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纪元 遇见未来

2024-03-13孟庆枢

新华月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科幻文学时代

孟庆枢

新时代的中国大科幻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纲领性论述已经受到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近10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近10年来,中国科幻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乘时代之变、国家昌盛之机,不断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为国内外所瞩目。如何让中国科幻文学适应时代,同时使科幻文学研究工作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为此,从事科幻文学的教学研究、译介和理论探讨之余,提出了“大科幻”和“未来文学”等见解。

我多次提到,中国大科幻并非体量之大,而体现的是“形态创新”的特点。它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主流文学与非主流文学相结合,技术介入后的常规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学、等级区分中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相结合,时代衍生下的科幻文学、奇幻文学与网络文学相结合,传播形式展现的纸质文本与绘画、影视、动漫、游戏、短视频、音频广播、Cosplay的融媒介结合的内涵,以及跨越学科界限将科幻概念和元素延伸到虚拟教育、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而培育和打造科幻产业。在这一系列关系“场”中,形成动态变化的符号结构与求新求变的思想意义,文学不断重塑自身的样貌,各种原本不同的元素相互嵌入融合,反映了以往不具备的文学艺术新形态,即精英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张力、娱乐轻浅和丰厚深刻的分聚、飘逸空灵与沉重舒缓的开合、迅捷确定和延宕混沌的涤荡。

中国大科幻,作为一种新形态,它的产生得益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深度交融,这是当今无论是在人文社会学科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突显出的一个现象。它的发展体现出“跨界”特点,它极力摆脱既往科幻文学的类型化,它的成长已经跨越了文学样式,涵盖了综合性的动画漫画、影视作品、游戏、沉浸式体验主题乐园及周边产品,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当然,形态创新的背后,是我们进入了“后哲学”时代,是人人可以表达新哲思的时代,它的主流是参与未来构建的期盼,也体现在文化文学建设上。从文学研究、时代变化、数据作用等综合判断,有这样几点可供思考:

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科幻文学如何能够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大科幻的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包含的“七个着力”的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二是数智化时代人的存在问题。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世界进入高科技迅猛发展时期,进而由信息泉涌式地把我们带入数智化时代。科技对社会的制约作用更为凸显。东西方哲人中有识之士非常敏锐地提出了警惕“科学主义”而主张“科学阐释”,即不低估科学的价值对人类推动作用的同时,让它回归“科学的理性批判”的位置。我们的顶层设计一再强调的人文关怀,知情并重,构建现代文明中不可偏执一方的,指向是高屋建瓴的,这个关系在当下更显得急迫。

三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大科幻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又必须只争朝夕,这就需要在方法上别开生面。

四是从哲思上要融会贯通,守正创新,不能简单化、标签化。当今时代有一个突出形态是人的选择更加多元,这是历史的沉积变化叠加,又是新时代下科技迅猛变化对人的影响。在这种态势下如何坚持主导方向,又能更多团结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仍是决定力量的关键。哲学的“统觉”,我们常说的“最大公约数”是面对实际的焦点问题,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统一动态中求平衡。

五是世界观、宇宙观中的新与旧,哪些必变,哪些不易,这既是新哲思,又是在新时代人们积极应变的新成果。

在新时代,大部分时候文学都充溢着哲思,科幻文学也不例外。我们希望在未来文学中以美学之光呈现出新时代中国人的哲思之灵。

新时代召唤未来文学

大科幻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重新审视既往的文学,成为构架新时代未来文学的重要契机。未来文学的提出,是文学发展的内生力量和时代召唤力量的相互作用。

从时代发展的召唤力量看,首先是新时代赋予人文学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感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方位。中国文学的未来正是未来文学需要构建想象的未来。中国文艺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使命召唤,人民期待,任重道远。新的征程,需要“新”文学书写中国传奇、描画时代未来。

其次是数智时代,网络不仅直通家庭,让人们的食居发生过去不敢奢望的变化,而且直达人的思维,让人的精神、意识也在不断调整,随之而来的将是不可预计的世界,相互依存、碎片化、风险、不稳定、困惑和恐惧也可能接踵而至。技术统治时代(包括信息时代)人类思维的碎片化,这种新异化使得我们处于“总体缺失的时代”:它支离破碎、毫无诗意、扭曲人性。因此,构建未来文学,即从文学开始,探讨在科学技术的迅猛推进下人类行为和伦理情感的复杂变形,为推动世界共同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提出前瞻性的预见与预警。这是未来文学的形式,也是其真諦所在。

从文学发展的内生力量看,未来文学,是对应时代之变下人学的创新性审美表达,是具有不离根基、世界视野、心系寰宇、新时空观、跨越性、探究型等特征的文学。

正是在时代发展的召唤力量和文学发展的内生力量的相互促进下,未来文学的实践呈现出丰富性,理论呈现出深刻性。我们认为,未来文学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基石,把人、自然、寰宇作为统一体或动态场域,将人的精神四元点(生命意识、创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的系统化作为思想核心,以文学为基点,进而探讨在科学技术的迅猛推进下人类行为和伦理情感的复杂变形,对人类发展尤其是挑战和危机作出预警。

结合中国当代科幻实际,不再重复耳熟能详的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四大天王”,也不枚举层出不穷的新人,仅以科学家为主职的张文武为例。

张文武对前沿科技创新领域非常熟悉,创作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幻小说《未来星球2049》和《未来星球之零点时刻》。小说讲述了未来中国以强大的科技为支撑,引领人类火星探险、抗击全球超级灾难,并接触外星文明实现人类文明升华的历程。小说联系当下我国在科技、人文等众多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展望了未来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张文武的作品将曾经的、当前的与未来的历史交融在一起,科幻是其科技创新的思维体操。在《未来星球之零点时刻》一书的序言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认可作者“科幻是最奔放的科技创新活动”的论断,“中国要成为科技大国、创新强国,必须实现科学思想的创新引领,这就需要国民普遍拥有蓬勃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这本书在写法上又借鉴融合了中国古代传奇和金庸武侠小说的韵味,科学想象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对超级灾难推理书写的真实感比较强烈。

不同文化不是取代而是互融互鉴,差异既会产生理解之障,但也是互补的资源。中国文化一个雄辩的品格是互补相容、海纳百川,为此几千年生生不息、汪洋恣肆。在变幻交错的时代仍是如此。在国内对少数民族文化文学的扶植,包括近年来文学作品中地方语言的生机勃发都增添了人生气息。

中国科幻要有文化使命感

未来文学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为艺术的产品,而应为自然、为寰宇,最终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在我看来,当下亟须在国内外哲思的统一思考中开展面向未来的科幻及文学“筹划”。

在未来文学的烛照下,中国大科幻立足点是为人的存在。就我们国家来说,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争取更好的未来。“大科幻”“未来文学”对青少年来说,首先要培养、发掘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原创精神,使他们成为新的未来文学的接班人;也要有世界眼光,为世界人民服务;还要心系寰宇,迎接时代之变,提升人类生存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中国大科幻要凸显中国特色。中国科幻要走向未来,必不可少的是文化使命感。未来文学外显是文学的创造,内里是文化的熔铸创新,它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激活者,是世界当代人文学科的参与者与建构者,又是“文以载道”精神的新彰显。

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激活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长期实践的深层积淀和思想结晶。如何接通传统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构未来文学的当务之急,不能以西方的学术话语、理论观点、概念范畴来解读“中国问题”。这种做法生搬硬套,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使文学研究迷失方向,落入西方话语陷阱。我们要增强自信,通过对西方话语的反思和批判,引入中华元典,在开放对话中,激活传统,将之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理念。

从人文学科的参与建构看,任何理论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中外交流。未来文学需要我们大力发掘、全面把握与深刻领悟西方文学文化理论,精研外来思想、理论范式及其背后的逻辑原理,积极吸纳借鉴世界性知识体系中值得我们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建构既不同于西方理论又有所超越,既能够成为普遍知识内容又能被普遍知识系统所理解的、具有原创性质的未来文学。因此,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要打牢基础,又能吸纳不同时代前贤宝贵的文化成果,同时,又要作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开拓。面对外国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和海纳百川式地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而能够将中国人对科技、宇宙、未来的想象,深刻、优雅、活泼地展现给世界,同时艺术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髓,传递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呈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思考。

除此之外,建设中国大科幻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原则。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在每一项工作当中都存在的张力,过去的那种非白即黑、非A即B的简单模式,必须克服。我曾经提出来搞文学就必须要把生命意识、创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和回归意识贯穿到总体性的思考当中去。

中国大科幻必须是抓住主流,同时百花齐放,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和中国读者的需要。比如科幻作家王晋康,他的科幻作品放到整个中国科幻圈里,方方面面来说都堪称优秀。比如《亚当回归》里的叙述学,可以这么讲,那里面的人物形象是变化的,这里的“我”不是过去传统文学的“我”,而是立于新时代,在时代巨变当中,对于人类,特别是中国人,“我”的一种思考。这篇作品设定的是一个远离地球两百年的王亚当,在残留地球人很少的情况下,他回来了。再就是雪莉小姐,雪莉是AI,带编号的,最后要成为自然人雪莉,从(人工)智能状态恢复到自然人的生活,她和王亚当之间最终回到原始的人类之爱……这么一种叙述关系,是不断探索、不断变化的。王晋康不是讲热闹故事的段子手,而是饱含哲理性,具有发人深思、润物细无声的内功,他的叙事还穿插武侠、玄幻,整体来说,王晋康的这种哲理追求,是一以贯之的。

建设中国大科幻,需要脚踏实地的哲思。未来文学是指向未来的“逐梦艺术”,需要进行踏实的哲学思考与思想实验,通过精准施策来发挥其独特的警世和疗愈作用,为社会发展输送正能量,为思想进步延根通络,时刻防范片面的“深刻”,排除理论上的“暴走”,警惕唯我欲望对科技的滥用,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和广袤宇宙。

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科幻创作、研究等实践过程中要慎思笃行,从历史使命中体悟我们的研究策略,为确保大目标实现而实施最恰当战术。为了构建未来文学,“两个结合”是关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打造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多年来,中国的文化发展显现出一条既熟悉又别开生面的进路。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更清醒地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不是以条条框框去贴标签,而是守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脉,高举为世界人民最终走向自由平等幸福生活奋斗到底的旨归。近年来出现的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品赓续中华悠久文明让人感到入心,让世界瞩目的中华历史,为民族独立复兴的斗争史、建设史都以过去不曾有的绚烂多彩绘成各种形式画卷,从少年儿童到耄耋老人都得到新时代的精神给养。

(摘自2023年11月27日《人民政协报》。演讲者为吉林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资深翻译家、文学教育家)

猜你喜欢

科幻文学时代
我们需要文学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