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策略探究

2024-03-17林树雄

大众标准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化学品救援管控

林树雄

(厦门钻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12)

危险化学品在现代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潜在的危险性也不容忽视。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机制及应急救援策略尤为重要。他们必须具备广泛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实施全面的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并在紧急情况下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和风险,为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策略的重要意义所在

危险化学品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和潜在风险,其不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因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能够确保工作场所和公共环境的人身安全。通过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类,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储存、搬运和处理规范等,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危险因素的存在和潜在威胁。如此一来,工作场所的员工、访客和周围社区的居民就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其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一旦危险化学品泄漏或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正确的安全管理和监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污染的发生,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需要重点提到的是,应急救援策略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控,仍然无法完全排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及时、专业的应急响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培养应急响应人员的技能和能力非常重要。

总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策略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维护环境的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危险化学品带来的挑战,为构建一个更安全、可持续的社会做出贡献。

2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特点

2.1 突发性强,救援困难

危险化学品事故常常具有突发性,往往在没有或仅有极短时间内通知的情况下发生。这使得救援工作更加紧迫和困难。由于其危险性和风险性,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才能进行有效的救援工作。此外,事故现场可能存在爆炸、放射性辐射等其他危害因素,增加了救援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

2.2 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化学品往往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易扩散性,一旦泄漏或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这会导致危害范围急剧扩大,可能威胁到周围居民、工作人员和环境。面对此类事故,应急救援人员通常需要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限制物质的进一步扩散,以最小化对周围环境和社区产生的潜在风险。

2.3 污染环境,危害久远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有些化学品可能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并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污染可能难以彻底清除,对周围的居民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并可能带来长期的健康问题。因此,在应急救援策略中,需要考虑到如何最小化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恢复计划和监测措施,以确保环境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对策

某化工企业位于厦门市某工业园,其生产及经营管理中主要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三类:其一是有机溶剂,包括苯、乙酸乙酯、甲醇等。这些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在不当使用或储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其二是酸碱液体,包括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这些酸碱液体具有腐蚀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严重的伤害和污染。其三是毒性化学品,包括苯胺、甲醛、氰化物等。这些化学品对人体具有毒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毒反应。该企业属于中型化工企业,占地面积约20 000 m2。生产设备齐全,拥有多个生产车间和仓库。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该企业存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其中,有机溶剂的储存量约为100 t,酸碱液体的储存量约为50 t,毒性化学品的储存量约为20 t。该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方面,采取的策略如下。

3.1 健全安全监管系统

完善的安全监管系统,是做好危险化学品管控的基本前提,为此,该企业结合相关法规、标准及自身生产实际,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目标,并制定相关政策。同时,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利。他们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基于此,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和文档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有关危险化学品的信息。包括危化品台账、材料安全数据表、事故报告和应急预案等。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国际通用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对企业内的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正确的分类和标识可以帮助员工识别和遵循相应的安全措施。针对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管理,制定储存和处理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包括储存条件、容器选择、标识与隔离要求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确保储存区域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修订并完善制度和流程。管理层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目标并确保其落实。对安全事故和违规行为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强调安全责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该企业还不断改进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和评估结果,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与相关的行业协会、政府监管机构以及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3.2 完善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的构建和执行,不仅是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能够做好危险化学品管控的关键措施。该企业建立危险化学品登记系统时,严格确保所登记的信息准确、完整且具有可追溯性。这包括化学品的名称、CAS号、分类结果、安全数据表(SDS)、使用范围、储存方式、数量等信息。信息的准确性对于有效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至关重要。同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内的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识。例如,根据物理性质、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类,并使用符合标准的标识符号和警示语。建立和维护危险化学品台账,并确保其中的信息准确和完整。台账中应包括化学品的名称、CAS号、分类结果、危险性描述、安全措施、应急处理等信息,以便及时查阅。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应定期对企业内的化学品进行评估,检查其分类和标识是否合理,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修正。同时,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并确保企业的制度与之保持一致。另外,根据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的相关要求,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实时评估问题,在发现之前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或标识有错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纠正并追溯影响范围。对于已售出的产品,可以采取补偿或召回等措施,以保护用户的权益和公众的安全。

3.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即使现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控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依然是决定管控效果的核心要素。为此,该企业严格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目标和时间表。根据员工的不同职责和岗位需求,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提供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培训,包括了解化学品分类、标识、储存要求、风险评估等,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培训内容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在线培训等形式进行。然后,针对具体工作场景,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化学品的正确储存和处理方法、事故应急处理等。培训课程可以结合现实案例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监督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可以采用测试、问卷调查或实地观察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建立内部培训资源库,收集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如PPT、视频、手册等,供员工自主学习。通过共享知识和经验,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为了保证培训内容及方式与产业发展趋势相符,该企业与专业危化品管理机构、讲师或咨询公司合作,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现场培训或提供专业指导。利用外部资源,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

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策略

4.1 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控制是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乃至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为此该企业首先对所有危险化学品按照其特性进行准确定义和分类,并对其进行明确的标识,以便于员工能够直观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相关警示信息。其次,建立专门的储存区域或仓库,并根据化学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和分区储存,确保不同类型的化学品相互隔离,从而避免发生交叉反应。同时,在储存容器、包装和标识方面制定严格的要求,确保安全储存危险化学品。然后,根据工艺流程,确定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方式和配比,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优化工艺条件,降低事故风险。设计并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工艺控制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阶段性对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和程序,并通过流程分析、风险研究和模拟演练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的认识和预测,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4.2 及时抢救受困人员

在危化品事故中,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对受困人员进行救助,该企业结合危化品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首先,该企业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确保队伍成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应急救援知识。定期检查和维护救援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在发生事故时,救援团队快速响应,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判断危险源是否已经控制,确定进入现场的安全性。对困于建筑或车辆中的受困人员进行初步判断,评估其伤势和所面临的危险情况。根据受困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策略。如使用救生绳、安全带等设备进行拖拉和救助,使用专业救援装备,确保救援过程的安全性和受困人员的稳定。在救援过程中,及时与其他相关部门或专业救援机构取得联系,协调资源和支援。救援人员配备了基本急救器材和药品,能够提供初级急救,包括止血、固定骨折、心肺复苏等。除此之外,对于化学品泄漏或溢出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清理,以减少对抢救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危害。

4.3 引导群众防护或隔离

在事故发生初期,该企业与应急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等建立快速沟通渠道,迅速提供准确、及时的事故信息和数据,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有害物质属性、蔓延方向和速度等,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及时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和行动方案。根据事故性质和风险评估结果,向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发送预警信息,告知事故情况和潜在风险。通过多种渠道传播预警信息,包括广播、电视、社交媒体等,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达到相关群众。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封锁、撤离和隔离措施,确保人员和资源的安全。协助引导周边群众有序撤离,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如提供应急避难场所和基本生活物资。

4.4 消除事故危害后果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之后,该企业会立即启动紧急应急预案并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事故现场处置,尽快将事故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采取适当的措施遏制化学品泄漏或扩散,如堵塞泄漏点、喷洒净化剂等。对于发生暴露的人员,及时提供急救和医疗服务,确保其受到妥善处理并得到必要的治疗。根据事故情况和相关规定,制定污染物清理方案,并进行高效、安全地清理事故现场和周边环境。另外,根据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以减少环境破坏。最后,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查明责任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控及应急救援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任务,对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从业者来说充满了挑战。显然,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意识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持续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并为未来构建一个更安全、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化学品救援管控
紧急救援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3D打印大救援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救援行动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