开发利用:                          “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建构的必要性

“海上丝绸之路”属于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呼吁各国重视海丝文化遗产的考察和研究。“海丝遗存”指的是本体或者遗址至今仍存在,可与文献互证的海丝物质文化遗产。粤港澳大湾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发祥地,汉唐以后,来往广州进行贸易活动的商船,都需要经过澳门、香港、珠海和江门等区域,自此,粤港澳三地通过海上交通往来形成一个整体南海片区。大湾区海丝遗存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保存较好的特点,大致可分为港航遗存、文化交流遗存、海神信仰遗存、外销品生产遗存几大类(如表1),是我国海丝遗产的精华部分[3]。广州在2017年作为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与宁波、澳门、江门等多个城市组成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推进具体的申报工作,而大湾区海丝遗存很多被列为代表性的遗产点。

“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海丝”遗存保护的重要性已不用赘述。随着自然风化和环境恶化的侵蚀,还有战争和其他人为的破坏,历史遗存难免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面临消亡的危机。以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抢救、修复、管理为主。在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通知文件,提到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以保护和抢救为主,以利用和管理为辅的方针。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一方向发生改变,即从“保护”转向“应用”。自2016年起国家陆续出台多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文件,“以用促保、文物活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由2016年至2022年的文件中,“保护”“应用”“数字化”“修复”这些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保护”累计频次最高,“应用”和“数字化”在2021和2022年分别达到频次最高点。

可见,在文化遗产从保护到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中,古老的大湾区“海丝”遗存也需要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从市场层面来看,它需要从“文化圈层”走向“社会圈层”,通过一种新兴的手段拉近其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它需要满足当代民众“文化体验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求,产生可持续的社会文化价值。应该说,“海丝”遗存的数字记忆建构正是将古老海上丝绸之路物化痕迹经过数字化转换形成可复制、可再生、可传播的文化记忆资源,极大提升了海丝遗存本身的“可及性”。我们可以从三个尺度对其进行理解。在历史尺度上,“海丝”遗存历经数百年的时间洗礼,岁月的痕迹使其与原貌相差甚远,数字记忆建构可以尽量还原其真实面目。在空间尺度上,“海丝”遗存分布地区范围很广,呈现零碎和散落的状态,数字记忆建构可将其进行整体化组织,使大众在网络空间既能观察其整体,又能观察其细微部分。在代际尺度上,不同代际人群对“海丝”遗存有不同的文化体验感,数字记忆建构能够以现代数字展示和传播的方式提高不同群体对它的兴趣和关注度。

三、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建构策略

在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发展中,“数字遗产”的概念被提出。“数字遗产”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数字形态遗产,既包括原生的数字资源,也包括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经过数字化处理而形成的资源。数字遗产的应用需要一个平台连接资源提供方与受众,而数字记忆平台集合了存储、展示、交互和传播等功能,正是此种信息中间媒介。布瓦索曾提出信息三维空间理论,认为数字信息从提供方到受众经历编码、呈现、扩散三层空间[4],我们可依据他的说法确定数字记忆平台的框架。编码空间是记忆资源进入数字世界的第一层空间,需要进行数字资源的采集、归类、描述。呈现空间是记忆资源的展示场所,需要为其建立后台数据库和设计前台网站或移动端。扩散空间是记忆资源的传播和利用场所,需要将信息传递至广大受众。根据此框架,我们可以为建构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提出以下三条策略。

(一)以资源整合形成“海丝”遗存记忆体系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本质在于对数字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数字记忆实践也是如此。建构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的前提是完成其记忆资源的整合。一是记忆资源采集。“海丝”遗存是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需要利用360度全景拍摄、三维扫描、数字化贴图等技术对遗存实体进行数字采集,形成关联数据,以便进行后续处理。二是记忆资源归类。“海丝”遗存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分布于各地,形成离散状态的“记忆碎片”,需要对它们进行合理归类。我们可将“海丝”遗存记忆资源分为港航、文化交流、海神信仰、外销品生产、其他等几大类,在每一大类下又细分若干小类。按照这种归类方法可将各地“海丝”遗存串联成珠,形成整体文化记忆形象。三是记忆资源阐释。这是对遗存对象的理解、挖掘、梳理、表达过程,需要深入解读其历史背景、发展脉络、文化性质等,以作为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内容。

(二)以“前站后库”打造“海丝”遗存记忆展示窗口

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可按照“前站后库”的功能结构进行搭建。“前站”指“海丝”遗存记忆的展示窗口,包括以PC端网站为主体,移动设备端APP为辅助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后库”是指“海丝”遗存数字资源库,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容纳大湾区各地“海丝”记忆资源的专题数据库。在功能设置上两者各有不同。“前站”的网站和APP提供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完整的遗存脉络及其内容体系,是对大湾区“海丝”文化全面系统、多维具象的展示。设计者要注重它们的界面设计和地方文化符号运用,才能塑造出特有的大湾区“海丝”文化形象。“后库”的记忆专题数据库为“前站”提供数字资源,同时满足“海丝”文化爱好者深度研究的需要。它在框架结构中处于基础和支撑地位,主要立足平台运作的资源需要,并且具有语义关联、挖掘、修正的功能,为未来平台的功能扩展和衍生产品推出预留空间。

(三)以智能传播实现“海丝”遗存记忆可及性

使更多人分享和利用大湾区“海丝”遗存是实现“以用促保,文物活化”的具体举措,而打造一个具智能传播特征的数字记忆平台对此有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智媒化时代使文化传播发生转向:图文、声音传播转向虚拟化传播,粗放式传播转向精准化传播,单向传播转向交互联动[5]。按照这一思路,打造具智能传播特征的“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可依循以下策略。一是记忆资源的虚拟化传送。利用数字技术将破损和消失的“海丝”遗存进行虚拟重构,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联通,同时使传播内容富于感染力。此外,借助虚拟沉浸、智能语音、可视化等技术强化用户的体验感,激发其对于“海丝”文化的记忆通感。二是提供精准化服务。利用大数据云端计算与人工智能语义搜索,对用户需求相关的信息准确提取,包括点击记录、浏览历史、兴趣偏好等,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智能化的检索结果,激活新的“海丝”文化记忆元素。三是推动用户共享共建。通过设置不同“海丝”文化主题社群,聚集对同一主题有相同兴趣的用户群体,为他们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渠道,使得这个文化服务平台形成共享共建的虚拟社群氛围,以这种方式,推动大湾区“海丝”文化遗产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

四、结语

本文首先梳理数字记忆实践的缘起和经典案例,然后考察大湾区“海丝”遗存的保护现状并分析其数字记忆建构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的建构策略。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为了保护和传承遗产中的文化基因与文化内核,因此,进行开发和利用才是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社会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建构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记忆平台正具有这种价值。这具有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的平台使“海丝”记忆资源长期保存、在线展示、共建共享,真正实现文化遗产本身的可及性。这一思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惠玲. 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3):4-16.

[2]周耀林,刘晗. 数字记忆建构:缘起、理论与方法[J].山东社会科学,2020(8):50-59.

[3]张晓斌,郑君雷.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类型及其文化遗产价值[J].文化遗产,2019(3):141-148,161-162.

[4]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85-86.

[5]喻国明,郭超凯,王美莹等.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传媒运作范式的考察——兼介美联社的智媒实践[J]. 江淮论坛,2017(3):134-138,150.

作者简介:

关晓辉,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学理论。

林子灝,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海丝粤港澳大湾区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海丝泉州 20余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对接
海丝源头——泉州
海丝海博会四月启幕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