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设计方法探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为例

2024-03-17

大众标准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小微公园

齐 涛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街区的改造和提升。小微空间改造项目以其灵活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等特点,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街区,面临着城市更新的迫切需求。街角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空间节点,具有着重要的社交、文化和环境功能。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环境状况差等。文章将以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为例,探讨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法,旨在促进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更新与小微空间改造概述

1.1 城市更新的背景与概念

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老旧、破败、落后的区域进行改造和更新,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改造行为,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城市更新是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城市更新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城市老旧区域的存在、城市功能的转型、居民生活需求的提升。城市更新的概念包括综合性、可持续性、多元化和参与性。城市更新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改造、基础设施的更新、环境的改善等多个方面。城市更新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城市更新需要考虑到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和利益,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城市更新需要广泛吸纳各方面的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格局。

1.2 小微空间改造的概念与特点

小微空间改造是指对城市中的小型商业空间、社区空间、街巷空间等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其不同空间特点如下:①小型商业空间改造:小微空间改造注重提升小型商业空间的功能性和品质,使其更加适应当地居民和消费者的需求。②社区空间改造:小微空间改造关注社区空间的功能性和社交性,通过改造社区公共空间、社区设施等,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交互动。③街巷空间改造:小微空间改造强调改善城市街巷空间的环境和功能,使其更加宜居和宜商。通过改造街巷的道路、人行道、照明、景观等基础设施,提升街巷的交通便利性、行人友好性和商业活力。④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小微空间改造注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改造。⑤强调可持续发展:小微空间改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

1.3 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的重要性与挑战

(1)重要性:①提升城市形象:小微空间改造可以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②优化城市功能:改造小微空间可以满足居民和商业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水平。③促进经济发展:小微空间改造可以促进创业和就业增长,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④提升社区凝聚力:小微空间改造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和谐稳定。

(2)挑战:①资金和资源限制:小微空间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关注。②竞争与利益冲突:小微空间改造需要与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和合作,可能会出现竞争和冲突。③技术和设计难题:小微空间改造需要解决空间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技术问题,但由于空间有限,技术和设计难度较大。④社会认可和参与度:小微空间改造需要得到居民和社区的支持和参与,但可能会出现社会认可度不高和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建立多方合作的机制,共同推动城市更新和小微空间改造的顺利进行。

2 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设计方法

2.1 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项目介绍

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项目位于双河北里一巷与双河北里东街交口南侧,节点一占地约1 000 m2,节点二占地约600 m2,由园林局负责管理。该项目的背景是该公园所处的地区周边有多个居民小区,步行5 min即可到达,且临近幼儿园,交通和景观条件良好。然而,目前该公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景观单调、安全隐患和缺乏休憩设施等。因此,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改造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增加绿化植物种类,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并增加休憩设施,打造一个安全舒适、趣意盎然、儿童老人友好空间,以提升公园的活力和吸引力。

2.2 设计方法的选择与解释

在城市更新中,对中小微空间进行改造项目设计时,可以选择以下设计方法:①区位分析:通过分析周边的小区分布和设施情况,了解目标空间的位置和周边环境,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②场地分析:对目标空间进行详细的场地分析,包括用地性质、景观特点、绿化率等,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③现场调研:通过实地踏勘和与居民的交流,了解目标空间存在的问题和居民的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④公众参与:通过居民工作坊、调查问卷等方式,让居民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设计的针对性和可行性。⑤大数据分析:利用科技手段,分析目标空间的使用现状和人群分布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数据支持。⑥儿童参与:通过组织“我是小小规划师”等活动,让儿童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和儿童友好性。⑦摄像头数据分析,识别小空间使用人群数量及空间分布。⑧案例借鉴,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改造案例,吸收总结经验。在选择设计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如果目标空间周边有大量儿童活动需求,可以重点关注儿童友好性和儿童参与性;如果目标空间周边有大量老年人居住,可以重点关注老年友好性和健身设施的设置。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的预算和时间限制,选择适合的设计方法来实现项目目标。

2.3 设计流程与步骤

设计流程与步骤如下:①问题诊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居民座谈,诊断出公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活动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和老年健身设施等。②功能定位: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确定公园的功能定位,如儿童友好、老人友好和科普教育等。③设计方案:根据功能定位,设计公园的平面图和鸟瞰图,包括增加儿童游乐设施、改造绿化、增加座椅和墙绘等。④实施计划: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队伍和材料采购等。⑤监督与评估: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效果。以上是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设计的流程与步骤。

2.4 设计要素与考虑因素

(1)设计要素:①空间规划:根据用地面积和性质确定空间规划,包括绿化、景墙、休息景观小品等元素的布置和数量。②植物设计:选择常绿与开花落叶植物相结合,利用原有植物和乡土树种增加植物的观赏性和科普功能。③设施设置:设置金属凉亭和休息座椅,满足休闲交流功能。④景墙设计:展示区域功能,增加空间的视觉吸引力。⑤生态设计:通过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实现海绵城市生态功能。⑥原有场地设施处理:解决安全隐患问题,降低对空间的影响。

(2)考虑因素:①环境条件:考虑空间周边的居住小区、幼儿园、交通条件等,确保景观和交通条件良好。②空间现状问题:分析现状空间的问题,如空闲地、景观单调、安全隐患等,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③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小微空间的提升改造工作中,增加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④功能定位:确定小微空间的功能定位为绿色生态儿童科普农场,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自然认知能力。⑤投资估算:根据设计方案的要素和数量,进行投资估算,确定项目的总投资额。

3 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设计方法的应用与实践

3.1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数据收集方面,可以通过现场调研、大数据分析、居民座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现场调研可以通过实地踏勘和主动闲聊的方式,了解小微空间的功能、设施、使用情况等。大数据分析可以利用相关科技手段,对摄像头数据等进行分析,了解小微空间的使用人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等信息。居民座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获取居民对小微空间的需求和意见。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分析小微空间的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找出改造的重点和方向。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城市或社区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小微空间在整个城市或社区中的水平和差距。

3.2 基于设计方法的方案设计与优化

通过与居民座谈、调查问卷和“我是小小规划师”等这些活动,收集到了居民的真实诉求和意见。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节点一主题为“星际乐园”确定了功能定位,即集娱乐、亲子、科普、休憩于一体的儿童友好、老人友好活动空间。根据功能定位,设计了三大板块,分别是儿童星际乐园、老年健身场地和星际主题墙绘。儿童星际乐园包括儿童跑道、儿童秋千、儿童沙坑、儿童滑梯等儿童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需求。老年健身场地则提供老年健身器材和休息座椅,让老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和休息放松。星际主题墙绘则增加了小空间的科普功能,让孩子们在玩乐的同时学到知识。为了营造舒适的环境,还进行了绿化改造,增加了植物配置,打造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丰富有氧空间。同时,还增加了海绵城市设计,打造生态强性空间。节点二设计主题为“光合花园”,在入口处设置一个彩色的标识墙展示区,引导和吸引儿童进入科普微空间。此区域将使用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图案,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变电设施周围设置立体植物遮挡,即增加了绿色生态又保障了游人安全。为了营造绿色生态儿童科普微空间,综合运用植物、景观小品和休息设施等。园内设置具有植物特色的金属凉亭和休息座椅,以满足儿童休闲交流的需求。使用透水铺装和下凹绿地植入海绵设施,体现绿色生态理念。把“光合花园”作为儿童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搭建小朋友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平台。通过建设、种植和养护管理,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获得感,增加孩子们的自然认知能力。在设计中,保留和利用现有植物,以增加场地的绿化效果。设置幼儿园植物认领活动,让儿童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增加他们对植物的认知和兴趣。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法的应用与实践,实现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方案设计与优化,创造出一个绿色生态的儿童科普微空间。

3.3 实施与施工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在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实施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艺流程,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可以通过现场巡查、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测等方式,对施工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3.4 成果评估与效果分析

通过这个改造项目,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充满趣味的儿童友好的“星际乐园”和“光合花园”。改造后的公园将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美丽宜人的休闲场所,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公园改造后增加休憩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吸引更多居民前来活动,增加社区的活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改造后的公园将提供更多儿童友好的设施,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成长空间。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公园也将成为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通过这个改造项目,将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街角公园改造项目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的设计方法。在项目中,注重了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和参与,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设计方面采用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现有空间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了问题和潜在的改造机会,在设计阶段,运用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以提升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为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未来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指导。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小微公园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小微课大应用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在公园里玩
TOD/城市更新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