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学习在高中地理中的有效应用

2024-03-19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高阳三利高级中学孙加欢

中学政史地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高阳三利高级中学 孙加欢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区别于以往的学习模式,借助问题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内容,需要多方面搜集资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有趣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问题式学习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其次,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调节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基于跨学科融合理念创设综合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

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内容为例,可基于当地的优势农作物或农产品提出问题。随后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布局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可以从作物的发展历史、政府政策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此外,考虑到答案的完整性,还可以多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源。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他们可以自主地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贴合问题内容,贴合教材内容,贴合学生需求,这样才能确保问题情境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设计问题,促进自主学习

问题式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既能加强知识积累,又能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一般来说,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难度适中且颇具教育意义的问题,找到学习方向和探索方向。

以“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内容为例,在优化内容的同时可以赋予问题以新的情境,要求学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观察视频内容并总结城市内涝带来的不良后果。(2)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3)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4)阅读材料内容总结海绵城市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生需要认真分析资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讲求循序渐进,要将问题式学习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三、引入小组合作,丰富学习形式

为了更好地探索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丰富学习形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认知情况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优化各小组的配置并确保每一组的综合实力是大体一致的。基于小组合作,学生一边分享自己的观点,一边基于高效的生生互动完成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一般来说,每一组的组内成员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他们能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以“低碳食品知多少”内容为例,在预习阶段,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低碳食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生活中的低碳食品,并思考:与本地蔬菜相比,外地蔬菜在哪些环节增加了碳排放?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所思所想。小组合作与问题式学习形式的统一要讲求科学、合理。一方面,要紧扣学习内容设计问题;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问题,应设计丰富的互动任务。凭借高效的生生互动,学生往往可以自主提出解决之道。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