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4-04-01本刊评论员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质传统产业生产力

本刊评论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本質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对城市及城市群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每个城市和城市群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和发展优势,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打好“特色牌”,走稳“务实路”,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的“大呼隆”,也要防止重复建设、只搞一种模式的“抄作业”。同时,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应坚持先立后破,做好统筹推进的文章,各城市及城市群要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新质生产力是一场生产力的大变革,其涉及的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都是新生事物,必然需要匹配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哪个城市能够率先打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环境,哪个城市就有可能在新质生产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这必然需要各城市进一步更新治理思维与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人才愿意来、来得了、留得住,进而呈现出匹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生态。

城乡融合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当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不能简单把城市里淘汰的旧产业搬到乡村,实践证明此路不通且矛盾丛生。正确的做法是在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圈的顶层设计中,将乡村振兴有机纳入其中,以新质生产力优化经济布局,赋能城镇、乡村加快发展,避免乡村“跟不上”城市发展步子,造成“城市新质、乡村旧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就需要为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匹配新质生产力驱动引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多层次布局和协同发展。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期待各城市2024年在创新驱动的赛道里跑出加速度,跑出创新度,跑出贡献度。

猜你喜欢

新质传统产业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传统产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浅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