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下的社区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2024-03-15倪珉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摘 要:聚焦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和人类“自然缺失症”严重化的社会背景,结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研究内容,探讨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其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提出理念运行的基本模型,总结出植物配置、场地设计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为城市健康的生活发展模式构建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社区公园;景观设计

多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城市出现生态问题,城市居民远离自然,栖居自然中的动植物也逐渐远离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患上“自然缺失症”,不局限于青少年,因此城市急需寻找与自然的联系,改善生态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正是一种能够帮助人、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三者和谐共生的、具备综合设计系统思想的科学理念体系,在缓解城市生态问题方面有极大价值。

一、相关概念

(一)朴门永续设计

朴门永续设计是由英文“Permaculture”音译而来的,其思想源头是由20世纪初农业经济学教授富兰克林·希拉姆·金(Franklin Hiram King)提出的Permanent Agriculture(永续农业)的理念。他开创性地将“农业”(Agriculture)与“永恒的”(Permanent)两个词语进行组合,意为“永恒的农业”或“可持续的农业”。20世纪70年代,在“朴门永续设计之父”比尔·莫利森(Bill Mollison)与他的学生大卫·霍姆格林(David Holmgren)合著《朴门永续设计(一)》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快速丰富与发展,并融通农艺、园艺、建筑、生态、财务管理、社区规划等多领域的内容。

发展至今,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已经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旨在通过效法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创建一个生態学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可持续生态系统[1],使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并保证一定的景观性。

(二)社区公园

2002年,国家制定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正式提出“社区公园”概念,延续至现行标准。社区公园是指社区中面向居民开放的公共活动绿地,在场地内具备一定的活动设施等。随着当今的工作节奏加快、物质生活需求提高等时代环境变化,城市中的社区公园能够更快速、便捷地提供休闲空间,成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部分。

二、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核心内容和基本模型

(一)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具备三大核心内容——“关心地球”“关爱人类”“分享剩余”,这也是朴门永续设计的三大伦理原则。它既考虑了设计对象本身的功能作用,又将设计元素间统一起来,发挥其循环、能动作用,推动至整个外部大环境,最终形成能够自给自足的稳定生态系统。

“关心地球”,指出应关注环境中所有的生命体及无生命体,保护环境、顺应环境。

“关爱人类”,即关注人性化需求,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在遵循客观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将人类活动需求作为重要指标,有组织、有计划地确定重点区域,保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生态群落长久稳定。

“分享剩余”,即在完成前两项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将剩余的时间、金钱、能量等资源回馈外部环境,扩大人类自身的影响力,延伸至合作共享的永续农业循环模式,以达到平衡与稳定[2]。

(二)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基本模型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基于上述三大伦理原则,衍生出12项设计原则,这些原则能够形成一个周期,呈现循环往复、递进上升式发展。

基于对上述三大伦理原则与12项设计原则的研究,总结出朴门永续设计运行的基本模型,即“观察与研究—分析与总结—设计与搭建空间结构—细化内部具体群落元素—调节与反馈”(图1),基本模型呈现环状,循环深化上升发展,但具体场所的朴门永续设计模型还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及构建。

三、社区公园的朴门永续设计策略

(一)朴门永续理念下的植物设计

基于“关心地球”的伦理原则,在植物选择与种植上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尊重场地原生条件,合理利用原生植物资源,新增植物以本土种类为主,保证充分发挥植物与场地间的能量循环,维持和促进场所生态环境稳定。

朴门永续理念在植物选择上的最大特色在于将农业学科引入城市空间当中,将农业生产性植物作为场所设计的主要植物品种。通过利用不同植物群落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的生物特征,组合成不同的植物功能群。这些植物功能群落逐渐发展、模仿自然界中的生态维持结构,最终形成稳定、多层、半自然、可生产的景观生态系统[3]。

以美国的灯塔食物森林为例,整个社区花园由最初的食物森林扩展出蔬菜园、本土植物功能群、药用植物园、社区居民的个人菜园以及部分教学空间,且最初的食物森林中的植物功能群也发展出了7个层级——高大果树、中层低矮果树、灌木层浆果植物、草本药用植物、根茎蔬菜、地被植物和藤本植物,不仅层级丰富,而且在每一个层级中都融入农业元素,同时保证在这些植物之间也能形成能量循环。

根茎蔬菜、地被植物和藤本植物既充分吸收地下土壤的养分与水分维持自身生机,又为其上层植物解决杂草危机,上层植物花果吸引动物媒介进行生物活动,落叶腐化供养地下根系与微生物,微生物分解养分回馈中层植物。各层级之间分工明确,能量流转顺畅,形成完整的植物功能群。

(二)朴门永续理念与场所设计的衔接

朴门永续理念旨在通过生态设计手法形成人与自然永续共生的生活方式,那么需要在这些场所中寻找人的动态活动与自然的静态生长之间的平衡点。基于“关心地球”与“关爱人类”的伦理原则,城市社区公园可以通过“生态分区”的设计方法整合场所内的要素关系[4],即以人类的活动强度为判定指标,由活动强度最强的区域逐渐向外扩散至活动强度最弱的区域,整体呈现辐射状。高强度活动区域也是高强度管理区域,越向外部,管理强度越弱(图2)。

以社区公园为例,场地的服务对象以社区居民为主,包括儿童、青年、壮年和老年等的不同年龄群体,结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可以融入社区农业、自然教育等生态和农业方面的活动去支撑复合型需求。

社区公园中人类活动强度一般分为“很频繁”“频繁”“经常”“定期”“较少”这5个层级。“很频繁”主要为社区人群的活动中心,位于辐射结构的中心位置,也是社区公园中主要的行动路线;“频繁”主要为人群在社区公园中做停留活动的区域,可以包括社区农业空间、社交交流空间等,在这部分空间中实现自然与人类的能量交换,增强互动性;“经常”主要为部分人群需要日常进行维护、管理的区域,对场地的影响程度适中;“定期”主要为特定人群进行活动的区域,如经济型地块、特殊时期避难所等;“较少”一般为可以直接进行粗放型管理、与人群接触最少的地块,植物生長缓慢,在这部分区域中可以加入动物庇护所等辅助性设施,促进生态系统稳定,最终逐渐形成生态循环闭环。

(三)朴门永续设计的运营模式

在“关心地球”与“关爱人类”之后,实现“分享剩余”则需要依靠完善的运营模式。经过前期的人为设计引导与系统的场所布置,植物群能够进行自我能量循环,但由于处于城市生活空间内,对其景观性和空间功能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完成循环的过程中及循环周期结束后都需要人类参与管理,并将剩余能量延伸至外部环境中,帮助形成永续农业模式。一般需要结合社区组织的运行机制来推行社区公园管理模式。

基于当前国内社区公园共享共治板块公众长期参与度不高,社区居民普遍投入精力、时间较少的现象,社区公园运营需要考虑到稳定的运营主体、丰富的参与活动和运营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居民自治团体是社区公园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之一[5]。

以上海社区公园为例,2015年上海创智农园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位于开放街道中的社区公园,并运用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尝试打造社区公园样板。在这个项目中,后期以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为运维主体,并选出社区志愿者形成日常运营的小型组织,同时通过少量承接政府采购项目、作为各大高校课题研究对象等的社会各方支持,实现农园“自给自足”,持续运营。创智农园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不同主题的科普、互动空间,还作为实验空间,将总结出的社区公园营造成果作为能量,输送到更多的社区。

四、社区公园运用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意义

(一)人文价值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加重,急需通过互动性、趣味性强的社区农业活动,吸引人群进行户外活动、释放压力。社区公园中进行永续农业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城市居民可持续发展意识,了解生态循环,为城市健康生活方式带来新思考。同时,邻里之间通过社区活动密切交往。由此,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共享空间,延伸发展为人与人互助共享、和谐美好的公共活动空间。

(二)社会价值

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运用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将农业活动引入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为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随着城镇化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机械改变传统生产模式,乡村农业发展面临生产力缺失的问题,农业文化逐渐淡出城市大众视野,传统农业文明急需传承和被大众深刻理解。“农业走进社区”是农业文明走进大众生活的一种方式,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学习和自然环境教育的平台,也能为城市生活空间注入更多活力。

(三)经济价值

经济上的价值主要是社区公园作为实验基地的价值,而不在其农业生产力。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社区公园面积有限,不具备产业化、商业化的条件,且经营主体及方式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但其经济性仍然具备探讨的价值。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将社区公园内生产的农业产品通过完整的组织经营渠道进行销售,或者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输送到社会中获得更大的价值。

(四)生态价值

在城市空间中发展社区公园,能够更好落实“见缝插绿”的城市治理理念,从微观处关注城市生态发展需求,以“斑块—廊道—基质”的城市景观空间基本模型为行动依据,最大程度发挥社区空间的生态价值。

在社区空间中引入生态型农业,一是可通过这种生物措施逐步恢复城市中的自然生机,稳定城市空间中的生态植物群落;二是可利用农作物的花果吸引部分动物回归,辅助构建城市中的动物栖息地;三是看推动生物群落系统的稳固发展,形成更高级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人、城、自然三者相融的和谐状态,为城市提供生态永续新思路。

五、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已经经过了许多实践的试验与验证,其对城市生态发展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社会现实原因,目前其在国内社区公园中的应用较少,相应的设计还不够成熟,也暂未能够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型空间。通过研究、分析并总结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与基本模型,探讨其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城市社区公园引入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开拓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李萍萍.一种生态伦理替代学说:永续农业及其设计中的生态思想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1-78.

[2]梁莹.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莲花坪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

[3]孙熠.社区花园设计理念及运营模式探索[J].城市建筑,2023(20):216-220.

[4]刘婧,秦华.基于朴门永续理念下社区农园的生态设计解析:以阳曲农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9):167-172.

[5]曹子芯,范晓莉.朴门永续设计对社区花园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设计,2020(23):61-63.

作者简介:

倪珉,硕士,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师助理。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梁燕莺景观设计作品选登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康复养生理念下的景观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