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安青山湖绿道游客游憩行为研究

2024-03-20谢能林旭徐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时空分布

谢能 林旭 徐文辉

摘要  以临安青山湖绿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核密度估算法,分析游客游憩行为与其影响因素,探究青山湖绿道游客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郊野绿道的来访游客偏年轻化,以附近和主城区的中青年群体为主;气温和空闲与否成为游客出行的关键因素,秋季来访游客日均人流量呈倒“V”形走势,游客集中在14:00左右;空间的开敞度、可达性、铺装绿化程度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绿道空间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游客的空间分布表明,游客的游憩行为受环境要素影响较高,观赏通行类游憩行为分布波动大,集中分布在路径型空间;静态休闲类游憩行为主要分布在面域型空间;文化消费类游憩活动集中在入口广场空间;而体育锻炼类游憩行为分布波动小。

关键词  郊野绿道;绿道空间;游憩行为;时空分布;核密度估算法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4-0118-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2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Tourists on Qingshan Lake Greenway in Linan

XIE Neng, LIN  Xu, XU Wen.hui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e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Qingshan Lake Greenway in Lin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behavioral observ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ourists recreational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s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in Qingshan Lake Green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itors to the country greenway tend to be younger, mainly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in the nearby and main urban areas; temperature and leisure have become the key factors for tourists to travel. The average daily flow of visitors in autumn shows an inverted “V” trend, with tourists concentrated around two points; the openness, accessibility, greening degree of pavement and the perfec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greenway spa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s shows that the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tourists is high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viewing and passing type fluctuates greatly, which is concentrated in the path.type space; Static recreational behavior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rea.type space; while cultural consumptio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ntrance square space;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like physical exercise fluctuates little.

Key words  Country greenway;Greenway space;Recreational behavior;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

基金項目  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浙江乡村绿道多功能协同机制研究”(LGN20C160003)。

作者简介  谢能(1995—),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通信作者,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3-13

中共二十大以来,国家提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斗目标,强调增强社会公平主义,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发展成果,城郊地区作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互交融的区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地区,不仅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而且游憩资源丰富,很多处于未完全开发和利用的状态,郊野型绿道的构建能够很好地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健身等需求[1],是提升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绿道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从游憩者行为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绿道使用者的社会属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游客的空间分布差异[2],对于了解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和影响因素有着重大意义,也为郊野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游憩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公园绿地,他们通过直接观测、问卷调查、无人机观测、POI数据分析等[3-5],结合ArcGIS、GPS分析手段[6],对游憩者的人群结构、使用类型、时间特征、空间偏好和服务设施分布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7-8],而有关绿道不同类型空间游客游憩行为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侧重于绿道选线、评价与营建宏观层面的研究[9-11]。临安青山湖绿道在杭州远郊区建设而成,自然资源保存完好,环境优美,适合自驾游和短期郊游。2022年国庆节期间客流量高达18万人次,是郊野绿道的典型代表,并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游憩体验被评为“第二届浙江最美绿道”之一,但其游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尚未明确。笔者通过对绿道不同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游人具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绿道管理及后期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1  研究地概况

野青山湖绿道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和青山湖科技城中间地带,是临安未来规划中城市的核心绿色空间,绿道全长42.195 km,分3期而建,到2019年7月全线贯通[12]。其中,水上森林野趣段被选为“环浙绿道”杭州段的一部分,深受大众喜爱,为了保证研究区域的代表性和差异性。该研究选取水上森林趣段及与其接壤的北岛休闲风光段的10个均匀分布的景点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图1),该路段主要分布有水上森林、瑞竺寺、杨树湾驿站、清莲湾驿站、月亮湾、太阳湾驿站、花海、荻芦湾绿廊等景点和休息驿站,景色优美,单面临水,景观节点丰富,紧邻主干道和地铁站可达性较高,已经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放松、体育锻炼的最佳场地之一。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

2.1  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主要是在固定时间段固定地点观察的方式[13],同时在现场进行拍摄,在底图上标注人群行为,这样可以在不打扰观测者的前提下,对调查区域的人群社会属性、行为特征进行周期性和系统性的记录,通过该方法可以了解到青山湖绿道游客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行为偏好,为后期分析游客的空间特征与游憩行为的耦合关系提供数据支持。

2.2  问卷调查法

主要采用问卷填写和随机访谈的模式,在不同类型的空间,随机对不同年龄、身份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14]。在问卷内容的设计上分为3部分:①游客的个人社会属性特征(性别、年龄、客源地等);②游客的一般行为特征(游憩动机、游览方式、陪伴特征等);③游客对绿道构成要素的主观评价。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总结青山湖游客的一般属性特征。

2.3  核密度估算法

核密度估算法(KED)是用于分析点状数据分布特征的方法,它能直观地反映游客行为分布的“热点”空间[15]。计算公式为

f(x)=ni=1knx2dixr

式中:f(x)为点x的密度;r为搜索半径;dix为点i到位置x的距离,k为其权重值[16]。基于ArGIS 10.7软件,将绿道内游客点状分布数据导入其中,建立平缓的缓冲区,以探索绿道不同空间内的游客分布特征。

2.4  数据收集

在2022年9月24日到10月24日分别选取气候宜人、条件相似的2个工作日和2个休息日,根据绿道平时人流量的时间分布情况选择07:00—19:00为观察时间段。安排2组成员对绿道出入口每隔2 h记录20 min内的访问绿道的游客总量和行为活动方式;另外安排8组成员对绿道内4种类典型的绿道空间(入口广场、带状路径、驿站节点、草坪面域空间)的游客不同活动类型和时空分布進行记录,同时随机对空间内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4个观察日共记录25 651个样本数据,共发放380份问卷收回374份,有效率为98.4%。将问卷数据整理后导入SPSS 26.0中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将行为观察数据整理后通过ArcGIS 10.7标记出游客行为偏好点进行核密度估算,识别出游客在绿道内的热点活动区域,以此探究游客不同空间的行为偏好与时空分布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游客行为一般特征

3.1.1  游客个人属性特征。

从游客性别结构和客源地来看(表1),游客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且呈年轻化,主要为杭州和临安周边居民;从职业构成来看,以企业职工、全日制学生和个体商户为主,其中企业职工占比最多;从到达方式来看,游客以驾车到达为主,其次为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由此可以看出,青山湖绿道充分发挥了其郊野绿道的游憩功能,不仅成为周边居民的日常休憩地,更吸引杭州主城区居民前来开展赏景、骑行、露营、野餐等游憩活动。

3.1.2  游客一般活动特征。

青山湖绿道游客主要游览方式为步行游玩,占总体的70.59%,大多数游客停留时间在1~<2 h,占总比例的36.89%;在陪伴类型上,大多数游客选择多人同行,可以看出社交需求和亲子陪伴成为潜在游憩动机;在出行目的上,大部分游客的出行目的为赏景观光,占总比例的53.01%,其次是体育锻炼,占17.67%,主要为骑行活动(表1),这证明青山湖绿道充分发挥其旅游观光和体育锻炼的功能。

3.2  游憩行为时间特征

3.2.1  游客总人流量时间分布特征。

从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游客时间特征来看(图2),工作日和休息日人流量分别为5 292和20 359人,休息日的游客数量远多于工作日,可以看出,绿道的游客主要是周末郊游,有无空闲时间成为游客到访的关键因素。从不同时段游客分布的变化趋势上看,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都呈现倒“V”形,到访游客都是下午时段人多,早晚时段人少,其中13:00—15:00和15:00—17:00这2个时段游客数量最多,分别占总体的2834%和23.24%,这表明秋季青山湖的游客喜欢选择天气较为温和宜人的下午进行游憩活动。17:00—19:00时段休息日仍有大量游客,说明休息日游客游憩意愿更为强烈,停留时间更长。

3.2.2  不同类型空间游憩行为时间分布特征。

根据空间形态可将绿道空间划分为“点状空间”“带状空间”[17]。笔者根据青山湖绿道现状空间特征,具体分为铺装广场空间、驿站节点空间、草坪面域空间以及带状路径型4类空间。①驿站节点空间。主要使用者是中老年人和儿童,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13:00—15:00,早晚人流量少,主要是进行停留休息和拍照等游憩行为,且同类空间游客人流量相差较小(图3a)。②带状路径空间。从时间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下午区段,主要是中青年群体进行散步、骑行等动态活动,分布时间范围相对较广,且同类空间受不同空间品质的影响,游客人流量相差较大(图3b)。③草坪面域空间。同类型空间人流量相差较小,且主要集中在13:00—15:00,主要使用人群为家庭亲子游的中青年和儿童,主要是进行露营、野餐、亲子互动等偏静态的游憩行为(图3c)。④铺装广场空间。该类空间受空间品质的影响,游客人流量相差较为明显,柳庄驿站广场远大于杨树湾广场,在时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14:00后,且晚上相对早上人多,使用人群相对广泛,主要进行游览观赏、停留休息、租赁消费等游憩行为(图3d)。

3.3  游憩行为与空间特征的关联性

3.3.1  空间品质。

在进行空间品质调查前,指标的选取在相关空间评价的基础上,搜索“空间品质”“绿道空间”“空间特征”等关键词进行文献研究,得出可以从空间开敞度、覆盖度、基底铺装、可达性、设施完善度、亲水性六大方面概括出空间品质[18]。为此,笔者在这6个大类的基础上,根据青山湖绿道10个典型开放空间的特征分了14类,分别为开敞空间、密闭空间、半开敞半封闭空间、距离停车场步行3 min以内、距离公交站点步行5 min以内、景观游憩设施、卫生设施、标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树木冠幅占区域面积比大于0.5、硬质铺装占区域面积比大于0.5、草坪占区域面积比大于0.5、能看见大部分水体的空间、能直接接触水体的空间,并以1和0表示空间有无该空间构成要素。利用SPSS软件对空间要素的相关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将14个空间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要成分因素(表2),其方差解释率为28.498%、22.122%、19.096%、11.56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279%,解释度较高,可作为空间品质的主要因子。根据成分矩阵的因子荷载可以得出,空间的开场度、可达性、铺装绿化程度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对空间品质影响较大(表3),而“景观设施、亲水性”类因子影响较小,因此空间围合度适中,有一定遮阴,可达性较高,铺装绿化合适,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的空间为高品质空间。相反,空间敞開无遮阴,可达性较差,环卫商业休憩设施缺乏的空间品质较低。

3.3.2  游客空间分布特征。

青山湖绿道内的景点空间呈现“链状”分散分布,绿道本身具有线性开放空间结构的特点,且依湖而建,因此出入口较少,而对于不同的绿道景观节点空间,游客的密度和行为活动也存在差异。通过KED计算分析表明,与工作日相比,休息日游客密度更大、分布更广,且休息日在次入口附近游客数量明显上升(图4a)。无论休息日,还是工作日(图4b),大部分游客分布在出入口附近空间节点,绿道内的空间游客密度较低,主要是由于绿道附近空间开长度适中,可达性较好,各类基础服务设施齐全,属于高品质空间。其次,绿道出入口较少,其内部游客难以分流,这也是导致出入口游客密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3.3.3  不同类型游憩行为空间偏好。

根据青山湖游客游憩行为特点,可将其分为观赏通行(散步通行、拍照、赏花、赏景、赏建筑),体育锻炼(骑行、快走、跑步、晨练、水上运动),静态休闲(帐篷露营、亲子活动、静坐休息、野餐、钓鱼、晒太阳等),文化消费(团建、科普教育、广场舞、唱歌、租赁、餐饮、购物等)四大类。

通过ArcGIS核密度估算法可视化表达后可知,游客的行为活动受空间特征诱导较强较大,具体如下:对于观赏通行类游憩类行为,其游客空间选择上波动较大,主要分布在入口广场和带状路径空间,具体为柳庄驿站广场和水上森林这2个景点(图4c),这2个节点空间的特点是靠近出入口,其可达性较高,且具有景观特色性,方便游客游玩通行的同时,能够吸引游客拍照、驻足赏景等;对于体育锻炼类游憩行为,游客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各种类型空间都有分布(图4d),这表明具体空间的环境要素对体育锻炼类游客影响较小,这可能由于体育锻炼类游客多为长距离骑行活动,节点空间停留时间较短,对沿路空间的环境要素感知偏弱,更注重道路的连贯和整体环境质量;对于静态休闲类游憩行为,其游客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入口附近的草坪面域空间和入口广场空间,具体为荻芦湾草坪、水上活动中心草坪、柳庄驿站入口(图4e)。该类空间具有可达性高,视线通透性强,空间平坦,可进入面积大,植被覆盖度高等特点,为开展露营、野餐、亲子活动等静态休闲类活动提供场地的同时,兼具观赏湖光山色美景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水上森林”作为较为狭窄的带状空间,但由于其独特的景观效果和高郁闭度的空间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停留、观赏和休息;对于文化消费类行为,整体上分布较少,主要集中在入口广场和草坪面域空间(图4f),柳庄驿站广场有完善的餐饮、租赁服务设施,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而草坪广场空间可进入面积较大,空间较为平坦,可开展团建、表演等文化活动。

4  讨论与措施

4.1  讨论

4.1.1  绿道空间与游憩需求的耦合关系。

郊野绿道游客空间偏好存在差异性,主要受游憩者的个人属性、游憩动机、空间特征和空间认同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游憩者的个人属性是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之一,强烈地影响着游憩者空间的选择和行为特征,而游憩空间特征反过来影响游憩的行为,通过对绿道空间和游憩行为特征分析可知,周边和主城区的中青年人群成为郊野绿道的主要使用者,他们更愿意选择待在可达性高、有一定郁闭度、视线开阔、景观特色性强和基础设施完善的空间进行赏景、骑行、露营、亲子互动等游憩活动。

4.1.2  绿道空间特征和品质与游憩行为的耦合关系。

对比不同类型游憩行为的空间选择发现,不同绿道空间对游客的游憩行为具有引导作用,为此各类游憩空间的选择上存在差异。路径型空间中,游憩者的个体差异较小,各类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分布,但游憩行为的选择上,以游览观赏和体育锻炼为主,停留时间短暂,其中有一定郁闭度、视角开阔、景观特性较强的高品质带状空间游客密度最高;驿站节点空间中,游憩者个体属性差异明显,主要是中老年和儿童,偏向于开展停留休憩、慢走观赏游憩活动,且主要分布在构筑物遮阴处;草坪面域空间中,游憩者以家庭亲子郊游的中青年和儿童群体为主,持续时间长,人群分布密度较高,主要是亲子互动、露营、野餐等静态休闲类游客,偏向于选择视线开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郁闭度适中的空间停留,呈现边缘分布特征;入口广场空间中,游憩者个体属性差异较小,游憩行为的类型丰富,因为其属于可达性高、基础设施完善的高品质空间,因此总体上游客分布密度最大。

4.2  措施

4.2.1

强化面域空间复合功能,加强其他空间特色性建设。

对于面积较大且较为空旷的面域空间,由于游憩密度较高且游憩活动类型丰富,可结合游客的行为需求增添必要的基础设施,如荻芦湾草坪,可相应地在边缘处增设休憩设施和荫蔽设施,从而提升整体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在设计上通过道路的分割、植物的围合等方式,来划分不同的特色功能空间,在丰富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满足了不同游憩者的行为需求,实现空间高效利用。

4.2.2  合理布局,提升绿道内部空间品质。

绿道虽然环湖而建,但是尚难以满足游人的亲水需求,为了更好地利用绿道的湖泊资源,建议在主干道外侧合理拓展一些亲水、涉水平台空间,为游客提供多样的体验。鉴于游客的停留习惯,建议在一些景观特色度高、视线开阔的区域,可合理布置休息、观景设施,增加亲水平台,营造 “湖光悦景”的景观体验,进一步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多样需求。而对于一些内部驿站节点空间,由于其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一些服务建筑还未运营,导致驿站未充分发挥休息停留功能,建议后期完善驿站节点配套设施,提升其服务功能。目前,空间同质化较为严重,应适当注入当地文化元素,增加场地的可识别性,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

4.2.3  完善绿道服务功能,提升内部空间可达性。

郊野型滨湖绿道具有出入口少,出入口距离内部景点较远,路线单一的特点,游客在访问时会出现出入口拥堵、人车混流等问题。为了扩大绿道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绿道的内部景点的可达性,建议增设直达次入口的公交路线。未来需考虑划分人行道和骑行道以实现人车分流,并扩大入口道路宽度,增添出入口,从而防止出入口处存在拥堵、踩踏等安全隐患。为满足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可在不同功能区块间增设直达路径,方便游客不同游憩行为需求的空间选择。

参考文献

[1]熊璨,唐慧超,徐斌,等.郊野绿道的使用特征与满意度[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1):154-161.

[2]王梓凌,杨钧宁,邹诚,等.基于行为观察法的游客游憩行为与环境偏好研究:以三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2022,51(1):44-51

[3]姜嘉琦,金荷仙,陈高敏,等.杭州3个社区公园绿地使用者构成与时空行为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20,40(2):98-104.

[4]HUANG X T,LI M X,ZHANG J R,et al.Touristsspatial.temporal behavior patterns in theme parks:A case study of Ocean Park Hong Kong[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2020,15:1-10.

[5]PARK K,CHRISTENSEN K,LEE D.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in behavior mapping:A case study of neighborhood parks[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20,52:1-13.

[6]吳京婷,吴晓华,汪天瑜,等.基于游客行为的杭州上塘河滨河景观带活力特征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39(2):438-445.

[7]丁娟.基于游客行为特征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以安庆菱湖公园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9,34(3):61-64.

[8]丁绍刚,沈书钰,刘恺迪,等.南京紫金山绿道驻点分布及其游人游赏行为特征研究[J].园林,2022,39(5):20-29.

[9]戴菲,杨超,徐亚如,等.基于POI点数据的武汉汉阳区绿道线路选择[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6):26-31.

[10]蔡潇,苏振宇.南昌市滨江绿道步行环境感知评价:以赣江市民公园为例[J].城市建筑,2022,19(17):190-194.

[11]王泉文,冯兵.公园城市理念下柳州绿道规划营建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2,19(17):195-198.

[12]郑超.城郊游憩绿道网络构建研究:以杭州临安市游憩型绿道为例[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5.

[13]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4——行动观察法[J].中国园林,2009,25(2):55-59.

[14]曾真,朱南燕,王丹,等.基于游客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下的城市绿道优化策略研究:以福州市福道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4):639-645.

[15]曾忠平,王雅丽,彭浩轩.基于SOPARC和KDE的游客游憩行为研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2):58-62.

[16]杨延基,孙婷梅,牛欣凯,等.基于SOPARC的夏季公园游憩行为研究:以泌阳县双龙健康主题公园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9):173-180.

[17]程婧.成都市中心城区滨河绿道空间研究:以三环内沿锦江绿道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18]吴文清,许克福.合肥环城公园开放空间与游憩行为关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6):217-224.

猜你喜欢

时空分布
酒泉市强对流天气指标研究
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
临夏州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辽宁省盛夏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云模型的淮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布
基于云模型的淮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成都市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旅华客源时空分布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