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分析

2024-03-17

大众标准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风景园林园林

张 祯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园林中心,福建 沙县 365500)

1 风景园林施工工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利用和回收雨水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雨水回收工艺的应用成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雨水回收工艺主要包括收集设施设置、过滤、沉淀等,可进行雨水净化处理。在园林建设中,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建一个雨水收集池来收集并循环利用雨水。这种由人工建造的水塘,一般都是在下雨后先进行一次滤水,把淤泥等杂质分离出来,以减少后续的净化处理。除雨水收集池外,公园内的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也有特别的要求。在地板砖选材上,需要选择渗透性较强的材料,这样可以让雨水更容易渗透进入土壤中。同时,选择根系发达、水体接触面较大的植物也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雨水净化处理时,过滤区域可以通过种植具备毒物质降解作用的植物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这些植物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从而提高水的质量。

2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

2.1 生态性

在进行植物选配时,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园林植物,这些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园林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各个层次植物之间的和谐搭配,让它们能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要从植物学、生物学的角度,掌握各种植物的生存习性和生长规律,做出最佳的取舍,从而创造出一种协调一致的景观植物群落,打造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花园以及理想的景观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风景园林打造成一个生态化、美丽化、人性化的理想园林,为人们创造更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

2.2 适应性原则

风景园林施工是一项需要特殊考虑的工作,因为其中涉及植物的成活率和适应性。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候环境、水源状况和土壤情况等。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成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风景园林的功能性,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栽种。合理规划可以更好地安排植物的种植位置、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等,从而提升植物的成活率。科学栽种则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一步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搭配时,需要根据地区气候和城市风格进行选择。不同的气候和城市风格需要不同的植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城市风格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以便进行正确的植物搭配。风景园林施工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植物的成活率、适应性、气候环境、水源状况、土壤情况等等。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栽种,再根据地区气候和城市风格进行植物搭配,才能保证风景园林的功能性和美观度。

2.3 综合效益

风景园林施工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公益性投入,它涉及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建筑施工相比,其经济效益相对较小,但其造福社会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植物的选择要符合城市审美的要求,同时也要兼顾施工经济性。选用性价比高的植物,降低使用珍贵物种的频率,才能控制投资成本。不同的施工环境需要不同的栽培方式。比如,在城市公园的绿化建设中,可以采用容器栽培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土地使用,同时也能节约建设成本。而在郊区的绿化建设中,则可以采用现场直接种植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成长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不加以养护,则不仅会影响美化效果,而且还会增加后期的养护成本。因此,在植物成长后期,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平衡美化效果和养护成本,才能真正实现风景园林施工的目标。

2.4 审美性原则

风景园林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景色的重要场所,而其中的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选配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风景园林中植物选配的目标和方法。风景园林中植物选配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不同植物的喜好和美感,以及不同植物在园林中的组合效果。例如,一些人喜欢花卉,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绿色植物。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人的喜好来选择植物,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通过合理的植物选配,可以提高整个风景园林的美感。人们可以在园林中欣赏到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植物,获得视觉享受。此外,植物还能为园林带来生命力和清新感,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价值。

3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要点

3.1 打造经济性与生态性园林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们是园林的核心元素之一。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注重经济性和生态性。为了降低培育和养护成本,最好选择本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容易获取和种植,而且更能彰显地方特色。除此之外,这些植物还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减少额外的成本。但是,经济性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园林项目还需要关注生态性,以构建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要以生态树种为主。比如,选用绿色的宽叶植物,就能起到抑制灰尘的作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耐旱、耐修剪的植物则可以衬托出山景,增强景观的美感。而耐水湿的植物则可以美化水体,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景观绿化建设中,绿化树种的选用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注重经济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生态性,以打造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通过选择合适的本土植物,并注重生态型植物的引入,可以创建出更加美丽和宜人的园林景观。

3.2 根据植物特性配置

中国人的美学特征是注重协调、整体性,这种观念也反映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搭配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合理搭配。同时,风景园林设计趋于分区设计,整体植物配置应呈现分区特征,利用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植物来呈现分区设计重点。为保证施工整体性,不同植物群体之间需要存在一定联系和重叠。施工队伍要按照基本布局的原则,对组群中的植物进行适当的控制,确保各类植物间的协调和互补。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整体布局的整体性,保持景观建筑特有的韵味。最终,通过科学配比、合理搭配和分区设计,园林植物配置能够实现协调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从而打造出更加优美、宜人的园林环境。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审美特点方面的独特思想和理念。

3.3 自然配置

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旨在通过美化环境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任何艺术都必须考虑到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也不例外。因此,景观设计必须根据自然环境进行配置。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研究和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这包括气候、土壤、日照、湿度和污染等方面。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合理的设计和匹配。选择合适的种植植物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或者通过改变场地的自然元素来适应种植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植物,即使设计再美丽,也难以健康生长。土壤灌溉、施肥等措施也是培养和驯化选定植物的必要手段。这样可以让植物在环境中稳定生长,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3.4 强调趣味性搭配

当代风景园林施工中,趣味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达到“趣味化”的目的,必须对植物进行灵活的配置,而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图案。另外,还要将石头、树木、花草等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组合,营造出一种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色,表现出不同的园林形态的艺术特色。模拟天然地形,以突出人工景观的趣味。配以鲜艳的植物,更能突出景观设计的趣味性。总之,在当代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趣味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灵活运用植物配置,充分利用山石花木等元素,仿造自然形态的景观,运用地区特色植物和花卉,科学运用疏密栽种手段,设计出色彩鲜明的园林景观,可以让人们在欣赏园林景观的同时感受到趣味和乐趣。

3.5 根据季节选配植物

随着气温的变化,植物生长也会出现季节性规律,因此,为了维持四季多样性,需要根据季节变化特征和环境来选配植物。春季选配应确保品种丰富多彩,选择花期较长的植物品种,如玫瑰花、月季、蔷薇花等。这些花卉不仅花色丰富,而且花期长,能够为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夏季选配则需要考虑温度因素,优选耐热性植物,如万寿菊、鸡冠花、太阳花等。这些植物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良好,同时也能够为园林增添鲜艳的色彩。此外,适当搭配灌木种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形成绿色屏障,还能够为园林增加层次感。秋冬季选配则需要根据茎的形态选择常绿且形态美的植物,如山茶花、金银花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够保持常绿色,还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的景观。此外,对于一些寒冷地区,还可以选择具有抗寒性的植物,如松树、柏树等。因此,正确选配植物不仅能够保持四季多样性,还能够为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在选配时,需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特征和环境因素,并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才能够打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的园林环境。

3.6 合理规划利用园林空间

园林建设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不仅限于栽植园艺植物,而且还包括各种人造景观、景观小品等。在设计和配置花园空间时,应充分考虑到有限的空间约束以及各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等因素,力求获得最好的视觉效果。在设计和配置花园的过程中,植物是花园的主要组成部分,选择时要注意空间的布局和配置,以及植物的生长特性、生长规律和高度特点。绿化植物的高低搭配、高低搭配,表现出不同的层次特征,创造出更为自然和谐的环境气氛。即便是在较小的空间里,也要注意使用,尽量填补立体景观。如,在针叶林和阔叶林下,常被用作遮荫植物,起到装饰绿化效果,使有限的庭园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它还起到了园林景观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园林施工工程时,不仅需要注重植物的选配和空间的规划分配,还需要注重对人工景观、景观小品等的修建施工,以实现一个更加完美的园林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植物选配的过程中,经济性是选配植物的重要考虑因素。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成本和种植成本,确保经济效益。此外,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寿命和抗病性等因素,以便节约维护成本。植物的生态性可以帮助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如保持土壤水分和防止土壤侵蚀等。同时,植物的生态性还可以帮助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空气质量。植物的外观和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和情感,因此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色彩搭配和形态美观。最后,植物的种类和形态可以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因此,在选配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特点和趣味性,以便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风景园林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基于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