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独特的审美鉴赏观

2024-04-02李伟伟

艺术大观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画特征

作者简介:李伟伟(1990-),女,江苏泰州人,研究生,二级教师,从事美术学科教学与研究。

摘 要:中国画的审美鉴赏观具有独特的特点,体现在以形写神、以意传情等方面。鉴赏中国画需要从绘画技法、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入手,透过表象看到其隐藏的意图和内涵。这就需要鉴赏者把握中国画以意境取胜、以线条为魂、以墨韵为贵等方面的鉴赏审美要点。本文主要阐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鉴赏观,希望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审美鉴赏观;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2-00-03

中国画是我国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国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工具,以墨、彩为主要材料,通过造型、构图、着色三大要素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具体生动的客观物象,在画幅上充分而恰当地表现出画家的意境和情感。鉴赏中国画需要多方面的学养和才识,只有不断提高受众的修养和格调,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一、中国画审美鉴赏观的特点

(一)以形写神

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旨在通过描绘对象的形貌特征,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点。“以形写神”的审美观念认为,形的逼真只是在初步表现对象,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出对象的内在特征和情感。“以形写神”是中国画审美鉴赏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画家不仅要注重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象,更要通过形象表达出内在精神和情感,使画作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和哲理。形似是以形写神的基础,画家需要准确地把握描绘事物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使其形象与真实一致。神似是指画作所表达的内在精神和情感,画家需要通过深入理解所描绘事物和特点,以及自身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感悟和理解,将外在的形象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和情感。

(二)以意传情

中国画的审美鉴赏观强调“以意传情”,旨在通过画面的构图、笔墨的运用和色彩的运用等手法,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意传情”的审美观念认为,画面的构成和色彩不仅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还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中国画不仅是一幅描绘客观事物的画作,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中国画的审美鉴赏观以意传情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意象和意境的特点。这种审美鉴赏观强调的是对艺术作品的个人感受和主观评价,而不是客观的事实和价值[1]。

(三)以景抒情

“以景抒情”的中国画审美鉴赏观,旨在通过描绘自然风景或人物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以景抒情”的审美观念入手分析,自然风景和人物生活场景是最能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素材,可以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描绘,有效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中国画的审美鉴赏观是以景抒情,注重对画面的观察和理解,强调画面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笔墨等元素的运用和协调,以及对画家创作背景和风格的理解。以景抒情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在画面中常出现山水、花鸟、人物等元素,不仅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画家可以传递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

(四)以书入画

“以书入画”的中国画审美鉴赏观,旨在通过书法的用笔和用墨,来表现画面的结构和神韵。书法是中国画的重要基础,书法的用笔和用墨是表现画面结构和神韵的关键。画面中的书法作品的字形,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浓淡、润燥等方面特点,都需要与绘画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相互对应。借助书法作品的气韵,可以感受到画家的笔意内涵。画面中的书法构图,经常以散点、对称、交错等形式存在。用笔也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通过观察书法作品的用笔,可以感受到画家在笔触和线条方面的变化,进而理解绘画作品的气韵和精神内涵。

二、鉴赏中国画的要点分析

(一)以构图为要

中国画的构图强调留白和空间感,追求得当、气韵生动的效果。创作者需要通过构图的安排和调整,使画面的整体效果更加和谐、优美。画家重视构图,中国画的构图强调留白,重视画面的平衡和协调。通过留白处理手法,表现画面的节奏和节制,而留白处也常常是画面的重点所在。因此,鉴赏者要注意留白的处理和画面的整体。在鉴赏一幅中国画时,首先要关注构图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看画面是否有层次、空间感是否清晰等。关注画家的构图技巧,如留白、透视、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画面的整体平衡和协调。通过散点透视或焦点透视等构图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从而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画作。

(二)以色彩为补

中国画的色彩以淡雅清新、含蓄为主,多采用淡雅的色彩,追求清新、自然的效果,并强调色彩线条、墨韵的和谐统一,以达到表现主题和情感的目的。色彩具有独特的技巧和手法,如点彩泼墨、破墨等,使画面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鉴赏者要注意色彩的运用是否得当,了解色彩运用的协调、变化和层次,是否符合画面的意境和情感。中国画中的色彩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既体现了画家的审美观念和个性特点,也反映了画家对自然、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一是中国画中的色彩运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自由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色彩,创造出独特的色彩效果。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单个画作中,也体现在整个画面中的不同元素之间。二是色彩运用注重和谐。画家需要考虑色彩之间的对比、协调和共生,以达到整体的和谐。和谐的色彩运用可以营造出一种平静、愉悦的氛围,使受众有宁静和放松的感觉。三是色彩运用注重调和。画家需要通过色彩的调和,表现出整体特征和内在联系。调和的色彩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生动和美丽。

(三)以意境取胜

意境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意境以画家的主观感受、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为出发点,通过笔墨运用和造型处理等手法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意境既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意图加以形象化,又能使观者从画面中体味到画家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中所蕴含的意境。中国画注重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追求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效果。观赏者需要通過对画面的感悟和理解,产生共鸣和心灵上的沟通。中国画的意境是鉴赏者要通过画面中的形象、线条、笔墨等元素,理解画家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意境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鉴赏者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诗意、哲学和审美价值[2]。

(四)以线条为魂

中国画以线条为魂,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核心,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欣赏中国画时,需要注重线条的质量和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刚柔、徐疾等变化,了解线条的流畅、韵律等特征,不仅表现了画家的技法和功底,也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和意境。首先,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线条特点,如王羲之的流畅、颜真卿的豪放、柳公权的刚健等。线条的变化和运用,使得画面具有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其次,中国画的线条具有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功能。画家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快慢、轻重等变化,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柔和的线条代表温柔与细腻,粗重的线条代表粗犷与奔放,流畅的线条代表流畅与轻盈等。最后,中国画的线条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线条不仅是画家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段,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哲学理念。如“留白”的技法,通过留出空白区域来营造意境和氛围,体现了“空即是色”的哲学思想。

(五)以墨韵为贵

中国画以墨韵为贵,墨韵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也是判断一幅画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墨是中国画的重要媒介,具有色彩和质感墨的深浅、浓淡、干湿等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深邃。在鉴赏中国画时,要关注画家的用墨技巧和用墨风格,以及画中的墨韵所体现的意境和情感。首先,中国画的墨韵体现了画家的技巧和功力。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用墨风格,有的画家擅长使用浓墨,有的画家则喜欢用淡墨。无论是浓墨还是淡墨,都能表现出画家的技艺和功底。鉴赏中国画时,要注意观察画家的用墨技巧和用墨风格,以及其对画作整体效果的影响。其次,中国画的墨韵体现了画的主题和情感。不同的画作有不同的主题和情感,有的画作表现的是宁静、淡雅,有的则表现的是激烈、奔放。在鉴赏中国画时,要注意观察画中的墨韵所体现的情感和主题,以及其对画作整体效果的影响。最后,中国画的墨韵体现了画家的个性和风格。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墨风格和个性,也是其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在鉴赏中国画时,要注意观察画家的用墨特点和风格,以及其对画作整体效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画作。

(六)以传统为基

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观念源于古代文化,从秦汉开始,到唐宋元明清,历代画家们的创作实践,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经验。鉴赏者要注重对传统的了解和继承,了解画家所传承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鉴赏作品。首先,鉴赏中国画时,需要了解画家的出身和成长环境。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承。了解画家的家族背景和师承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画作和艺术追求。其次,鉴赏时了解画家所处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哲学、文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解画家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可以更好地感知其画作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最后,了解画家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三、强化审美鉴赏中国画的路径

(一)审美感受

欣赏中国画时,首先要感受画面所呈现的意境、气韵、意境和色彩。意境是画家所追求的境界和意义,也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气韵是指画面生动传神、自然流畅的风格和气韵生动的表现。意境和气韵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感悟。审美感知力是鉴赏中国画的基础,要加强审美感知力,就要多读多画,多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培养对艺术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学会从艺术作品中把握其形式、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理解艺术家的构思和情感表达。深入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当时社会和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其中的审美内涵。

(二)审美评价

在欣赏中国画时,还需要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面包括构图、线条、色彩、手法等方面。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要求合理、协调、有层次感和空间感。鉴赏者需要欣赏构图的均衡、对称、层次、虚实等布局,以及构图所的情感和意境。线条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段,要求流畅、有力、有韵律感。鉴赏者需要欣赏线条的流畅、韵律、粗细、长短等变化,以及线条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境。色彩是表现画面意境和气韵的重要手段,要求色彩和谐、鲜艳、有感染力。鉴赏者需要欣赏墨色的深浅、浓淡、明暗等变化,以及墨色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境。手法是指画家运用笔触、笔触所形成的艺术效果。中国画具有不同的风格,鉴赏者需要根据作品的风格、题材、作者等因素进行评价和欣赏。

(三)审美体验

欣赏中国画时,还需要体验画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的情感。画家在创作时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作品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通过欣赏中国画,可以感受到画家的匠心独运和艺术才华。如鉴赏者需要通过对画作中笔触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精细、流畅、韵味的特点,可感受到画作的笔触美。如鉴赏者需要通过对画作构图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透视关系等,可感受到画作的构图美。如鉴赏画作中色彩的淡雅、清新、含蓄等特点,可体验到色彩美。如通过观察画作的形象、动态和氛围等细节,了解作品气韵生动的特点,可体验到作品的气韵美。如通过深入理解构图、色彩、线条和笔触等元素,可体验意境美。

(四)审美拓展

受众在鉴赏中国画时,还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画家的生平创作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由此可见,鉴赏中国画需要具备以下学养、才识和格调。一是文化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鉴赏中国画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鉴赏和理解中国画。中国画的多种审美鉴赏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即画家创作的目的是表现人的情感和生命的意义,而观赏者也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感受画面中所表达的人性和情感。这种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强调了人类的尊严和价值,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人文关怀的特点。二是艺术修养:对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了解,如构图、线条、色彩等。在鉴赏中国画时,需要注重画家的构图色彩、线条和意境等方面,从中感悟画家用心和情感的同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与画家的作品产生共鸣。这也强调了鉴赏者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促进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三是审美能力: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够准确地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水平。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鉴赏者需要根据画作的风格和特点,判断画家的绘画水平和创作风格。四是知识储备:掌握中国画的流派、画家和作品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传统文化内涵。鉴赏中国画时,要多思考,思考艺术家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思考其所表达的审美内涵,同时要多比较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鉴赏和理解中国画。五是文学素养: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和散文,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六是格调修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能够欣赏中国画中的高雅品位和精神内涵。

四、结束语

中国画的审美鉴赏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强调对形的逼真和内在的精神表现,注重以景抒情和以书入画,追求画面的和谐、统一和美感。鉴赏中国画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画家的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的意图和内涵,同时也需要对传统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獻:

[1]许蓦凡.《十万图册》的艺术价值及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启示[J].国画家,2022(03):72-74.

[2]王照宇.“自能画”与“复心得”——徐悲鸿的古代书画鉴藏[J].中国美术,2021(04):121-127.

猜你喜欢

中国画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