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灰色地带”行动探究

2024-03-19顾帅楠刘伟超

军事文摘 2024年5期
关键词:代理人灰色战争

顾帅楠 刘伟超

近年来,由于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的调整变化,世界上一些国家对战略环境中的“灰色地带”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利用“灰色地带”展开战略博弈与对抗。例如,日本政府在2013年公布了首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其中就提到了“灰色地带事态”;2014年以来,俄罗斯通过扶持当地武装代理人,派遣“志愿”部队等形式,以一种不触碰侵略底线的方式介入克里米亚局势,分裂了乌克兰;伊朗利用颠覆行动以及代理人战争的形势,打破地区力量平衡,使也门陷入了内战僵局。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灰色地带”挑战在美国战略学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试图将“灰色地带”泛化至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妄图采取“灰色地带”行动的方式,把自己打扮成“世界警察”,以有效应对潜在作战对手与日俱增的非对称、非传统战略威胁,在未来对抗中占得先机。目前,国内针对美国“灰色地带”的研究有很多,纵观研究成果,大部分都聚焦南海方向,并且主要从军事领域的案例出发,缺少对美“灰色地带”行动整体情况的研究。由此,本文解析了“灰色地带”行动的概念,归纳了美国对“灰色地带”概念的认知演变,探究了美遵循的“灰色地带”行动规则,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对我启示。

克里米亚亲乌群众游行抗议

“灰色地带”行动的概念

“灰色地带”并非是一个新概念,它原指某些行业中存在的游离于合法与非合法之间的灰色区域,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缓冲区和过渡区,政治军事上一般指介于和平与战争之间,突出平战交织,模糊战争与和平的具体界线。“灰色地带”行动可以理解为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综合运用除传统战争以外的非军事及间接军事手段进行冲突对抗来达成战略目的。通过长期、渐进的模式改变现状或制造紧张局面,蚕食、规制、消耗对手,塑造有利于己方的环境态势,是一种极具胁迫性和诱导性的战略手段。一方面,它的手段强度低且不透明,导致竞争对手无法及时分辨,产生战略上的犹豫,错过了最佳应对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相关规则制度不明确,实施方通常能够有足够的理由予以否认。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于2011年8月发布的《联合作战计划》中明确,美军现行作战战役行动计划分为6个阶段,即“塑造—威慑—夺取主动—占据主动—稳定行动—支援民事政权”。按照设计,这6个阶段将依次展开和结束。但总的而言,这6个阶段过于理想化,与美军多数战争实践不吻合,导致美军在面对“灰色地带”战争威胁时,受限于传统常规作战思维,无法有效制定合适的作战方案,尤其是不能科学合理地实施战前阶段(即“塑造”和“威慑”阶段)行动规划。“灰色地带”行动按其定义,处于行动计划的“塑造”与“威慑”之间,处于军事力量最薄弱甚至是部署还未展开的时候。实施“灰色地带”行动时,往往通过国家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能力共同参与,其投入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政府与对手之间各项能力的强弱势差、行动目标以及国际政策法律限制等因素,军事力量虽然仍是保障其他各项国家能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但它已不再是中心。

美国对“灰色地带”的认知演变

“灰色地带”作为一个战略概念,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军事学者托马斯·芬莱特,它是指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不同于传统战争的“挑战”。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变,“灰色地带”渐渐淡出了视野。但是,近年来美国霸权主义日渐衰落,美国战略界权衡多方利弊,重启并翻新冷战时期对苏联采取的“灰色地带”策略,企图继续维持所谓的“国际秩序”。2010年出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就使用了“模糊的灰色地带”的说法,这也正式表明美国开始重拾“灰色地带”行动。随后,美国防务部门开始研究相关作战理念并且制定相关行动准则。美国陆军部2011年颁发的《陆地统一作战行动》手册、陆军训练与学说于2012年发表的《致2028年作战环境》均对“灰色地带”进行了概念阐述。2015年9月,美特种作战司令部发布“灰色地带”白皮书指出,“灰色地带”介于传统战争与和平之间,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各方对冲突的认识定位不同以及冲突类型、涉事参与方、政策法律不明确等特征。2016年4月,美国陆军战争研究所也发布了《灰色地带作战:美国军事战略的一种样式》称,“灰色地带”战争综合运用“胁迫、威慑手段”,使对方无法直接军事干预,还保持了适度的“侵略性”以实现战略目标。2017年,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国战略”,使得“灰色地带”在美国战略界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美国国际安全顾问委员会发布《“灰色地带”冲突报告》提出,“灰色地带行动”通常指一国不直接使用常规军事力量,而是以不对称性和模糊性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性权力手段来挫败对手、实现自身利益的做法。报告还列举了10种行动类型,如:网络战和信息战、资助非政府行为体、经济施压、操纵和破坏民主体制等。2017年10月5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决胜灰色地带》,建议美国运用电磁战重获对灰色地带局势的掌控优势。美国2018版《国防战略报告》中明确将我国和俄罗斯列为长期战略竞争对手,把强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性军事优势作为优先目标和任务,“灰色地带”行动成为美军“印太战略”框架下的主要行动模式。拜登政府上台后,“大国竞争”战略定位被全盘继承,明确提出要加强“灰色地带”竞争能力,有效慑止外界挑战,维持霸权地位。

美智库发布《决胜灰色地带》

除了政府层面,美国学者对“灰色地带”概念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迈克尔·马扎尔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的“灰色地带”活动,绘制了“灰色地带”行为光谱,将灰色地带行动分为叙事战争、剥夺繁荣、民事介入、积极渗透、强制性发信号和代理人破坏6种类型。福尔摩斯等学者妄称中国利用法律、外交、海事和物质等方式,削弱了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迈克尔·格林等学者对中美在海洋争端中的“灰色冲突”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场景,针对中国“灰色地带”行动的反制措施。

美国实施的“灰色地带”行动特点

“灰色地带”发生冲突的复杂程度不容忽视,核心内涵是通过渐进方式消耗对手,威慑并压制对手。纵观美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实施的“灰色地带”行动,主要遵循以下行动规则。

开展舆论战,标榜行动正当。美国战略界分析认为,叙事之争是最安全、最经济的“灰色地带”行动,也是美国最擅长的反制措施。从技术上而言,美国是全球信息强国,拥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舆情,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常常能够精准引导、塑造全球舆论,引导公众思维和认知。从资源上而言,美国掌控着全球诸多媒体,拥有庞大的盟友体系,在很多时候塑造控制着国际舆论和“国际社会”的态度。近些年来,美国利用话语权优势,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社交平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利用争议性议题以及其他国家的敏感话题编造谎言、传播虚假信息、煽动舆情,以打击、削弱竞争对手;同时标榜自身“现状维护者”的身份,为其运用“灰色地带”策略插手他国事务、干扰他国内政寻找借口。例如,“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媒体对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报道刻意夸大了恐怖分子的能力和威胁程度,使公众开始关注恐怖主义问题并产生恐慌,实质上是为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提供了舆论铺垫。中情局内部专门设有伪装成外国黑客的部门,目的就是迎合舆论战的需要。2017年,“维基解密”公布了中情局黑客制造“克里姆林宫间谍”攻击的假象。美高层指使中情局黑客冒充俄罗斯黑客实施网络破坏行动,在大选前营造反俄社会舆论。

中情局动用黑客进行网络攻击

保持模糊性,营造周旋余地。“灰色地带”行动的最大特性之一是模糊性。托马斯·谢林认为“灰色地带”行动的绝大多数承诺在细节上都是模糊的,如果要兑现承诺则必须要越过一定的门槛,但是很多时候就连门槛本身也是模糊的。也就是说,行动策划方可以通过借风使船、借题发挥、隐藏行动真实意图、钻政策法规漏洞等行动手段,导致无法判断其是否违反国际行为准则或者是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对方也很难实施有效的应对。例如,近年来,美国充分利用这一典型特性,在我周边实施低于武装冲突门槛的“灰色地带”行动。美借管控朝鲜海上走私为由,纠集日、韩、加、英、法、澳、新等国,以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为由,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海空平台进行跟踪、监视。美海岸警卫队先后派遣炮舰赴西太地区轮换部署,并逐渐融入西太美军作战体系,执行“低强度”军事行动,对我海上维权行动形成挑战。

使用代理人,维护霸权主义。代理人战争往往没有经过国际法授权,因此相应人员在执行行动时难以被约束和监督。美国热衷于使用代理人,时任美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评论“代理人战争是‘最便宜的保险’”。通过扶持代理人,为其提供武器、情报、资金等援助手段,介入地区冲突、打击战略竞争对手。使用代理人平摊了美国面临的战争风险;同时在不直接下场的同时,也可借此策略实现对相关地区的势力渗透、强化对特定地区的控制。使用代理人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惯用伎俩,通过使用代理人,巩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全球霸权。例如,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中东盟友,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向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发动空前攻势,将反政府抗议活动逐步推向“代理人”战争,导致叙利亚至今8年多的内战,被称为“21世纪以来最复杂的战争”。在2022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巧妙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硬抗,不断向乌克兰进行军事、经济等援助,将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沼,美国反倒坐收渔翁之利。在外交上取得暂时性胜利,不仅仅深度破坏了俄乌关系,使整个欧洲社会对俄罗斯更多的是敌视状态;在经济上消耗俄罗斯国力同时,自身通过贩卖军火大发战争横财。

结 语

“灰色地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在应对“灰色地带”挑战时,既要利用好当前规则的缺失及不确定性,同时也要努力消除这些“模棱两可”的状态。对于由西方提出并且付诸实践的“灰色地带”行动,应高度重视,保持警惕,可以在以下方面予以应对:一是纵深推进法规制度建设。针对性完善相应“灰色地带”的法规制度,制定相关应处规定,明确突发事件处置原则与流程,为有效反制“灰色地带”行动提供法律制度依据。二是聚焦舆论对抗,积极宣传树立大国形象。重视多种途径建立政治影响力与有力话语权,努力管控分歧,在斗争中寻求合作;利用好现有对话机制增进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为发展营造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高在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投入,推动综合国力稳步向上发展,具备越来越强的和平发展战略定力。

美海警船穿航台湾海峡,我国海警全程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

美发动代理人战争使叙利亚内战变得更加复杂

猜你喜欢

代理人灰色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浅灰色的小猪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被风吹“偏”的战争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的2018年第四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他们的战争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2016年第一期诉讼代理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