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微结构山水画

2024-03-16刘燕声

东方收藏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画点线面微结构

刘燕声

谈我如何创立微结构山水画概念,还得从我的学画经历说起。1972年,工作在河北平山县文化馆的父亲陪同吴冠中先生到西柏坡作画,自幼酷爱画画的我也有幸得到先生的教诲,由此更加激发了学习绘画的热情。1978年,我考入河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侧重于山水画学习,是李明久先生的第一位入室学生。1980年,我的山水画《太行明珠》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成为河北省美协的第39位会员。

毕业后的30多年间,我因故中断了创作。当1996年重新拿起画笔时,仰望山水画界有了质的飞跃,但同时,总感到还缺点什么,那我应该如何来画呢?

早年对范宽的作品就情有独钟,那特写式的构图、自然结构的纵横使画面厚重宽广,唐寅、李可染等前人对逆光的应用使画面更加透亮,隐约中让我有了初步的方向。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文明改变着我们的一切,在视觉方面让我们更具现代视角和对高清元素的追求。传统绘画是古人眼里的生活,总不能还以披麻老翁茅草屋的形式表现当今生活,要有鲜明的时代印迹,正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从大山里看到那天然的结构美,充满了点线面的交织,再想到这方面是画家们不重视的边缘角落,如果我把它强化放大或许是另一番景象。于是,就着手画了两幅——《古壑无言》《太行如铁》,效果出乎我的意料,这样,努力的方向就更加明确了。那微小的结构却能展现大天地,因此取名为“微结构山水画”。

我长期在传统媒体和政府部门工作,对社会生活形成了积极的认知。在画面经营中,也力求表现出阳光通透、生机旺盛、结构自然、质感强烈、饱满霸气等特征,这便是微结构山水画的基本要素。

在笔墨形式方面,充分挖掘水墨工具的潜力,对自然物象进行升华性体现,它不是写实的照搬和描摹,而是以全新的笔墨诠释自然神韵。其强调骨法用笔,下笔如刀,笔笔要落在结构上,力求是撕破了的线、坑洼不平的面,加强苍劲与颗粒性的质感。同时力求充满严谨与奔放、密集与疏松、大墨与小笔、动与静、黑与白的对比,并且強调点线面的交织和律动。就是这样一种综合体。

在传承方面,遵循传统的基本章法,比如留白落款等。古人的应物象形、石分三面、师法自然等理念,是我紧抓的一条线,把这脉络时代化,接力成为新风扑面的作品。在实践中,找到了传统与现代、西画与水墨、象形与夸张的切合点,能够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笔墨恰到好处、有效地去造型,使画面不糊不堵不腻不概念。另外,该画法是越深入刻画越强烈,而不是越画越细弱。

我追求两个极端:一是严谨到极致,二是放松到简笔,这样大大增强了视觉触发性。在画路方面力求广泛,什么形式、什么物象、什么季节都要画,从中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基本达到了山石云水、植被丛林等元素都替换成了自己的语言,进而形成了明显的辨识度。

能够在短时期内构建一种画风,其画外的综合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对生活的阳光心态和艺术观,同时也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毅力。当年中断画画时创作了一款电脑艺术字体“汉真广标”,其工程量是一个人难以拿下的,就是怀揣一颗让全社会共享字体的梦想,驱使我得以完成并纳入了方正字库的精品字体。工作中领导常讲,细节决定成败,这已然成了一种习惯,所以就特别注重细节特征的发现,抓住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正因如此,才有了微结构山水画。在学画的过程中,我的名字也寓意了不同时期的心境,且作为座右铭。我原名为刘艳生,是父辈期待我将来学画不能脱离多彩的生活,所以,作品大都来源于生活。参展或报刊发表作品曾用过岩森,岩石森林就是我的机缘和激励。我是太行人,燕赵之声又是一个新阶段,所画作品大多为讴歌太行的。太行的底蕴、太行的山石特征,歌不完画不够,太行出笔墨,微结构山水画也因太行而诞生。

猜你喜欢

学画点线面微结构
吴冠中的点线面
勾股定理应用“点线面”
一起学画人脸
卖身学画(上)
学画有悟
学画录
东郊记忆——点线面
绘画点线面
金属微结构电铸装置设计
用于视角偏转的光学膜表面微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