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马辛教授

2024-03-14任艳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精神病学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疾病

任艳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 100088)

“努力”,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员工和精神病学领域专家给马辛院长的一致评价。她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数十载职业生涯中,马辛教授一直践行着这个“咬”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她矫健而又不失优雅的身姿,活跃在病房里,活跃在课堂上,活跃在实验室里,既是她的征途,也是一代又一代精神心理学人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马辛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分院,同年分配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安定医院)。谈及为什么选择精神病学作为自己的事业,马辛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是我选择了精神病学,而是精神病学选择了我。”20世纪80年代是精神病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那时的精神病专科还比较落后,但是既然被选择,马辛教授在此道路上砥砺前行,她带领团队勇攀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

1 为学不间断而精进,才华不外露而日彰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精神病学发展很快,为了尽快掌握相关知识,马辛教授于1996年阔别家人,远涉重洋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部州立医院做访问学者,进修老年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带回来先进的知识推动了我国老年精神病学和社区精神病学的快速发展,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常讲的一句话是“为学不间断而精进”,每日坚持学习查阅文献,关注学术发展动态,组织临床医师结合临床病例进行业务学习。

在临床诊疗技术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问世,标志着抗抑郁药物的新时代,这些新型药物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面有显著优势,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1]。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和奥氮平等被开发出来,为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这些药物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作为院长,马辛教授积极推进新型药物的使用,并且向政府谏言,将新型抗精神病药推进到社区作为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服用的药物等,造福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外,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社会康复训练等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马辛教授提出了精神科医生在掌握精神医学的治疗技术基础上还要掌握一项心理治疗技术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已渐渐凸显,但由于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和干预手段的落后,这项专业服务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制约,北京安定医院作为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专业机构,肩负着为受灾人群提供科学有效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重任,为此,时任院长的马辛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伍[3],经过专业培训和演练,这支队伍在汶川震后、湖北沉船等各项突发事件救援中,为受灾群众、救援官兵、医疗救援团队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救援和心理疏导,赢得了社会赞誉。

随着社会对精神疾病认识的提高,患者权益意识也逐渐增强,推动精神病学领域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权益。马辛教授作为精神病学的带头人和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的所长,积极推动中国精神卫生法和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的制定、立法及颁布,为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困难重重路漫漫,砥砺前行永不懈

马辛教授作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十大疾病领域的首席专家,牵头制定了全市本领域的发展规划,包括《北京“精神疾病”疾病控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8-2020年)》《北京精神疾病科技攻关实施方案(2009-2012年)》《北京精神疾病科技攻关实方案(2013-2015年)》,整合全市精神卫生优势资源,重点研发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防控适宜技术,通过对所形成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精神健康。

2003年春天,马辛教授牵头组织对北京市大于15岁的人群进行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4]显示,北京市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与欧洲一些国家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4.6%~8.8%相近。北京市约有60万人需要接受精神卫生服务,但长期以来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率不足40%,大部分患者不知道应该到何处就医,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者仅为5.8%,大部分患者在各大医院中痛苦徘徊,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家庭生活的负担。探索如何预防控制抑郁症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6年初,经过艰苦努力,马辛教授在北京安定医院率先创建了我国首家抑郁症治疗中心。为了提高综合医院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和诊疗水平,在北京市卫生局领导下,由马辛教授主持,北京安定医院举办了全市各区县精神科医师和二、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及社区全科医师参加的精神卫生培训,这么大范围的精神疾病培训,这在北京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日益明显。例如,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研究和实践,推动了精神病学的深入发展,马辛教授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攻关项目“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防治的适宜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新型诊治技术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生物学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连续滚动支持下,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治和康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建立和推广全病程综合、规范化治疗及康复的关键技术,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首次制定了中国不同等级医院的治疗规程,提高了不同等级医院的规范化治疗水平[5];首次牵头制定了国内精神疾病治疗临床路径,提高了治疗的规范化。研发和建立了中医疗法和脑调控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治中的应用[6-7],首次明确提出单纯经颅磁刺激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替代疗法。研发了社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康复技术模块:《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技术》《抑郁症社区康复技术》《精神分裂症职业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社区操作手册》和《精神分裂症家庭干预技术手册》5套适用于中国社区的康复技术模块,降低了患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减少了肇事肇祸率和自伤自杀风险,康复效果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约40%,减少了住院费用,经济效益显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成熟的北京精神疾病临床研究、技术评价和成果推广模式,按“4家三级专科医院、6家三级综合医院、6家二级专科医院、6家社区医院”模式组建了团队,搭建了精神疾病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推动了技术的及时转化,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了48个成果应用推广基地,直接受益患者20 000余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惠民型科技成果奖,所领衔的精神疾病科技攻关团队荣获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优秀组织管理团队奖。

2014年底,马辛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开始进行“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制定与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编制项目”的研究,通过研究建立居民心理健康数据常模,制定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研发有效的本土化的心理测评工具。以此,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引导民众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科学判断[8],协助心理学专业人员以及民众对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求助、早解决。同时,通过该平台,探索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服务途径,使人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实施心理测评,获取心理资讯、接受心理咨询等心理学服务,以达到改善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感,提高工作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为了这个利国利民的美好目标,马辛教授不懈努力着。

3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马辛教授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的专业授课,负责市级、国家级继续教育相关项目专题讲座等。2000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招收博士后,可谓桃李满天下,为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目前这些曾经的学生已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精神病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精神心理学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马辛教授秉承“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马辛教授作为主编负责组织编写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研究生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长学制教材1部、首都医科大学校编英文教材1部。主编或参编精神医学专著30余部,撰写教学论文百余篇。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首都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曾多次荣获北京市、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优秀教师、巾帼英雄、首都健康十大卫士称号,获“2009-2010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马辛教授把自己的一生默默献给了祖国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事业,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精神科和心理学专家的成长,见证着祖国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她欣慰着国家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也感慨着自己和精神心理学的不解之缘,如今她仍在医、教、研的一线岗位上继续耕耘,践行着“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的初心,为精神医学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精神病学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疾病
基因决定了 你们会是好朋友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四个字
预防医学专业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特点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不同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