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2024-03-12曹柳

今日消防 2024年1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工业园区

曹柳

摘要:消防安全管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工业园区运营发展中至关重要,关系着园区的经济效益和园区内部的人员财产安全。为了提升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以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为例,分析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1-0043-04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园区,是现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但园区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隐患,消防安全隐患便是常见的一种,一旦出现消防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损失,并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予以重视。现以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为例,对其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效果,促进园区稳定、安全发展。

1 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火灾事故发生概况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均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区,这是因为这些园区内有大量的生产车间,在开展日常生产时,容易出现着火点,同时园区的货物往来比较频繁,一旦货物堆放不合理,也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事故,造成园区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智慧消防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2]得知,虽然我国消防工作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尤其是在智慧消防方面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智慧消防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但由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数量的不断激增以及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火灾事故发生率的基数增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必然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当前多数园区集中关注自身发展,对于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有所忽视,导致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极易造成火灾事故发生。因此,需要重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当前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进而推动园区健康发展。

2 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A工业园区是其所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一个功能园区,地处所在市区的郊区位置,规划占地面积达58.3km2,处于该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已经成为该省制造业总体规模最大的园区,并且装备工业最具特色。现阶段,该工业园区内建设了消防中队,配置了6辆消防车和1座消防站,与标准消防站配置相比,该园区的消防设施配置存在一定不足。消防给水系统是由市政管网配置的消火栓提供消防给水,使用的水源为该市水务公司的水厂,供水能力可达到23万t/天,大体可以满足该工业园区的消防供水需求。受征地拆迁影响,该園区内部的供水系统并没有实现环网运行,造成消防给水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该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如下:

2.1  消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消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消防安全管理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从目前来看,A工业园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具体体现在:①A工业园区的消防供水环网系统并未形成。该园区的消防给水主要由市政管网提供,这种消防给水管网是单向的,一旦某一管段出现故障或者是管段日常检修,就会导致园区的消防供水出现中断,若发生火情,只能够依赖消防车提供的水量进行救援,对于特大型火灾事故,消防车水量难以控制火情,接连不断地运输消防用水,将会导致火势发生蔓延,并且会拖延火灾事故的救援时间,造成该园区的经济损失扩大化,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②园区的消防灭火器材准备不够充分。A工业园区内可燃易爆物较多,并且园区内生产操作比较复杂,火情风险较高,易引发火灾。虽然A园区在消防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在园区内适当位置配置了灭火器材,但是由于该园区的业务比较繁重,日常忙于生产经营,导致该园区的很多灭火器材已经过期,影响了灭火器材的使用功能,势必无法及时有效的对火灾事故进行处理。

2.2  火灾隐患排查工作不足

A工业园区存在的火灾隐患比较多,例如,防火分区未能合理设置、电气线路出现老化、厂房与仓库合并使用、建筑耐火等级不足等。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这些火灾隐患风险因素时常被疏漏,导致火灾事故容易发生。①该园区的防火分区未能合理设置。该工业园区为了方便生产,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一般会放置在设备旁,一旦设备运行时出现电火或者是摩擦生热达到生产原材料的着火点,便容易引发火灾,并且火灾一旦发生,将会使堆聚在一起的原材料快速燃烧,导致火情蔓延,甚至会造成火势无法控制,从而使救援难度增加。②该园区的电气线路未能及时检查。伴随实际生产量的逐渐增加,该工业园区的电气设备会增加,老旧线路以及不合理电气线路承受的用电负荷也会增加,电气线路若存在老化的情况,将会直接造成火灾事故发生。

2.3  缺乏完善的消防队伍

目前,A工业园区的消防工作一般由专职消防中队开展,但由于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比较多,并且园区内聚集的企业数量比较多,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难度比较大,若仅仅依赖于专职消防队,则无法满足园区消防安全管理需求,对于一些隐形的消防安全风险难以及时有效识别,从而容易使隐形消防安全风险升级,最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3 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园区出现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实现园区消防安全的有效管理,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3.1  完善消防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3.1.1  设置园区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园区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在设置时必须严格按照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3]实施。室内设置的消防给水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水泵、消防供水管道、消防水泵接合器、增压稳压设备、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等消防设施设备。其中,消防水泵是指用于保证消防给水系统给水压力以及水量的一种给水泵,配置时应保证厂房消火栓系统至少使用一台消防水泵,还要留有一台备用泵,以保证消防水泵的流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单台消防水泵的最小额定流量应该大于10L/s,最大额定流量不应该大于320L/s。消防供水管道分为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消防水泵接合器是将消防车与给水管网连接的预留接口,如果厂房为高层建筑,并且厂房层数在四层以上,需要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处设置该接合器,具体设置数量应该依照室内消防用水量以及各接合器流量进行计算;增压稳压设备通常是由稳压泵、隔膜式气压罐以及管道附件等装置构成,主要是对消防水压进行控制;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均属于补充消防用水的装置,当消防水源无法满足消防用水需求时,便需要启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以上设施在园区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中缺一不可。因此,在开展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对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进行合理设置,避免火灾事故发生时出现给水供应不及时问题。

3.1.2  充分准备灭火器材

灭火器材主要包括灭火毯、灭火器、防烟面罩、消防隔热服等器材。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4]中的相关规定,厂房灭火器材的配置应该根据厂房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进行确定。例如,对于A类火灾场所,同时又是中危险级厂房,其使用的手提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为20m,为了避免漏保护地方出现,厂房重点位置还需要配备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为40m,能够有效覆盖厂房的各个角落,确保消防安全。

3.1.3  配置智能消防管理系统

智能消防管理系统由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平台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构成,通過传感器可以对厂房现场出现的火灾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可以对现场的烟雾、温度以及气体浓度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智能控制器主要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数据实现自动化控制以及预警。数据传输网络可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向数据处理平台传输,由数据处理平台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报表以及预警信息。通过智能消防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能够准确定位消防安全风险源头,更利于开展消防安全管理。

3.2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3.2.1  合理设置防火分区

通常情况下,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使用的物质性质、数量等多种因素,可以将火灾危险性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其火灾危险性依次降低,不同火灾危险性对应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存在差异,具体差异见表1。

从表1可知,防火分区的设置需要根据火灾危险性的类别以及耐火等级进行确定,因此,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设置防火分区时,必须先根据厂房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性质明确火灾危险性,确定厂房耐火等级,从而确定防火分区的面积范围。

3.2.2  及时维修老化的电气线路

电气线路一直是园区消防安全隐患之一,并且由于线路一般敷设于暗处,电气线路是否老化难以发现,需要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专业电工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对于已经老化的电气线路必须做到及时更换,同时还要对电气线路的接连进行检查,避免因短路造成火灾事故发生。对于增加电气设备的厂房,必须对电气线路能否满足设备用电需求进行精确计算,避免电气线路无法满足设备用电需求而出现用电电压不稳,造成火灾事故以及其他安全事故。

3.2.3  设置合理的防火间距

厂房与仓库合用是消防安全风险出现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厂房不仅要与仓库之间分开,而且还要设置合理的防火间距,从而避免火灾事故发生。防火间距的设置还要根据厂房的耐火等级、楼层数量等因素进行确定,一般厂房与厂房、厂房与仓库的间距可以控制在10m~18m不等,具体需要结合厂房楼层高度、耐火等级进行确定,防火间距的设置见表2[5]。

如表2所示,应通过对各厂房之间、厂房与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进行有效设计,从而降低消防安全风险,避免因厂房和仓库合用或是间距过小引发的火灾事故发生。

3.3  构建多元成分的消防队伍

从上述问题分析可知,当前开展消防安全管理的队伍为专职消防队伍,虽然这部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水平,并且在火灾抢险、防控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能力,但由于园区的面积以及经营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若仅仅依靠专职消防队伍,则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必须结合当前园区发展实况,由园区内各企业单位肩负消防安全责任,并组建另外一支消防安全管理梯队,由专职消防队伍对其进行培训,提升该梯队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技能,从而辅助专职消防队伍开展各项工作。此外,园区整体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应该形成合力,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其中,包括消防安全风险的监督、举报工作,也可以由群众落实,从而提升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比较容易出现火灾事故,要求园区必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当前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从消防安全风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防队伍建设三个主要方面开展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质效,保证消防安全管理能够在园区经营发展中发挥安全保障作用,最终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青,芮祝华.怎样做好化工园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J].安全生产与监督,2022(6):58-59.

[2]智研咨询.2021—2027年中国智慧消防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R].https://www.chyxx.com/research/202101/923399.html

[3]GB 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S].

[4]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S].

[5]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管理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的阴影
磐安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探析
浅谈医院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工业园区环境治理之法律思考——以新疆阿克苏市工业园区为例