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溉技术推广与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对策研究
——以武威市凉州区金羊灌区为例

2024-03-27王作渊

南方农机 2024年3期
关键词:节水用水灌溉

王作渊

(凉州区金羊水利管理所,甘肃 武威 733099)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破除农田农业生产难题必须要解决水资源约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作为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应当被重视。笔者以武威市凉州区金羊灌区为例,对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进行相关论述。

1 研究背景

1)指导思想。以《武威市2023年水资源配置和用水总量控制方案》(武政发〔2023〕25号)要求为首要依据,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结合实际,坚决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人”的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好集约节约发展之路[1]。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突出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调整,突出重点行业和各领域深度节水控水,突出地下水控制开采和水资源监督管理。

2)农业用水配置标准。农田灌溉水权面积以二轮承包地面积为基础确定,水量以各灌区综合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率确定。移民安置点农业生产不足水量优先在所在灌区水权总量控制范围内的节余水量中调剂解决,但人均不超过2亩[2]。

3)金羊灌区水权配置情况。2023年配置水权水量7 568.31万方,其中生活用水129.3万方,工业用水42万方,生态用水713.89万方,农业用水6 683.12万方。灌区建立区级—灌区—镇—用水户协会—用水小组五级水权分配机制,年初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原则,制定灌区年度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将7 568.31万方水权逐级明晰到用水户,落实到具体机井、地块,核发实名制水权证2.6万份[3]。

4)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灌区尚有两个镇的机井计量设施未进行改造升级,设备落后,给水权精准管理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基层水政执法无执法权,对违规取水行为执法力量薄弱。导致违法当事人漠视水法律法规,依法管水治水的难度依然存在,给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带来一定的困难;个别村组机井有绕过计量设施搭接线路违规取水行为。

2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措施

2.1 强化组织领导

各镇政府、部门等单位要高度重视水资源配置管理工作,按照政府负责和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水资源管理各项任务的落实。各镇人民政府是辖区水权管理的主体,负责辖区配水方案制定、轮次水量审批、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户协会运行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区水务局负责全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做好全区配水总量控制、水权使用监控等工作;区住建局负责城区机关单位和居民生活用水监督管理,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创建节水型城市;区工信局负责工业企业用水监督管理,促进节水减排;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各镇做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护;区林草局负责落实生态林用水管理责任,配套生态林灌溉设施,实施生态节水措施;区发改局、水务局协同推进水价改革,落实水价政策;区气象局负责气象信息发布和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灌水及时提供气象服务;区公安分局配合水行政执法单位,严厉打击破坏计量设施、非法取水等行为;灌区水管单位负责辖区水权分配、水量调度和取用水监测、定额管理等工作,并协助镇政府指导农民用水户协会做好水权分配和落实等具体工作;农民用水户协会具体负责用水小组、用水户水权分配和管理,组织取水灌溉,落实水价政策[4]。

2.2 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桥梁、道路等。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推广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奠定基础,如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使当地和外界加强联系,扩大推广范围。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蓄水池建设、水库水源建设、水源治理清理、沟渠布设等。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旧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网铺设等方面入手,将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升级换代,采用更高效的技术[5]。

2.3 积极使用高效灌溉技术

高效灌溉常用技术为喷灌、微灌和滴水灌溉。使用高效灌溉技术可以使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分布在农田的各个位置,使农作物可以均匀地获取水资源。1)喷灌。借助喷头等设备将水资源喷洒在空中,使水滴均匀地落在农田中,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控制喷水量,缺点在于不适用于风力较大的情况,风力较大时,会使得水资源喷洒得不够均匀,一些区域受水量过大。2)微灌。借助管道系统将水资源以极小流量的形式均衡地传输至农田土壤中,优点在于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缺点在于投入成本较高,后期维护保养较为麻烦。3)滴水灌溉。以水滴的形式流入农田土壤,适用范围较广,不会受到风力等因素的限制,另外,位于滴头附近土壤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远离滴头处的土壤获取的水资源处于非饱和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水肥灌溉,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高达98%以上[6]。

2.4 改善输水方法

传统沟渠的渗透率高达30%,使得大量水资源在运输至农田的过程中流失,并没有进入预定的农田,凉州区使用传统沟渠将水资源运输至农田,导致水资源损失率高达70%,渗透率过高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农田盐碱化问题加重[7]。对此,应当改善输水方式,将以往田间沟渠输水方式更换为管道输水灌溉,管道的水流速度和运输能力优于沟渠,能够有效减少渗透和水分蒸发,降低渗透率,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

2.5 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

结合当地气候、地质等实际情况,考虑种植的作物差异性和需水情况,结合水利专家和水利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见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如种植的是水果,则选择微喷或滴灌;种植的是密植型作物小麦,则选择喷灌。基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有利于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6 引进先进灌溉技术

如今,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逐渐应用在农业等领域,人力、物力等成本减少,灌溉效率得到提升。GPRS技术是农业灌溉中可以应用的智能化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空气湿度,通过终端屏幕就可以对农田进行监测,并对农田中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远程控制农田水利灌溉,灌溉的精准性得到提升,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8]。

2.7 强化基层水政执法和考核监督

不断强化水政执法人员业务学习,增强实战本领,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提升工作能力;在整治违规取用水中,加强与乡镇派出所的协调沟通,共同打击窃水事件,以日常巡查为抓手,把预防教育、法规宣传、惩治违法三者相结合并切实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对发现的重大违法事实坚决立案查处,切实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加强已关闭自备水源井、建设项目降排水井的巡查监管;进一步规范取用水办理程序,强化对旧井回填、更新井计量设施移装过程的监管。严格落实水资源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管理到位,规范取用水程序,维护灌区水事秩序[9]。同时加强监督考核。实行区水务局、镇政府、水管单位“三核查”制度,镇政府要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在灌溉前对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严格控制超配水面积种植,对全镇水权落实情况进行动态巡查,强化水权监控;水管站管水人员在灌溉期间24 h不间断巡查,对单井用水数据进行灌前灌后抄表登记、数据拍照留底;水务局不定期对水量分配、用水总量控制、地下水管理、取水许可、水费收缴等情况进行抽查。实行水资源管理举报制度,各镇、水管单位公开监督电话和投诉方式,受理有关取水、供水过程中违规违纪投诉事宜。水务、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聚焦水资源管理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执法,梳理排查超面积种植、超配置用水的重点区域、村、组和用水户,集中开展整治活动,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10]。

2.8 加强宣传教育

持续开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市情水情、水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育,加强新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宣传解读;各镇、各相关部门可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广泛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宣传,采取公益广告和宣传片、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宣传力度;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民用实际行动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形成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依法管水用水意识[11]。

3 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的相关策略

3.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灌区在水资源配置管理中应当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严格过程性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把依法管水和供水保障服务有机结合,以水权管理为抓手,大力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1)以水权配置助力结构调整。结合凉州区年度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文件与年度水资源使用权和总量控制方案,重点落实以水定植、以水定产,优先向发展区域化种植、小畦田灌溉、低耗水高效益节水农业种植面积和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单井连片种植大田露地经济作物等种植方式的面积配水。2)以供水服务助力结构调整。适时调整供配水次序,优先向区域化规模化连片种植、低耗水高效益作物供水,限制向高耗水低效益作物供水,促进灌区农业种植结构的根本性转变。3)以精细管理助力结构调整。灌区落实最严格的水权管理制度,优化水权配置、科学合理制定配水计划,通过轮次控制、台账登记、水量盘点、监督管理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实行分轮次充值,按要求取水,不断规范取水程序,在灌溉期间实行24 h服务制,加大计量设施取水巡查力度,协调公安机关联合执法,落实水权的管理机制[12]。4)以水权交易鼓励结构调整。通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益,更大限度地节约用水,鼓励农户将结余的水量通过水权交易中心进行自主协调,公平交易,将水权内结余的水量进行二次优化配置和交易流转,从低效益用途向高效益用途转移,追求水权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而使用水户自觉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灌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3.2 实施高效节水运行管理

灌区以节水灌溉为出路,提高节水增收效益。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以灌区水资源供需水矛盾为突破口,落实田间末级渠系管护主体,转变农户传统灌溉模式及浪费水的现象,通过多渠道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方面的知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2)做好工程管护,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落实“谁受益、谁管理”的机制,想要提升渠系水利用率和田间水利用率,需要大幅减少田间渠系输水跑、渗、漏现象,减少水资源的输水损失,实现科学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作物不减产。3)积极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当前灌区已建成高效节水面积10.5万亩,其中大田滴灌6.5万亩,管灌4万亩。工程建成后已移交工程受益区农户,同时落实高效节水工程技术应用与培训工作,确保高效节水工程建后管理和有效规范运行,保障水肥控制,达到省工、省肥、省地、省水的功效[13]。特别是在土地流转后,集中连片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的前提下,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区域的基础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同时还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可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跨越升级,实现节水与增收的共赢。

3.3 强化水资源调度

在混灌区,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控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完善水情会商机制,充分发挥灌区委员会作用,适时研判水情,科学议定灌区范围内水权分配落实、监管、水权交易、水价政策落实等事宜;地表水灌区要统筹灌区用水、抗旱、防汛和向下游调水工作,长计划短安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协调沟通和信息共享,做好气象预测和雨情、水情监测预报,加大 人工降雨作业力度,有效增加降雨量;抗旱高峰期优先向设施农业、高效作物和高效节水技术区域供水,限制向高耗水作物供水;全力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严格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有关要求,确保用水总量不突破,实现地下水水量与水位双控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要更大程度获取农田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推广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用水保障,通过修建供水管网、调蓄水池等,完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达到良好供水效果,为发挥灌溉技术作用提供良好条件,进而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创造条件,助力农业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水用水灌溉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