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分析

2024-03-25赵广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4期
关键词: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

赵广华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高发病率, 即因不明原因所致血压水平上升, 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甚至有重要器官病变衰竭的可能,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当下, 国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递增, 社会、医疗资源消耗量增加, 所以需针对此类患者实施必要的控压治疗, 使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药物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方法, 但单一用药的效果不理想, 仍需根据医疗建议实施联合用药治疗[2]。由此可见, 深入研究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十分有必要, 以全面调节患者血压水平, 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本 院2020 年11 月~2022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30 例原发性高血压1、2 级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12 例)与实验组(18 例)。对照组:男8 例, 女4 例;年龄最大78 岁、最小57 岁, 平均年龄(64.16±4.63)岁。实验组:男12 例, 女6 例;年龄最大77 岁、最小55 岁, 平均年龄(64.12±4.3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可比性显著。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需停用之前服用药物,并于停药2 周后实施治疗。所有患者接受身体护理、饮食护理与功能锻炼等临床干预[3]。

对照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即服用1 次/d, 剂量为2.5~5.0 mg/次。实验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倍他乐克服用2 次/d, 剂量为12.5~25.0 mg/次 或 者 服 用1 次/d, 剂 量 为23.75~47.50 mg/次。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8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头痛、下肢水肿、头晕)发生率。临床疗效主要由显效、有效、无效3 个等级组成, 显效:经治疗, 患者舒张压降低≥10 mm Hg 且处于正常范围,或是降低幅度≥20 mm Hg;有效:经治疗, 患者舒张压降低<10 mm Hg 但处于正常范围, 或是降低范围在10~19 mm Hg 之间但未处于正常状态, 或是收缩压降低≥30 mm Hg;无效:经治疗, 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不明显, 不满足以上要求。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动脉硬化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心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18 168.14±11.22 122.15±4.46a 111.32±7.12 88.16±4.43a 78.74±8.16 76.75±13.04a对照组 12 168.12±11.25 140.51±7.34 111.36±7.15 95.54±6.67 78.71±8.12 89.74±9.26 t 0.0048 8.5446 0.0150 3.6526 0.0099 2.9787 P 0.9962 0.0000 0.9881 0.0011 0.9922 0.0059

2.3 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数比较 治疗前, 两组动脉硬化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 实验组动脉硬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数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数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动脉硬化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18 5.89±1.24 3.54±0.17a对照组 12 5.87±1.22 5.11±1.01 t 0.0436 6.5136 P 0.9656 0.0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 原发性高血压逐渐成为常见心血管疾病[4]。结合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发现, 此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 如果患者血压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控制, 很容易使其心、脑、肾等多个脏器的微小动脉血管出现病理性变化, 更容易诱发冠心病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的危重症[5]。根据既有研究成果发现, 收缩压下降10~20 mm Hg、舒张压下降5~6 mm Hg, 能够使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5 年的死亡率下降38%和20%, 且心力衰竭死亡率会下降50%。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目标就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并对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存临床疾病实施治疗。而治疗重点就是保证降压的平稳性, 以实现对靶器官保护的目的。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方式就是药物与非药物, 很多患者会选择长期用药治疗, 使其血压水平得到控制, 亦可使心脑血管发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 随着年龄增加, 人体功能与器官功能也会减弱, 加之既有基础性疾病, 就会对药物降压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需选择具有24 h 降压效果的长效药物, 以对患者夜间、晨峰血压进行控制, 进而对心脑血管并发症加以预防[6]。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新型的长效钙内流阻滞剂,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通道阻断的基础上使血管扩张并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且根据循证医学了解到, 此药物具有可靠的降压效果, 并且能够有效保护靶器官, 患者的耐受性强且安全[7]。而倍他乐克则属于β1受体阻滞剂, 利于神经元兴奋性的下降, 同样能够降低外周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使心肌收缩力被抑制, 在心率减慢的情况下实现降压目标[8]。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过程中容易增加继发性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活性, 进而加快心率, 使其出现头晕、头痛和下肢水肿的表现[9,10]。倍他乐克本身的β1受体阻滞作用能够减慢心率, 进而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所致心率增加的不良反应予以抵消, 亦可使肾素释放被抑制, 进一步削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 利于水肿的减轻[11,12]。且联合用药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降低, 使脉压差减少, 以免有头疼、头晕的情况发生。

临床中, 动脉硬化指数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可对动脉硬化程度进行衡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动脉硬化即机体表现为退行性或是增生性病变, 致使动脉增厚、变硬或是弹性丧失, 而血管会变窄, 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讲,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 即表明患者体内无动脉硬化的症状, 若指数≥4, 表明患者体内出现动脉硬化。通常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越大, 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 也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脉硬化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的调节效果理想。

总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倍他乐克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 可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降压作用, 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靶器官, 且利于减少不良反应, 对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予以调节, 稳定地降低其血压水平, 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
分清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
左旋肉碱是保健品不是减肥药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左旋的柳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